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洪水预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城市地下空间的可跨越式防洪排涝装置,包括包括斜坡部、底坡部和顶坡部,所述顶坡部通过斜坡部与底坡部铰接,所述顶坡部、斜坡部和底坡部均通过驱动部与支架部滑动连接,所述斜坡部包括有斜坡支板,所述斜坡支板中部设有斜坡滑槽,所述斜坡支板顶部设有多个斜坡排水槽对称置于斜坡滑槽两侧,所述斜坡支板固接有斜坡支杆,解决了在城市出现洪水时,地下空间所处地势较低,洪水漫延后易对地下空间内的设施和车辆造成浸泡损坏,现有的预警装置能起到预警的作用,不能在预警的同时做出应对反应等问题。题。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城市地下空间的可跨越式防洪排涝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洪水预警
,具体为一种用于城市地下空间的可跨越式防洪排涝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洪水是由暴雨、急骤融冰化雪、风暴潮等自然因素,引起的江河湖海水量迅速增加或水位迅猛上涨的水流现象,但是在城市地下空间洪水比较不容易监控,因此一种城市地下空间洪水漫延监控预警装置就显得尤为重要。
[0003]公开号为CN103836432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海绵城市中洪水调蓄雨水回用系统,包括雨水回用系统及洪水调蓄系统,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设计了一套既能够调蓄洪水,又能够回收利用雨水的系统的综合雨水处理系统;洪水调蓄系统中能够根据降水量适时启动该系统,泄洪效果明显,消除逢雨必涝,旱涝急转的问题。雨水回用系统与海绵城市的建筑物相互结合,在建筑物上建造收集雨水的装置,通过简单的净化流程后用于各种用途,比如冲厕、拖地、绿化、人工喷泉、工业用水等。
[0004]公开号为CN113554214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城市应对洪水应急转移路线设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城市区域进行网格单元划分;获取洪水演进过程数据,按照位置坐标对应网格单元进行数据保存;获取当前时刻城市区域洪水淹没数据,得到当前时刻的可通行道路路网;设置转移路线的起点和终点,获取当前时刻所有可通行道路路线;从当前时刻所有可通行道路路线中距离最短的路线开始,判断路线是否可作为应急转移路线,找到一条转移过程中不会被洪水淹没的路线作为应急转移路线。
[0005]但是,现有技术中的预警装置存在以下缺陷:
[0006]1.在城市出现洪水时,地下空间所处地势较低,洪水漫延后易对地下空间内的设施和车辆造成浸泡损坏,现有的预警装置能起到预警的作用,不能在预警的同时做出应对反应;
[0007]2.现有的预警装置不能进行快速排水和汽车转移的动作,保障地下空间设施和车辆的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用于城市地下空间的可跨越式防洪排涝装置。
[0009]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实现的,它包括斜坡部、底坡部和顶坡部,所述顶坡部通过斜坡部与底坡部铰接,所述顶坡部、斜坡部和底坡部均通过驱动部与支架部滑动连接,所述斜坡部包括有斜坡支板,所述斜坡支板中部设有斜坡滑槽,所述斜坡支板顶部设有多个斜坡排水槽对称置于斜坡滑槽两侧,所述斜坡支板固接有斜坡支杆,所述斜坡支杆中部设有可滑动的斜坡滑架,所述斜坡滑架上固接有与斜坡支板滑动的斜坡滑块,所述斜坡排水槽顶部铰接有斜坡盖板,所述斜坡盖板通过固接的斜坡铰块与斜坡滑架滑动连接,所述斜坡支杆外侧设有斜坡弹簧,所述斜坡弹簧两端分别与斜坡支板和斜坡滑架固接,
所述支架部中部设有斜坡抵靠块,当所述斜坡支板下移时,所述斜坡滑架抵靠在斜坡抵靠块顶部。
[0010]进一步,所述顶坡部包括有顶坡支板,所述顶坡支板中部设有可滑动的顶坡滑块,所述顶坡滑块底部固接有顶坡连板,所述顶坡连板中部设有可滑动的顶坡行程杆,所述顶坡行程杆的顶部固接在顶坡支板的底部,所述顶坡行程杆外壁设有顶坡弹簧两端分别与顶坡支板和顶坡连板固接,所述支架部顶部设有顶坡抵靠块,当所述顶坡支板下移时,所述顶坡连板抵靠在顶坡抵靠块的顶部。
[0011]进一步,所述底坡部包括底坡支板,所述底坡支板中部设有可滑动的底坡滑块,所述底坡滑块底部固接有底坡连板,所述底坡连板与固接在底坡支板的底部,所述支架部顶部设有底坡抵靠块,当所述底坡支板下移时,所述底坡连板抵靠在底坡抵靠块的顶部。
[0012]进一步,所述驱动部包括多个驱动电机、多个驱动螺杆和多个驱动螺块,多个所述驱动电机间隔均布置于支架部的顶部,多个所述驱动螺杆分别与驱动电机输出端转动连接,多个所述驱动螺块分别与多个驱动螺杆螺纹传动连接,所述顶坡支板、斜坡支板和底坡支板均通过驱动螺块与支架部滑动连接。
[0013]进一步,所述驱动螺块与斜坡支板的连接处设有可转动的转轴。
[0014]进一步,还包括预警部,所述预警部包括有预警仓,所述预警仓顶部对称设有可转动的隔板组件,所述隔板组件中部设有可滑动的清理组件,所述清理组件与铰接,所述预警仓内部还设置有与隔板组件铰接的挡板组件,所述挡板组件与预警仓滑动连接。
[0015]进一步,所述清理组件包括有清理滑槽、清理弹簧、清理滑块、清理铰杆、清理连板和多个清理浮块,所述清理滑槽置于顶坡支板的顶部,所述清理滑块与清理滑槽滑动连接,所述清理弹簧连接清理滑块和清理滑槽,所述清理铰杆与清理滑块滑动连接,所述清理铰杆与清理连板铰接,所述清理连板一侧固接有多个间隔均布的清理浮块,所述清理浮块与隔板组件中部滑动连接。
[0016]进一步,所述隔板组件包括隔板气缸、隔板气杆、隔板铰块、隔板铰杆、隔板滑块、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底部与顶坡支板铰接,所述第二隔板与第一隔板铰接,所述隔板气缸与第一隔板铰接,所述隔板气杆一端与隔板气缸滑动连接,所述隔板气杆另一端与隔板铰块铰接,所述隔板铰块与隔板铰杆中部铰接,所述隔板铰杆两端与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铰接,所述隔板滑块置于第二隔板的两侧,所述预警仓侧壁设有隔板滑槽,所述隔板滑块与隔板滑槽滑动连接。
[0017]进一步,所述挡板组件包括行车挡板、挡板铰杆、挡板滑槽和阻水挡板,所述行车挡板与预警仓的顶部铰接,所述阻水挡板顶部通过挡板铰杆与第二隔板和行车挡板铰接,所述挡板滑槽置于预警仓内侧,所述挡板滑槽内设有可滑动的挡板滑块与阻水挡板铰接。
[0018]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
[0019]1.在遭遇洪水时,底坡支板、顶坡支板和斜坡支板下移,将底坡滑块、顶坡滑块和斜坡滑块推出,将水流分流至两侧的同时,便于车辆在行驶出地下空间在洪水较多时,抬升底坡支板、顶坡支板和斜坡支板,提高地势,将车辆抬升后移出,提高了该装置的多功能性和使用便捷性。
[0020]2.在正常状态下,第一隔板平放在预警仓的顶部,当洪水进入预警仓内达到预警水位后,转动第一隔板至竖直状态,第二隔板置于预警仓的顶部,通过清理连板在第一隔板
滑动,对滞留在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上的堵塞物进行去除,通过隔板气杆拉动第二隔板转动,将阻水挡板拉起后对洪水进行阻挡,防止杂物堵塞排水通道,提高了排水效率。
[0021]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专利技术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0022]本专利技术的附图说明如下。
[0023]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用于城市地下空间的可跨越式防洪排涝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用于城市地下空间的可跨越式防洪排涝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视角一);
[0025]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用于城市地下空间的可跨越式防洪排涝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视角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城市地下空间的可跨越式防洪排涝装置,包括斜坡部(3)、底坡部(4)和顶坡部(6),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坡部(6)通过斜坡部(3)与底坡部(4)铰接,所述顶坡部(6)、斜坡部(3)和底坡部(4)均通过驱动部(5)与支架部(1)滑动连接,所述斜坡部(3)包括有斜坡支板(301),所述斜坡支板(301)中部设有斜坡滑槽(306),所述斜坡支板(301)顶部设有多个斜坡排水槽(302)对称置于斜坡滑槽(306)两侧,所述斜坡支板(301)固接有斜坡支杆(308),所述斜坡支杆(308)中部设有可滑动的斜坡滑架(305),所述斜坡滑架(305)上固接有与斜坡支板(301)滑动的斜坡滑块(307),所述斜坡排水槽(302)顶部铰接有斜坡盖板(303),所述斜坡盖板(303)通过固接的斜坡铰块(304)与斜坡滑架(305)滑动连接,所述斜坡支杆(308)外侧设有斜坡弹簧(309),所述斜坡弹簧(309)两端分别与斜坡支板(301)和斜坡滑架(305)固接,所述支架部(1)中部设有斜坡抵靠块(101),当所述斜坡支板(301)下移时,所述斜坡滑架(305)抵靠在斜坡抵靠块(101)顶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城市地下空间的可跨越式防洪排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坡部(6)包括有顶坡支板(601),所述顶坡支板(601)中部设有可滑动的顶坡滑块(602),所述顶坡滑块(602)底部固接有顶坡连板(603),所述顶坡连板(603)中部设有可滑动的顶坡行程杆(603),所述顶坡行程杆(603)的顶部固接在顶坡支板(601)的底部,所述顶坡行程杆(603)外壁设有顶坡弹簧两端分别与顶坡支板(601)和顶坡连板(603)固接,所述支架部(1)顶部设有顶坡抵靠块(102),当所述顶坡支板(601)下移时,所述顶坡连板(603)抵靠在顶坡抵靠块(102)的顶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城市地下空间的可跨越式防洪排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坡部(4)包括底坡支板(401),所述底坡支板(401)中部设有可滑动的底坡滑块(402),所述底坡滑块(402)底部固接有底坡连板(403),所述底坡连板(403)与固接在底坡支板(401)的底部,所述支架部(1)顶部设有底坡抵靠块(103),当所述底坡支板(401)下移时,所述底坡连板(403)抵靠在底坡抵靠块(103)的顶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城市地下空间的可跨越式防洪排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5)包括多个驱动电机(501)、多个驱动螺杆(502)和多个驱动螺块(503),多个所述驱动电机(501)间隔均布置于支架部(1)的顶部,多个所述驱动螺杆(502)分别与驱动电机(501)输出端转动连接,多个所述驱动螺块(503)分别与多个驱动螺杆(502)螺纹传动连接,所述顶坡支板(601)、斜坡支板(301)和底坡支板(401)均通过驱动螺块(503)与支架部(1)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达忠,陈星,
申请(专利权)人:河海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