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加工茶叶的解块机,属于茶叶加工设备的技术领域,包括双重解块机构,双重解块机构包括箱体,箱体内壁一侧转动连接有两个支撑轴和两个驱动齿轮,每个驱动齿轮均啮合连接有传动齿轮,两个传动齿轮上均设置有传动轴、圆筒和第一分解杆,每个传动轴通过第一皮带轮、皮带和第二皮带轮连接从动轴,每个从动轴上均设置有转盘,每个转盘通过传动杆铰接有移动块和第二分解杆,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了对茶块的压散和打散处理,在不损坏茶叶的情况下,提高了解块的效率,避免了后期人工分解细小的茶块,并且结构稳定,仅需一个电机便可完成动力的输出,减少了能源的耗损,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和市场前景。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和市场前景。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和市场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加工茶叶的解块机
[0001]本技术主要涉及茶叶加工设备的
,具体为一种加工茶叶的解块机。
技术介绍
[0002]茶叶,指茶树的叶子和芽,别名茶、槚,茗,荈,泛指可用于泡茶的常绿灌木茶树的叶子,以及用这些叶子泡制的饮料,后来引申为所有用植物花、叶、种子、根泡制的草本茶,如“菊花茶”等,在中国文学中亦称雷芽,茶叶源于中国,茶叶最早是被作为祭品使用的,但从春秋后期就被人们作为菜食,在西汉中期发展为药用,西汉后期才发展为宫廷高级饮料,依据季节采制可分为春茶、夏茶、秋茶、冬茶,茶叶中含有儿茶素、胆甾烯酮、咖啡碱、肌醇、叶酸、泛酸等成分,可以增进人体健康。
[0003]在如今现有的茶叶解块机中,例如申请号为CN201820134674.4申请文案的技术结构中,包括输送带,输送带的一端设有供块状茶叶落下的第一引导板,第一引导板的下部设有一个落料孔,落料孔的正上方安装有气缸,气缸的活塞杆上安装有一个冲头,冲头上具有多根可冲散块状茶叶的冲杆,落料孔的下方设有一个可承接被冲散茶叶的第二引导板,该装置虽然通过冲杆来将茶叶冲散,但是冲杆仅能上下移动,给茶块提供向下的冲击力,结构和效果过于单一,不能很好的将茶叶打散,还需要后期人工进行分解,降低了工作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技术方案针对现有技术解决方案过于单一的技术问题,提供了显著不同于现有技术的解决方案,具体地本技术主要提供了一种加工茶叶的解块机,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技术问题。
[0005]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6]一种加工茶叶的解块机,包括双重解块机构,所述双重解块机构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壁一侧转动连接有两个支撑轴,每个所述支撑轴一端均设置有驱动齿轮,两个所述驱动齿轮之间呈啮合连接,每个所述驱动齿轮均啮合连接有传动齿轮,两个所述传动齿轮上均设置有传动轴,每个所述传动轴上均设置有圆筒,以及每个圆筒上等间距环绕的多个第一分解杆,每个所述传动轴上靠近传动齿轮一端均设置有第一皮带轮,每个所述第一皮带轮均通过皮带连接有第二皮带轮,两个所述第二皮带轮上均设置有从动轴,从动轴一端与箱体内壁转动连接,每个所述从动轴另一端均设置有转盘,每个所述转盘远离从动轴一侧的侧缘位置均铰接有传动杆,每个所述传动杆前端均铰接有移动块和移动块上的多个第二分解杆。
[0007]进一步的,所述箱体外壁一侧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输出轴,输出轴穿过箱体侧壁上的圆孔与其中一个支撑轴连接。
[0008]进一步的,每个所述移动块的两侧位置均设置有限位滑块,每个所述限位滑块均滑动连接有限位滑槽,限位滑槽设置在箱体内壁两侧。
[0009]进一步的,所述箱体内壁底部的开口两侧为斜面,且箱体底部的开口位置下缘设
置有出料管道,所述箱体外壁上侧的开口位置设置有进料斗。
[0010]进一步的,所述箱体外壁的两侧位置均设置有矩形把手。
[0011]进一步的,所述箱体外壁下表面的四个顶角位置均设置有脚架。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3]本技术通过设置的支撑轴、驱动齿轮、传动齿轮、传动轴、圆筒、第一皮带轮、第二皮带轮、从动轴、转盘、传动杆和移动块,实现了驱动第一分解杆作圆周运动,驱动第二分解杆来回线性移动,
[0014]来对茶块进行打散和处压散理,在不损坏茶叶的情况下,提高了解块的效率,避免了后期人工分解细小的茶块,并且结构稳定,仅需一个电机便可完成动力的输出,减少了能源的耗损,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和市场前景。
[0015]以下将结合附图与具体的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解释说明。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的箱体内部结构截面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的两个圆筒连接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双重解块机构;10、箱体;11、支撑轴;111、驱动齿轮;12、传动齿轮;121、传动轴;13、圆筒;131、第一分解杆;14、第一皮带轮;15、第二皮带轮;151、从动轴;16、转盘;161、传动杆;17、移动块;171、第二分解杆;172、限位滑块;18、限位滑槽;2、进料斗;3、出料管道;4、矩形把手;5、脚架;6、电机;61、输出轴。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加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通过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文本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的,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使对本技术公开的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0021]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0022]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连接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知识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23]请着重参照附图1
‑
3,一种加工茶叶的解块机,包括双重解块机构1,所述双重解块机构1包括箱体10,所述箱体10内壁一侧转动连接有两个支撑轴11,每个所述支撑轴11一端均设置有驱动齿轮111,两个所述驱动齿轮111之间呈啮合连接,每个所述驱动齿轮111均啮合连接有传动齿轮12,两个所述传动齿轮12上均设置有传动轴121,每个所述传动轴121上均设置有圆筒13,以及每个圆筒13上等间距环绕的多个第一分解杆131,每个所述传动轴
121上靠近传动齿轮12一端均设置有第一皮带轮14,每个所述第一皮带轮14均通过皮带连接有第二皮带轮15,两个所述第二皮带轮15上均设置有从动轴151,从动轴151一端与箱体10内壁转动连接,每个所述从动轴151另一端均设置有转盘16,每个所述转盘16远离从动轴151一侧的侧缘位置均铰接有传动杆161,每个所述传动杆161前端均铰接有移动块17和移动块17上的多个第二分解杆171。
[0024]上述结构通过双重解块机构1,实现了对茶块的压散和打散处理,在不损坏茶叶的情况下,提高了解块的效率,避免了后期人工分解细小的茶块,并且结构稳定,仅需一个电机6便可完成动力的输出,减少了能源的耗损,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和市场前景;
[0025]具体操作如下,首先将装置整体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然后检查装置整体内的各个器件是否存在损坏情况,在确保无损坏后接通电源,然后将茶块放入进料斗2内,随后启动电机6,输出轴61驱动一个支撑轴11转动,随后通过两个驱动齿轮1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工茶叶的解块机,包括双重解块机构(1),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重解块机构(1)包括箱体(10),所述箱体(10)内壁一侧转动连接有两个支撑轴(11),每个所述支撑轴(11)一端均设置有驱动齿轮(111),两个所述驱动齿轮(111)之间呈啮合连接,每个所述驱动齿轮(111)均啮合连接有传动齿轮(12),两个所述传动齿轮(12)上均设置有传动轴(121),每个所述传动轴(121)上均设置有圆筒(13),以及每个圆筒(13)上等间距环绕的多个第一分解杆(131),每个所述传动轴(121)上靠近传动齿轮(12)一端均设置有第一皮带轮(14),每个所述第一皮带轮(14)均通过皮带连接有第二皮带轮(15),两个所述第二皮带轮(15)上均设置有从动轴(151),从动轴(151)一端与箱体(10)内壁转动连接,每个所述从动轴(151)另一端均设置有转盘(16),每个所述转盘(16)远离从动轴(151)一侧的侧缘位置均铰接有传动杆(161),每个所述传动杆(161)前端均铰接有移动块(17)和移动块(17)上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志航,刘新莲,
申请(专利权)人:黄山市华大茶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