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却板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69435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27 20: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冷却板组件,包括冷却板主体和第一端板。冷却板主体具有中部水道、第一侧部水道和第二侧部水道,第一侧部水道和第二侧部水道分设于中部水道沿第二方向的两侧。第一端板连接于冷却板主体沿第一方向的一端,第一端板上设置第三侧部水道,第三侧部水道连通第一侧部水道和第二侧部水道。一般电池模组中间温度最高,外圈温度较低,本冷却板组件具有中部水道和两个侧部水道,两个侧部水道位于冷却板组件的边沿,用于对电池模组的外圈进行冷却,中部水道分布于冷却板组件的中部位置,用于对电池模组的中部进行冷却,第一端板的设计将两个侧部水道串连。本申请冷却板组件内水道的结构设置利于流场均衡,利于对电池模组进行均衡的冷却。均衡的冷却。均衡的冷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冷却板组件


[0001]本申请属于电池模组冷却
,尤其涉及一种冷却板组件。

技术介绍

[0002]冷却板通常和电池模组接触,用于和电池模组进行热交换,冷却电池模组的电芯,防止电池模组过热,导致电池模组工况不佳。
[0003]参见图7所示,现有的冷却板通常仅有一路水道,水道呈多次往复弯折延伸。水道在延伸过程中可以并列分割出多条子流道,各子流道相邻设置,水道总体路径呈M形,水道结构设计单一,流场不均衡。一般电池模组中间温度最高,外圈温度较低。若电池模组采用上述的冷却板冷却则容易出现因为冷却板内流场不均衡导致冷却板对电池模组的电芯温度调节不均衡的问题。
[0004]有鉴于此,特提出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冷却板组件。
[0006]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冷却板组件,包括:
[0008]冷却板主体,所述冷却板主体具有中部水道、第一侧部水道和第二侧部水道,所述第一侧部水道和所述第二侧部水道分设于所述中部水道沿第二方向的两侧;
[0009]第一端板,所述第一端板连接于所述冷却板主体沿第一方向的一端,所述第一端板上设置第三侧部水道,所述第三侧部水道连通所述第一侧部水道和第二侧部水道。
[0010]可选的,所述冷却板主体具有空腔和连通所述空腔的第一插口,所述空腔内通过多个分割筋分割形成所述中部水道、第一侧部水道和第二侧部水道;
[0011]所述第一端板具有第一主板和第一插接部,所述第一主板和所述第一插接部相连接,所述第一插接部上形成所述第三侧部水道;
[0012]所述第一插接部能通过所述第一插口插入与所述空腔内,使得所述第三侧部水道连通所述第一侧部水道和第二侧部水道,所述第一主板封闭所述第一插口。
[0013]可选的,所述第一插接部具有第一底板、第一挡筋和第二挡筋;
[0014]所述第一挡筋和所述第二挡筋均连接于所述第一底板,所述第一挡筋和所述第二挡筋之间形成所述第三侧部水道;
[0015]所述第二挡筋上设置两个缺口部;
[0016]在所述第一插接部能插入所述空腔的状态下,两个所述缺口部分别连通所述第一侧部水道和第二侧部水道。
[0017]可选的,所述第一底板对应所述缺口部的位置设置倾斜面。
[0018]可选的,所述冷却板主体具有总进水道和总出水道,所述总进水道和总出水道均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总进水道分别连通所述第一侧部水道和中部水道,所述总出水道分
别连通所述第二侧部水槽和中部水道;
[0019]所述中部水道、所述总进水道和总出水道位于所述第一插口的一端均为敞口;
[0020]在所述第一插接部插入所述空腔的状态下,所述第二挡筋能封闭所述中部水道、所述总进水道和总出水道位于第一插口一侧的敞口。
[0021]可选的,所述空腔内设置有多个分割筋,各所述分割筋沿第二方向依次设置,各所述分割筋均沿第一方向延伸设置;
[0022]各所述分割筋将所述空腔分割形成所述中部水道、第一侧部水道、第二侧部水道、总进水道和总出水道;
[0023]在所述第一插接部插入所述空腔的状态下,所述第一挡筋抵顶于部分所述分割筋,所述第一挡筋和与该第一挡筋相接触的相邻两个分割筋之间形成的水道的转向腔。
[0024]可选的,冷却板组件还包括第二端板,所述第二端板上设置进水通道和出水通道;
[0025]所述冷却板主体内设置有总进水道和总出水道,所述总进水道和总出水道均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总进水道分别连通所述第一侧部水道和中部水道,所述总出水道分别连通所述第二侧部水槽和中部水道;
[0026]所述第二端板连接于所述冷却板主体沿第一方向的另一端;
[0027]在所述第二端板连接于所述冷却板主体的状态下,所述进水通道连通所述总进水道,所述出水通道连通所述总出水道。
[0028]可选的,所述第二端板具有第二主板和第二插接部,所述第二插接部具有中部凸条和两个侧部凸条,所述中部凸条和一所述侧部凸条位于所述进水通道的两侧,所述中部凸条和另一所述侧部凸条位于所述出水通道的两侧;
[0029]所述冷却板主体具有连通所述空腔的第二插口
[0030]所述第二插接部能通过所述第二插口插入与所述空腔内,使得所述中部凸条封闭所述中部水道位于所述第二插口的一侧,两个所述侧部凸条分别封闭所述第一侧部水道和第二侧部水道位于第二插口的一侧,所述进水通道连通所述总进水道,所述出水通道连通所述总出水道。
[0031]可选的,所述空腔内设置有多个分割筋,各所述分割筋沿第二方向依次设置,各所述分割筋均沿第一方向延伸设置;
[0032]各所述分割筋将所述空腔分割形成所述中部水道、第一侧部水道、第二侧部水道、总进水道和总出水道;
[0033]在所述第二插接部插入所述空腔的状态下,所述中部凸条抵顶于部分所述分割筋,所述侧部凸条抵顶于部分所述分割筋,所述中部凸条和与该中部凸条相接触的相邻两个分割筋之间形成的中部水道的转向腔,所述侧部凸条和与该侧部凸条相接触的相邻两个分割筋之间形成的侧部水道的转向腔。
[0034]可选的,所述第一端板和所述冷却板主体通过激光填丝焊接固定,所述第二端板和所述冷却板主体通过激光填丝焊接固定。
[003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本申请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36]一般电池模组中间温度最高,外圈温度较低,本冷却板组件具有中部水道和两个侧部水道,两个侧部水道位于冷却板组件的边沿,用于对电池模组的外圈进行冷却,中部水道分布于冷却板组件的中部位置,用于对电池模组的中部进行冷却,第一端板的设计将两
个侧部水道串连。本申请冷却板组件内水道的结构设置利于流场均衡,利于对电池模组进行均衡的冷却。
[003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附图说明
[0038]附图作为本申请的一部分,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的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但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显然,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在附图中:
[0039]图1示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冷却板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40]图2示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冷却板组件的爆炸图;
[0041]图3示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冷却板组件的第一端板的结构示意图;
[0042]图4示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冷却板组件的第二端板的结构示意图;
[0043]图5示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冷却板组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44]图6示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冷却板组件的流场示意图;
[0045]图7示出现有技术中冷却板内流场分布图。
[0046]图中:1、冷却板主体;11、中部水道;12、第一侧部水道;13、第二侧部水道;14、总进水道;1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却板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却板主体,所述冷却板主体具有中部水道、第一侧部水道和第二侧部水道,所述第一侧部水道和所述第二侧部水道分设于所述中部水道沿第二方向的两侧;第一端板,所述第一端板连接于所述冷却板主体沿第一方向的一端,所述第一端板上设置第三侧部水道,所述第三侧部水道连通所述第一侧部水道和第二侧部水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板主体具有空腔和连通所述空腔的第一插口,所述空腔内通过多个分割筋分割形成所述中部水道、第一侧部水道和第二侧部水道;所述第一端板具有第一主板和第一插接部,所述第一主板和所述第一插接部相连接,所述第一插接部上形成所述第三侧部水道;所述第一插接部能通过所述第一插口插入与所述空腔内,使得所述第三侧部水道连通所述第一侧部水道和第二侧部水道,所述第一主板封闭所述第一插口。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却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接部具有第一底板、第一挡筋和第二挡筋;所述第一挡筋和所述第二挡筋均连接于所述第一底板,所述第一挡筋和所述第二挡筋之间形成所述第三侧部水道;所述第二挡筋上设置两个缺口部;在所述第一插接部能插入所述空腔的状态下,两个所述缺口部分别连通所述第一侧部水道和第二侧部水道。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冷却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板对应所述缺口部的位置设置倾斜面。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冷却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板主体具有总进水道和总出水道,所述总进水道和总出水道均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总进水道分别连通所述第一侧部水道和中部水道,所述总出水道分别连通所述第二侧部水槽和中部水道;所述中部水道、所述总进水道和总出水道位于所述第一插口的一端均为敞口;在所述第一插接部插入所述空腔的状态下,所述第二挡筋能封闭所述中部水道、所述总进水道和总出水道位于第一插口一侧的敞口。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冷却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内设置有多个分割筋,各所述分割筋沿第二方向依次设置,各所述分割筋均沿第一方向延伸设置;各所述分割筋将所述空腔分割形成所述中部水道、第一侧部水道、第二侧部水道、总进水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燕蔡宁郭鹏栓柱范伟王守康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融和智电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