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光源的筒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69429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27 20: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光源的筒灯,包括灯体和设置在灯体背面的接线盒,所述灯体的下侧设有反光罩,所述反光罩内设有第一光源,反光罩穿设在筒体内且位于筒体的上端,所述灯体还设有沿反光罩周向延伸的环形发光槽,所述环形反光槽内设有第二光源,所述筒体包括内壁和外壁,内壁和外壁围成上端开口的环形腔,所述内壁为透光结构,所述环形发光槽盖在环形腔的上端,所述第一光源与第二光源都为LED。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两个光源的照明方向不同的双光源的筒灯,解决了现有的筒灯的照明角度小的问题。问题。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光源的筒灯


[0001]本技术涉及灯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光源的筒灯。

技术介绍

[0002]筒灯是一种相对于普通明装的灯具更具有聚光性的灯具,一般是用于普通照明或辅助照明。筒灯一般有桶装、表面式安装、嵌入式三种安装方式。在中国专利号为CN202020883187.5,名称为“筒灯”的专利文献中即公开了一种现有的嵌入式安装的筒灯。嵌入式安装为在天花板上设置安装孔,将筒灯的上端 (电源部)插入安装孔内,通过筒灯上的扭簧悬挂在安装孔的孔壁的上表面上实现安装的,悬挂式安装时,安装孔要不小于两个扭簧之间的距离。现有的扭簧位置为固定在灯体的固定位置不可以变的,故一种筒灯只能够适用一种安装孔的安装,导致使用时的通用性差。另外现有的筒灯都是只有一个光源进行发光的,采用LED作为光源时,由于LED的发光角只有120
°
以下,导致照射区域小。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第一个目的旨在提供一种两个光源的照明方向不同的双光源的筒灯,解决了现有的筒灯的照明角度小的问题。
[0004]本技术的第二个目的旨在进一步提供一种能够安装时的通用性好的双光源的筒灯,解决了现有的筒灯只能够安装在一种尺寸的安装孔而导致的通用性差的问题。
[0005]以上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的:一种双光源的筒灯,包括灯体和设置在灯体背面的接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灯体的下侧设有反光罩,所述反光罩内设有第一光源,反光罩穿设在筒体内且位于筒体的上端,所述灯体还设有沿反光罩周向延伸的环形发光槽,所述环形发光槽内设有第二光源,所述筒体包括内壁和外壁,内壁和外壁围成上端开口的环形腔,所述内壁为透光结构,所述环形发光槽盖在环形腔的上端,所述第一光源与第二光源都为LED。本技术方案,通过了的作为光源,节能效果好,第一光源朝向照明,第二光源朝侧向照明,照明角度大,而且可以实现根据需要选择一个或两个光源进行照明。
[0006]作为优选,所述反光罩的下端连接在内壁的上端上,所述外壁的上端套设在反光罩上,所述环形腔内设有若干将内壁与外壁连接在一起的肋板,所述肋板沿环形腔的周向分布,所述环形发光槽连接在所述肋板上。强度好。结构紧凑。
[0007]作为优选,所述环形发光槽的下端设有小径段,小径段同环形发光槽之间形成台阶,所述小径段穿设在所述外壁内,所述外壁的上端面抵接在所述台阶上。能够可靠方便地保持外观的平整性。
[0008]作为优选,所述环形发光槽的内侧壁的内侧设有若干发光槽部连接耳,若干筒体固定螺栓一一对应地穿过所述发光槽部连接耳后一一对应地连接在所述肋板上的肋板部螺纹孔内将环形发光槽与筒体固定在一起,所述反光罩的下端的外侧设有若干反光罩部连接耳,若干反光罩固定螺栓一一对应地穿过所述反光罩部连接后一一对应地连接在所述内壁上的筒体部螺纹孔内将反光罩与筒体固定在一起。装配时方便。
[0009]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光源发出的光经环形发光槽的外周壁照出,所述第二光源为沿环形发光槽周向延伸的LED灯条,所述第二光源连接在环形发光槽的内周壁上。
[0010]作为优选,所述环形发光槽的上端可拆卸地盖有环形散热器,所述环形散热器的上表面上设有若干散热凸起,所述环形散热器上盖有环形防尘板,环形防尘板与灯体的背面之间设有通风间隙。能够长期保持良好的散热效果。
[0011]作为优选,所述灯体的背面设有两个滑槽,两个滑槽位于接线盒的两侧,滑槽的延伸方向同滑槽的分布方向相同,滑槽内滑动连接有悬挂座,所述悬挂座垂直于滑槽延伸方向的两侧设有悬挂缺口,滑槽的两个侧壁一一对应地穿设在两个所述悬挂缺口内,悬挂缺口配合滑槽的侧壁实现悬挂座对灯体进行悬挂,悬挂座同灯面板之间设有定位结构,所述定位结构包括套设在悬挂座上的能够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外套和若干设置在灯体背面的定位孔对,定位孔对沿滑槽的延伸方向分布,同一个定位孔对中的两个定位孔分布在滑槽的宽度方向的两侧,所述外套的下端设有两个用于一一对应地穿设在同一个定位孔对中的两个定位孔中的定位销,所述悬挂座上连接有悬挂筒灯用的扭簧。使用时,根据安装孔的大小,移动悬挂座到匹配的部位上,然后通过定位结构固定住使得悬挂座保持在当前的位置。安装方式为同现有方式一样,使扭簧变形避让而使得接线盒能够进入安装孔,接线盒进入安装孔后在扭簧的弹性复位作用下,扭簧勾在安装孔的上端面上,从而实现筒灯的悬挂安装。实现了第二个专利技术目的。需要切换悬挂座的位置时,朝上移动外套到定位销拔出定位孔,然后在滑槽内滑动悬挂座到定位销同悬挂座要到达的位置的定位孔对齐,下压滑套使得定位销插入定位孔,从而将悬挂座固定在当前位置而不会移动。
[0012]作为优选,所述扭簧包括由弹簧丝制作而成的螺旋结构的扭簧本体,扭簧本体的一端设有第一扭簧脚、另一端设有第二扭簧脚,第二扭簧脚同悬挂脚的一端连接在一起,悬挂脚的另一端设有穿设在扭簧本体一端内的钩头,第二扭簧脚和悬挂脚构成“U”字形的悬挂柄,所述悬挂座的上端设有穿设在扭簧本体内的连接销,悬挂柄位于悬挂座远离接线盒的一侧,以扭簧本体为轴向上转动悬挂柄时扭簧本体产生驱动悬挂柄朝下转动的弹力。
[0013]作为优选,所述悬挂脚通过板体同所述第二扭簧脚连接在一起,板体所在的平面同扭簧本体的轴线平行。悬挂时的平稳性好。
[0014]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悬挂结构的位置能够调整,从而能够按照在不同大小的安装孔内,安装时的通用性好;调节安装位置时方便快速;设置两个照明方向不同的光源,照明角度大。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一个状态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实用的另一个状态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移除筒体和反光罩盖板后的示意图;
[0018]图4为筒体的示意图;
[0019]图5为扭簧的示意图;
[0020]图6为扭簧与悬挂座的示意图;
[0021]图7为移除筒体与环形散热器后的示意图。
[0022]图中:灯体1、接线盒2、反光罩3、第一光源4、反光罩盖板5、环形发光槽6、第二光源
7、环形发光槽的外周壁8、内壁9、外壁10、反光罩部连接耳 11、筒体部螺纹孔12、肋板13、发光槽部连接耳14、肋板部螺纹孔15、小径段16、环形散热器17、环形防尘板18、滑槽19、悬挂座20、悬挂缺口21、外套22、定位孔23、定位销24、扭簧本体26、第一扭簧脚27、第二扭簧脚28、板体29、悬挂脚30、钩头31、连接销32、筒体33。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参见图1到图7,一种双光源的筒灯,包括灯体1和设置在灯体背面的接线盒2。灯体的下侧设有反光罩3。反光罩内设有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光源的筒灯,包括灯体和设置在灯体背面的接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灯体的下侧设有反光罩,所述反光罩内设有第一光源,反光罩穿设在筒体内且位于筒体的上端,所述灯体还设有沿反光罩周向延伸的环形发光槽,所述环形发光槽内设有第二光源,所述筒体包括内壁和外壁,内壁和外壁围成上端开口的环形腔,所述环形发光槽盖在环形腔的上端,所述第一光源与第二光源都为LED,所述灯体的背面设有两个滑槽,两个滑槽位于接线盒的两侧,滑槽的延伸方向同滑槽的分布方向相同,滑槽内滑动连接有悬挂座,所述悬挂座垂直于滑槽延伸方向的两侧设有悬挂缺口,滑槽的两个侧壁一一对应地穿设在两个所述悬挂缺口内,悬挂缺口配合滑槽的侧壁实现悬挂座对灯体进行悬挂,悬挂座同灯面板之间设有定位结构,所述定位结构包括套设在悬挂座上的能够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外套和若干设置在灯体背面的定位孔对,定位孔对沿滑槽的延伸方向分布,同一个定位孔对中的两个定位孔分布在滑槽的宽度方向的两侧,所述外套的下端设有两个用于一一对应地穿设在同一个定位孔对中的两个定位孔中的定位销,所述悬挂座上连接有悬挂筒灯用的扭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光源的筒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罩的下端连接在内壁的上端上,所述外壁的上端套设在反光罩上,所述环形腔内设有若干将内壁与外壁连接在一起的肋板,所述肋板沿环形腔的周向分布,所述环形发光槽连接在所述肋板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光源的筒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发光槽的下端设有小径段,小径段同环形发光槽之间形成台阶,所述小径段穿设在所述外壁内,所述外壁的上端面抵接在所述台阶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先文陈元贵侯静童建安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利嘉城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