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温室照明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68952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27 19: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温室照明系统,包括用于产生光线以照明的发光结构和用于引导光线出射的出光结构。发光结构包括发光元件和用于安装发光元件的固定板。固定板包括第一中轴线,固定板沿第一中轴线具有第一区域、第二区域和第三区域。第一区域、第二区域和第三区域上分别设置不同数量比例的第一灯和第二灯,当出光结构移动到与固定板的不同区域重叠时,照明系统能够射出不同颜色比率的光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与现有只能模拟单个太阳光因素的方法相比,采用简单的移动结构实现同时模拟太阳光的光照强弱变化、光照角度变化和光照的颜色比率变化等多种太阳光因素,结构简单的同时能够更加真实地模拟太阳光照射植物,促进植物生长。促进植物生长。促进植物生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温室照明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灯具
,尤其涉及一种温室照明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红光和蓝光是帮助植物健壮生长最重要的光,它们能够促进植物生物量的积累并提高产出。当植物接收到更多红光时,会阻止叶绿素分解,利用更多的叶绿素将光能转化成化学能,使得植物获得更多能量。蓝光能够促进植物产生更多叶绿素,帮助幼苗更好地吸收和利用光合光能,使得植物以更快的速度生长和成熟。植物在不同生长阶段所需要的红/蓝光比率不同,在不同的时期或一天内的不同时间段给植物提供不同比率的红/蓝光能够促进植物生长。
[0003]现有的模拟太阳光的装置在模拟太阳光时多从光照的强弱变化和光照角度的变化进行模拟。例如,CN201339834公开了一种模拟太阳光的LED组合灯,包括灯体、发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光源为一组排列有序的暖白色LED灯和一组排列有序的橙色LED灯,所述的暖白色LED灯和橙色LED灯的亮度强弱根据MCU输出的不同的PWM来调节。该现有技术通过调整LED灯的亮度强弱来模拟太阳光在一天的不同时间段内的光照强弱变化,但是,该现有技术对LED灯的要求高,在出现控制问题时无法及时发现,尤其在试验大棚中,容易影响试验结论。
[0004]CN204084026U公开了一种光线角度自动调节的植物生长灯灯罩,包括灯罩、光源、光源控制器和转动机构,光源设置于灯罩内部,灯罩由顶板和侧板组成,侧板通过转轴分别铰接于顶板左右两侧,转轴两端设置有传动齿轮;光源控制器设置于顶板上端并与光源构成串联电路,转动机构分别与两侧转轴连接,转动机构由驱动电机、驱动齿轮和电机控制器组成,驱动电机设置于顶板上方并与电机控制器组成串联电路,驱动齿轮设置于驱动电机转轴上并与传动齿轮配合连接。该现有技术通过改变灯罩转动改变照射植物的光线的照射角度,但由于装置的整体光量是固定的,在光照的范围缩小的情况下,光强必然会增加,因此无法做到在调整角度的同时调控光照强度。
[0005]而除光照角度和光照强弱的变化外,太阳光在一天内的各色光的比率也在变化。太阳光在早晨或晚上期间,由于离地平线更近,太阳光线通过大部分的大气时会发生瑞丽散射,因此太阳光在早晨或傍晚时红色光更加强烈,而在白天期间蓝色光更加强烈。
[0006]现有技术模拟太阳光时仅能够针对相对单一的因素,例如光照角度或光照强弱进行模拟,模拟多个因素需要结合控制算法或更智能的发光元件,成本增加的同时,结构复杂,使用不便。
[0007]此外,一方面由于对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存在差异;另一方面由于专利技术人做出本技术时研究了大量文献和专利,但篇幅所限并未详细罗列所有的细节与内容,然而这绝非本技术不具备这些现有技术的特征,相反本技术已经具备现有技术的所有特征,而且申请人保留在
技术介绍
中增加相关现有技术之权利。

技术实现思路

[0008]针对现有技术之不足,本申请提出了一种温室照明系统,能够模拟太阳光照射过程中的光线角度变化和光照强弱的变化,同时,能够模拟太阳光线不同照射时段的红蓝光比例变化,以更加接近真实太阳光照射。
[0009]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10]一种温室照明系统,包括用于产生光线以照明的发光结构和用于引导光线出射的出光结构,所述发光结构包括发光元件和用于安装发光元件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包括第一中轴线,沿第一中轴线具有第一区域、第二区域和第三区域。所述出光结构按照能够沿所述固定板的所述第一中轴线移动而与所述第一区域、第二区域和第三区域的至少部分重叠以透出所述第一区域、第二区域和第三区域的光线的方式与所述发光结构活动连接。
[0011]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发光元件包括能够产生第一颜色光的第一灯和能够产生第二颜色光的第二灯,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三区域上分别设置有数量比例为第一比例的第一灯和第二灯,所述第二区域上设置有数量比例为第二比例的第一灯和第二灯,所述第二比例大于所述第一比例。
[0012]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出光结构包括能够透出光线的透光区域和光线不能透出的遮挡区域,所述透光区域按照能够与所述第一区域、第二区域和第三区域的部分或全部重叠以选择性透过所述第一区域、第二区域和第三区域内的部分光线的方式通过移动结构与所述固定板活动连接。
[0013]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移动结构按照在移动时不与所述发光元件彼此干涉的方式关于所述固定板的第一中轴线对称设置于所述固定板的区别于设置发光元件的一侧面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上。
[0014]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移动结构包括滑块,所述透光区域靠近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的一端与所述滑块连接。
[0015]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移动结构还包括动力机构,所述滑块按照能够基于电力控制带动所述透光区域移动的方式与动力机构连接。
[0016]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自所述固定板的两端向中心,第一灯和第二灯的设置密度逐渐增加。
[0017]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遮挡区域按照能够适应所述透光区域的位置变化持续遮挡非透光区域的方式与所述透光区域的边缘连接。连接的方式可以是卡合、拉链等可拆卸连接或粘接、焊接等固定连接。
[0018]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遮挡区域设置为不透光柔性折叠膜。
[0019]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动力结构为推杆电机或由电机带动的链条。
[0020]本技术的有益之处在于:
[0021]第一,能够模拟提供不同颜色比率的光,使用灵活性强。通过控制调节第一灯和第二灯的数量和排布密度,能够在同一固定板上形成多个光照强度和颜色比率不同的发光区域。通过基于出光结构和发光结构的移动选择射出不同区域的光线的方式能够控制射出的光线的光照强度,结合适宜的控制策略能够实现模拟一天中太阳光照射的红蓝光的比率变化。
[0022]第二,能够同时模拟太阳光的光照角度变化、光照强度变化和颜色光比率变化,控
制简单。本申请的出光结构相对发光结构移动,通过移动在改变出光的颜色比率的同时,还能够改变出光结构与被照射植物的相对位置,进而使得光线照射植物的角度发生变化;通过改变固定板上不同区域设置的灯珠数量,能够改变固定板上各个区域的光照强弱,在照射角度发生变化的同时,由于出光结构重叠的发光区域不同,在不同角度射出的光线强弱也不同,以上多个因素的控制均只需要通过移动出光结构来实现,控制简单,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本申请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2是本申请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动力结构示意图;
[0025]图3是本申请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26]附图标记列表
[0027]100:发光结构;110:发光元件;111:第一灯;112:第二灯;120:固定板;121:第一区域;122:第二区域;123:第三区域;124:第一中轴线;125:第一侧面;126:第二侧面;200:出光结构;210:透光区域;2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温室照明系统,包括用于产生光线以照明的发光结构(100)和用于引导光线出射的出光结构(200),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结构(100)包括发光元件(110)和用于安装发光元件(110)的固定板(120),所述固定板(120)包括第一中轴线(124),所述固定板(120)沿第一中轴线(124)具有第一区域(121)、第二区域(122)和第三区域(123),所述出光结构(200)按照能够沿所述固定板(120)的所述第一中轴线(124)移动而与所述第一区域(121)、第二区域(122)和第三区域(123)的至少部分重叠以透出所述第一区域(121)、第二区域(122)和第三区域(123)的光线的方式与所述发光结构(100)活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室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元件(110)包括能够产生第一颜色光的第一灯(111)和能够产生第二颜色光的第二灯(112),所述第一区域(121)和所述第三区域(123)上分别设置有数量比例为第一比例的第一灯(111)和第二灯(112),所述第二区域(122)上设置有数量比例为第二比例的第一灯(111)和第二灯(112),所述第二比例大于所述第一比例。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温室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自所述固定板(120)的两端向中心,所述第一灯(111)和第二灯(112)的设置密度逐渐增加。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温室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光结构(200)包括能够透出光线的透光区域(210)和光线不能透出的遮挡区域(2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森杨其长李宗耕周成波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农业科学院都市农业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