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喷水推进倒航机构的异步机械控制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喷水推进倒航机构的异步机械控制结构,属于船舶操纵领域。
技术介绍
[0002]喷水推进倒航机构能够偏折水流的喷射方向,进而控制船舶的前进、驻车和倒航,因此倒航机构位置的变化直接影响船舶的操纵性能。在喷水推进倒航机构的设计及使用中,倒航斗的位置需要和驾控台上倒航操纵手柄的位置一一对应。对于有特殊要求的船舶,为了避免倒航操纵手柄由于操纵过快而产生的船舶急停,此时需要实现倒航操纵手柄与倒航斗在操纵过程中的异步功能。
[0003]一般情况,对于倒航操纵手柄的操纵和异步功能,都是通过电控手柄配合控制程序来实现的。然而,一些船舶为了简化船上配电设计和降低供电功率等,不提供给操纵系统单独的电源。此时无法使用电控手柄配合控制程序实现船舶倒航装置的动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船舶对于操纵系统不提供电源的设计需求,如何实现倒航斗与倒航操纵手柄在操纵过程的异步功能。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喷水推进倒航机构的异步机械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倒航斗、倒航复位机构、蓄能器组件、液压倒航操纵手柄,
[0006]液压倒航操纵手柄包括手柄缸筒,手柄缸筒的两端分别连接第六接口和第三接口,手柄缸筒内设有密封阻隔在第六接口和第三接口之间的齿条活塞,齿条活塞连接驱动其活动的驱动装置;
[0007]蓄能器组件包括蓄能器组阀块以及与其连接的蓄能器,蓄能器组阀块上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喷水推进倒航机构的异步机械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倒航斗(1)、倒航复位机构(2)、蓄能器组件(3)、液压倒航操纵手柄(4),液压倒航操纵手柄(4)包括手柄缸筒(4.13),手柄缸筒(4.13)的两端分别连接第六接口(4.16)和第三接口(4.17),手柄缸筒(4.13)内设有密封阻隔在第六接口(4.16)和第三接口(4.17)之间的齿条活塞(4.12),齿条活塞(4.12)连接驱动其活动的驱动装置;蓄能器组件(3)包括蓄能器组阀块(3.3)以及与其连接的蓄能器(3.1),蓄能器组阀块(3.3)上设有第四接口(3.4)和第五接口(3.6);倒航复位机构(2)包括球头液压缸(2.2),球头液压缸(2.2)内设有通过液压油压力驱动而活动的球头液压缸活塞杆(2.2.3),球头液压缸(2.2)上设有第一接口(2.2.1)和第二接口(2.2.2),球头液压缸活塞杆(2.2.3)一端通过第一连杆机构与可以伸缩的换向阀组阀芯杆(2.7)一端连接,换向阀组阀芯杆(2.7)另一端连接倒航液压缸(2.1),倒航液压缸(2.1)内设有可以伸缩的倒航液压缸活塞杆(2.1.1),倒航液压缸活塞杆(2.1.1)连接倒航斗(1),第一连杆机构通过第二连杆机构连接伸缩杆(2.6)一端,伸缩杆(2.6)另一端通过铰接式连接倒航液压缸后导向杆(2.1.2)一端,倒航液压缸后导向杆(2.1.2)连接倒航液压缸(2.1);液压倒航操纵手柄(4)的第六接口(4.16)通过管路(5)与蓄能器组件(3)的第五接口(3.6)连接,蓄能器组件(3)的第四接口(3.4)通过管路(5)与球头液压缸(2.2)的第一接口(2.2.1)连接,球头液压缸(2.2)的第二接口(2.2.2)通过管路(5)与液压操纵手柄(4)的第三接口(4.17)相连,形成一个闭式的液压倒航操纵系统。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喷水推进倒航机构的异步机械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连杆机构包括随动杆(2.3)、换向阀连杆(2.4),球头液压缸活塞杆(2.2.3)的末端通过铰接式连接随动杆(2.3)的一端,随动杆(2.3)的另一端通过铰接式连接换向阀连杆(2.4)的一端,换向阀连杆(2.4)的另一端通过铰接式连接换向阀组阀芯杆(2.7)一端;通过换向阀组阀芯杆(2.7)的伸缩带动倒航液压缸(2.1)中倒航液压缸活塞杆(2.1.1)的伸缩。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喷水推进倒航机构的异步机械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连杆机构包括复位旋转杆(2.5)、伸缩杆(2.6),随动杆(2.3)的中间位置通过铰接式连接复位旋转杆(2.5)一端,复位旋转杆(2.5)另一端通过铰接式连接伸缩杆(2.6)一端,伸缩杆(2.6)另一端通过铰接式连接倒航液压缸后导向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霞勇,邱继涛,翟志红,刘雪琴,耿皓,王仁智,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