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考虑地区和行业的综合碳排放分析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69346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27 20: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考虑地区和行业的综合碳排放分析方法,通过对不同地区的用电数据进行分析,可确定地区内度电碳排放量和地区等效度电碳排放量,通过对地区内行业碳排放量与电力数据的相关性分析,可确定不同行业中的企业的碳排放量模型,通过所述碳排放模型能够定量的分析出企业的碳排放量,为企业降碳提供前提和基础。和基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考虑地区和行业的综合碳排放分析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网碳排放
,特别提供了一种考虑地区和行业的综合碳排放分析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双碳”背景下,如何减少碳排放是目前能源侧、用能侧的主要目标,如何定量分析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碳排放是降碳的基础。目前,还没有一种完整的体系能够为企业的析碳、降碳提供指导性意见和实施准则,因此,提出一种企业综合碳排放分析方法,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考虑地区和行业的综合碳排放分析方法。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是:考虑地区和行业的综合碳排放分析方法,用于建立企业的碳排放量模型,包括如下步骤:
[0005]S1:获取地区内能源侧历史数据集并对所述能源侧历史数据集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到不同时间尺度的地区内度电碳排放量;
[0006]S2:联合不同时间尺度的地区间度电碳排放量和地区内度电碳排放量C'
t
,得到不同时间尺度的地区等效度电碳排放量;
[0007]S3:分析地区内行业碳排放量与电力数据的相关性,并根据所述相关性将地区内的行业分为电量与碳排放量强相关行业、电量与碳排放量弱相关行业和电量与碳排放量不相关行业;
[0008]S4:针对电量与碳排放量强相关行业、电量与碳排放量弱相关行业和电量与碳排放量不相关行业分别建立行业中的企业的碳排放量模型,
[0009]其中,电量与碳排放量强相关行业中的企业的碳排放量模型如下式所示:
[0010]W

=a1Q
t
+b

δ
[0011]式中,W

表示电量与碳排放量强相关行业中的企业在t时刻的碳排放量,a1表示t时刻电量项估计参数,取值为t时刻地区等效度电碳排放量C
t
,Q
t
表示所述企业在t时刻的用电量,b为常数项,δ表示所述企业在t时刻的等效清洁能源减排量;
[0012]电量与碳排放量弱相关行业中的企业的碳排放量模型如下式所示:
[0013]W

=a1Q
t
+a2Y
t
+a3E
t
+a4R
t
+b

δ
[0014]式中,W

表示电量与碳排放量弱相关行业中的企业在t时刻的碳排放量,a1表示t时刻电量项估计参数,取值为t时刻地区等效度电碳排放量C
t
,Q
t
表示所述企业在t时刻的用电量,a2表示产量项估计参数,Y
t
表示所述企业在t时刻的等效产量,a3表示收益项估计参数,E
t
表示所述企业在t时刻的等效收益,a4表示设备项参数,R
t
表示所述企业在t时刻的设备年限,b为常数项,δ表示所述企业在t时刻的等效清洁能源减排量;
[0015]电量与碳排放量不相关行业中的企业的碳排放量模型如下式所示:
[0016]W
″′
=a2Y
t
+a3E
t
+a4R
t
+b

δ
[0017]式中,W

表示电量与碳排放量弱相关行业中的企业在t时刻的碳排放量,a2表示产量项估计参数,Y
t
表示所述企业在t时刻的等效产量,a3表示收益项估计参数,E
t
表示所述企业在t时刻的等效收益,a4表示设备项参数,R
t
表示所述企业在t时刻的设备年限,b为常数项,δ表示所述企业在t时刻的等效清洁能源减排量。
[0018]优选,S1中,t时刻的地区内度电碳排放量C'
t
通过下式计算:
[0019][0020]式中,C'
t
表示t时刻的地区内度电碳排放量;为t时刻第i种能源发电量占比权重,i=1,2,3,分别代表煤、石油、天然气表示t时刻第i种能源转化的电量,表示t时刻3种能源转化的电量,α
i
表示第i种能源能

电转化系数;β
i
表示第i种能源碳排放系数;M
i
表示第i种能源用能量/kg。
[0021]进一步优选,S2中,地区间度电碳排放量通过采集地区间电力联络线功率并计算得到。
[0022]进一步优选,S2中,t时刻的地区等效度电碳排放量C
t
等于t时刻的地区内度电碳排放量C'
t
与t时刻的地区间度电碳排放量C”t
的加和。
[0023]进一步优选,S3中,地区内行业碳排放量与电力数据的相关性分析采用皮尔逊相关系数法。
[0024]进一步优选,S3中,分析地区内行业碳排放量与电力数据的相关性后得到相关系数ρ,电量与碳排放量强相关行业为|ρ|≥0.7的行业,电量与碳排放量弱相关行业为0.3≤|ρ|≤0.7的行业,电量与碳排放量不相关行业为|ρ|≤0.3的行业。
[0025]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考虑地区和行业的综合碳排放分析方法,通过对不同地区的用电数据进行分析,可确定地区内度电碳排放量和地区等效度电碳排放量,通过对地区内行业碳排放量与电力数据的相关性分析,可确定不同行业中的企业的碳排放量模型,通过所述碳排放模型能够定量的分析出企业的碳排放量,为企业降碳提供前提和基础,可为碳交易、碳资产管理以及摸清碳排放底数、为碳排放配额分配提供依据。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结合具体的实施方案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解释,但并不局限本专利技术。
[0027]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考虑地区和行业的综合碳排放分析方法,用于建立企业的碳排放量模型,包括如下步骤:
[0028]S1:获取地区内能源侧历史数据集并对所述能源侧历史数据集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到不同时间尺度的地区内度电碳排放量;
[0029]其中,t时刻的地区内度电碳排放量C'
t
通过下式计算:
[0030][0031]式中,C'
t
表示t时刻的地区内度电碳排放量;为t时刻第i种能源发电量占比权
重,i=1,2,3,分别代表煤、石油、天然气表示t时刻第i种能源转化的电量,表示t时刻3种能源转化的电量,α
i
表示第i种能源能

电转化系数;β
i
表示第i种能源碳排放系数;M
i
表示第i种能源用能量/kg。
[0032]S2:联合不同时间尺度的地区间度电碳排放量和地区内度电碳排放量C'
t
,得到不同时间尺度的地区等效度电碳排放量;
[0033]其中,地区间度电碳排放量通过采集地区间电力联络线功率并计算得到。
[0034]t时刻的地区等效度电碳排放量C
t
等于t时刻的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考虑地区和行业的综合碳排放分析方法,用于建立企业的碳排放量模型,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获取地区内能源侧历史数据集并对所述能源侧历史数据集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到不同时间尺度的地区内度电碳排放量;S2:联合不同时间尺度的地区间度电碳排放量和地区内度电碳排放量C'
t
,得到不同时间尺度的地区等效度电碳排放量;S3:分析地区内行业碳排放量与电力数据的相关性,并根据所述相关性将地区内的行业分为电量与碳排放量强相关行业、电量与碳排放量弱相关行业和电量与碳排放量不相关行业;S4:针对电量与碳排放量强相关行业、电量与碳排放量弱相关行业和电量与碳排放量不相关行业分别建立行业中的企业的碳排放量模型,其中,电量与碳排放量强相关行业中的企业的碳排放量模型如下式所示:W

=a1Q
t
+b

δ式中,W

表示电量与碳排放量强相关行业中的企业在t时刻的碳排放量,a1表示t时刻电量项估计参数,取值为t时刻地区等效度电碳排放量C
t
,Q
t
表示所述企业在t时刻的用电量,b为常数项,δ表示所述企业在t时刻的等效清洁能源减排量;电量与碳排放量弱相关行业中的企业的碳排放量模型如下式所示:W

=a1Q
t
+a2Y
t
+a3E
t
+a4R
t
+b

δ式中,W

表示电量与碳排放量弱相关行业中的企业在t时刻的碳排放量,a1表示t时刻电量项估计参数,取值为t时刻地区等效度电碳排放量C
t
,Q
t
表示所述企业在t时刻的用电量,a2表示产量项估计参数,Y
t
表示所述企业在t时刻的等效产量,a3表示收益项估计参数,E
t
表示所述企业在t时刻的等效收益,a4表示设备项参数,R
t
表示所述企业在t时刻的设备年限,b为常数项,δ表示所述企业在t时刻的等效清洁能源减排量;电量与碳排放量不相关行业中的企业的碳排放量模型如下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臧昱秀赵龙孙会涛王聪范宇辰赵昊东李佳欣吴同杨溢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沈阳供电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