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仪器仪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大吨位斜拉索疲劳试验机,包括卧式受力框架,卧式受力框架由横梁、前横梁、侧梁与后横梁组成,横梁的内侧面固定安装有侧梁,侧梁的另一端面固定安装有后横梁,侧梁通过导向装置与前横梁连接,横梁位于前横梁与后横梁之间的中间位置,导向梁固定安装在横梁远离后横梁的一端上,连接梁与导向梁接触,前横梁的下端面设置有导向轮。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前横梁由导向梁、中横梁、线性滑轨、导向轮组合结构限制试件上下左右的自由度,确保轴向试验力加载方向,导向梁之间的连接梁能够增强结构刚度,通过设置减震装置可以使后横梁处于浮动状态,降低试验时对设备及地基基础的冲击力,起到保护作用。起到保护作用。起到保护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吨位斜拉索疲劳试验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仪器仪表
,具体为一种大吨位斜拉索疲劳试验机。
技术介绍
[0002]近10余年来,得益于PE拉索规范的颁布和拉索工厂化生产、防护和减震等技术的不断进步,现代斜拉桥的跨度越来越大,荷载越来越重,特别是对于铁路斜拉桥,由于荷载重,拉索的截面积和弯曲刚度日益增大,大吨位拉索的拉弯疲劳性能越来越受到了人们的关注;斜拉索的疲劳强度与成索工艺、锚固方式、腐蚀状况及外部荷载密切相关,即使是在有限元技术充分发展的今天也难以从理论上准确计算,因此,作为直观而准确的研究方法,斜拉索的足尺疲劳试验逐渐成为研究斜拉索疲劳性能的必经途径之一,目前市场上还没有超过5000吨的斜拉索疲劳试验机,此专利技术针对这项市场空白进行研发设计,用于斜拉索的轴向应力和弯曲应力的疲劳试验。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大吨位斜拉索疲劳试验机,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大吨位斜拉索疲劳试验机,包括卧式受力框架、30000kN静态加载装置、20000kN动态加载装置、导向装置、减震装置与竖向加载装置,卧式受力框架由横梁、前横梁、侧梁与后横梁组成,横梁的内侧面固定安装有侧梁,侧梁的另一端面固定安装有后横梁,侧梁通过导向装置与前横梁连接,横梁位于前横梁与后横梁之间的中间位置,导向装置由支撑轨道、导向轮、导向梁、连接梁与线性滑轨,导向梁固定安装在横梁远离后横梁的一端上,连接梁的内侧面与导向梁的外侧面接触,连接梁的竖切面呈现U字形,将导向梁包裹在里面,前横梁的下端面设置有导向轮,导向轮的外表面与支撑导轨的上端面接触,前横梁可以沿着支撑导轨前后移动。
[000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减震装置由减震座、减震橡胶、减震压板与减震杆组成,减震座安装在后横梁的下方,减震座两端由减震杆连接,减震杆靠近后横梁的一面固定安装有减震压板和减震橡胶,减震橡胶的外表面与后横梁接触。
[000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30000kN静态加载装置由15000kN静态作动器、加长承载杆、15000kN力传感器、静态磁致伸缩位移传感器与连接板组成,15000kN静态作动器固定安装在横梁上,并且15000kN静态作动器的数量为两个,呈现对称分布在前横梁与横梁之间,15000kN静态作动器远离横梁的一端活动安装有加长承载杆,加长承载杆远离横梁的一端设置有15000kN力传感器,15000kN力传感器远离横梁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连接板,静态磁致伸缩位移传感器固定安装在15000kN静态作动器与横梁之间。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20000kN动态加载装置由5000kN动态作动器、铰接架、5000kN力传感器、动态磁致伸缩位移传感器、伺服阀、阀板与蓄能器,5000kN动态作动
器的上端面设置有伺服阀,伺服阀的内部设置有阀板,伺服阀的侧面固定安装有蓄能器,5000kN动态作动器靠近横梁的一端设置有动态磁致伸缩位移传感器,5000kN动态作动器远离横梁的一侧设置有5000kN力传感器,20000kN动态加载装置通过铰接架,固定安装在前横梁与横梁之间,5000kN动态作动器的数量为四个,并且均匀的分布在前横梁与横梁之间。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竖向加载装置由竖向加载框架、500kN动态作动器、500kN试验工装、竖向铰接架、500kN力传感器与拉板组成,竖向加载框架固定安装在连接梁的上端面,竖向加载框架的内侧上端通过竖向铰接架固定连接500kN动态作动器,500kN动态作动器的下端面固定安装有竖向铰接架,500kN动态作动器与竖向铰接架之间设置有500kN力传感器,500kN动态作动器下端面上的竖向铰接架通过拉板与500kN试验工装实现固定安装。
[000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前横梁由导向梁、中横梁、线性滑轨、导向轮组合结构限制试件上下左右的自由度,确保轴向试验力加载方向。导向梁之间的连接梁能够增强结构刚度。
[0010]2、该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减震装置可以使后横梁处于浮动状态,降低试验时对设备及地基基础的冲击力,起到保护作用。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静态作动器系统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动态作动器系统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导向装置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减震装置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竖向加载装置示意图。
[0012]图中:1、卧式受力框架;101、横梁;102、前横梁;103、侧梁;104、后横梁;2、30000kN静态加载装置;201、15000kN静态作动器;202、加长承载杆;203、15000kN静态力传感器;204、静态磁致伸缩位移传感器;205、连接板;3、20000kN动态加载装置;301、5000kN动态作动器;302、铰接架;303、15000kN动态力传感器;304、动态磁致伸缩位移传感器;305、伺服阀;306、阀板;307、蓄能器;4、导向装置;401、支撑轨道;402、导向轮;403、导向梁;404、连接梁;405、线性滑轨;5、减震装置;501、减震座;502、减震橡胶;503、减震压板;504、减震杆;6、竖向加载装置;601、竖向加载框架;602、500kN动态作动器;603、500kN试验工装;604、竖向铰接架;605、500kN力传感器;606、拉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0014]请参阅图1
‑
6,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本试验机由卧式受力框架装置1、30000kN静态加载装置2、20000kN动态加载装置3、导向装置4、减震装置5、竖向加载装置6组成。主要应用于大吨位斜拉索试验,增加辅具也可以做金属制品及材料的疲劳试验。
[0015]静态作动器201、5000kN动态作动器301安装于中横梁101,前端与前横梁102连接。中横梁101、两侧框架103与后横梁104组成水平封闭框架,前横梁102为可移动结构。竖向加载装置6以卧式受力框架装置1台体为基础进行搭建。
[0016]30000kN静态加载装置2由两套15000kN静态作动器201共同施力完成。每套静态作动器系统包括15000kN静态作动器201、加长承载杆202、15000kN静态力传感器203、静态磁致伸缩位移传感器204、连接板205组成,15000kN静态力传感器203与静态磁致伸缩位移传感器204起到检测传递试验数据的作用,加长承载杆202可以根据装置框架的大小以及需要运动的距离进行定制调换,主要起到支撑的效果,连接板205起到与框架连接的作用。
[00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吨位斜拉索疲劳试验机,包括卧式受力框架(1)、30000kN静态加载装置(2)、20000kN动态加载装置(3)、导向装置(4)、减震装置(5)与竖向加载装置(6),其特征在于:卧式受力框架(1)由横梁(101)、前横梁(102)、侧梁(103)与后横梁(104)组成,横梁(101)的内侧面固定安装有侧梁(103),侧梁(103)的另一端面固定安装有后横梁(104),侧梁(103)通过导向装置(4)与前横梁(102)连接,横梁(101)位于前横梁(102)与后横梁(103)之间的中间位置,导向装置(4)由支撑轨道(401)、导向轮(402)、导向梁(403)、连接梁(404)与线性滑轨(405)组成,导向梁(403)固定安装在横梁(101)远离后横梁(104)的一端上,连接梁(404)的内侧面与导向梁(403)的外侧面接触,连接梁(404)的竖切面呈现U字形,将导向梁(403)包裹在里面,前横梁(102)的下端面设置有导向轮(402),导向轮(402)的外表面与支撑导轨(401)的上端面接触,前横梁(102)可以沿着支撑导轨前后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种大吨位斜拉索疲劳试验机,其特征在于:减震装置(5)由减震座(501)、减震橡胶(502)、减震压板(503)与减震杆(504)组成,减震座(501)安装在后横梁(104)的下方,减震座(501)两端由减震杆(504)连接,减震杆(504)靠近后横梁(104)的一面固定安装有减震压板(503)和减震橡胶(502),减震橡胶(502)的外表面与后横梁(104)接触。3.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种大吨位斜拉索疲劳试验机,其特征在于:30000kN静态加载装置(2)由15000kN静态作动器(201)、加长承载杆(202)、15000kN力传感器(203)、静态磁致伸缩位移传感器(204)与连接板(205)组成,15000kN静态作动器(201)固定安装在横梁(101)上,并且15000kN静态作动器(201)的数量为两个,呈现对称分布在前横梁(102)与横梁(101)之间,15000kN静态作动器(201)远离横梁(10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超,高飞,陈健,黄帅,史铭楷,卫大朋,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三越测试仪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