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水下抽油监控系统,包括:作业船、沉船、开孔模块、抽油模块、控制模块、加热模块和监测模块,开孔模块、抽油模块、加热模块和监测模块分别与控制模块电性连接;开孔模块包括开孔机和开孔模块传感器;抽油模块包括抽油泵和抽油模块传感器;加热模块包括电磁加热热水机、热水泵和加热模块传感器,热水泵安装在电磁加热热水机上;监测模块为监测传感器,加热模块与抽油模块设置在水下,加热模块与抽油模块的输出端与沉船的油舱相连,监测模块设置在沉船的油舱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主要利用通过远程监控并操控开孔模块、抽油模块和加热模块,从而起到有效监控水下抽油系统的工作状态,提高水下抽油的作业效率的作用。提高水下抽油的作业效率的作用。提高水下抽油的作业效率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下抽油监控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海上打捞沉船内燃油货油回收
,尤其涉及一种水下抽油监控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当沉船事故出现,发生溢油险情的可能性大增,及时地将事故船舶中存放的商品油或燃料油抽吸出来,是一种有效防范、减轻溢油事故等次生灾害发生的有效措施。到2020年,我国重点水域一次溢油综合清除控制能力达到1000t,水下救援打捞深度达到300m,水下抽油作业设备,救捞系统所属应急单位多采用国外先进设备,能力上已经达到国际水平,但技术上还存在较大差距。沉船智能打捞领域,我国多家科研院所开展相关技术研究,大连海事大学科、华中科技大学、湖北大学等高校科研人员进行过沉船打捞监测系统研究。国外在此领域研究早已投入实际工程中,2001年荷兰MAMMOET公司和SMIT公司联合打捞俄罗斯“库尔斯克”号核潜艇,实现了打捞过程的集成监测。对于水下抽油智能化监控,在2002年10月沉没在西班牙西北海域的“威望号”油轮,货油回收过程就已经采用了水下监控系统,而我国尚未在该领域进行相关研究。为了能够在水下抽油作业过程尤其是重油抽油作业中,及时掌握油品物理参数、水下作业设备运行状态,减少水下抽油作业过程中次生灾害发生,提高作业效率。
[0003]因此需要设计一种水下抽油监控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根据上述提出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水下抽油监控系统。本技术主要利用通过远程监控并操控开孔模块、抽油模块和加热模块,从而起到有效监控水下抽油系统的工作状态,提高水下抽油的作业效率的作用。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
[0005]一种水下抽油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作业船、沉船、开孔模块、抽油模块、控制模块、加热模块和监测模块,所述控制模块设置在所述作业船上,所述开孔模块、所述抽油模块、所述加热模块和所述监测模块分别与所述控制模块电性连接;所述开孔模块包括开孔机和开孔模块传感器;所述抽油模块包括抽油泵和抽油模块传感器;所述加热模块包括电磁加热热水机、热水泵和加热模块传感器,所述热水泵安装在所述电磁加热热水机上;所述监测模块为监测传感器,所述加热模块与所述抽油模块设置在水下,所述加热模块与所述抽油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沉船的油舱相连,所述监测模块设置在所述沉船的油舱中。
[0006]进一步的,所述开孔模块传感器包括位移传感器和转速传感器,所述位移传感器和所述转速传感器安装在所述开孔机上用于监控开孔机的刀头的进刀位移和转速情况,所述位移传感器和所述转速传感器将所述开孔机的数据传输到所述控制模块中。
[0007]进一步的,所述抽油模块传感器包括粘度传感器、流量计和油水比例传感器,所述粘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抽油泵上,所述流量计和所述油水比例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抽油泵的输油管路上,所述粘度传感器、所述流量计和所述油水比例传感器用于监控抽出重油的粘
度和总量,所述粘度传感器、所述流量计和所述油水比例传感器将所述抽油泵的数据传输到所述控制模块中。
[0008]进一步的,所述加热模块传感器包括温度传感器Ⅰ和压力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Ⅰ和所述压力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电磁加热热水机上,所述温度传感器Ⅰ和所述压力传感器用于监测所述电磁加热热水机的输出水温及输出水压,所述温度传感器Ⅰ和所述压力传感器将所述电磁加热热水机的数据传输到所述控制模块中。
[0009]进一步的,所述监测传感器包括油水界面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Ⅱ,所述油水界面传感器和所述温度传感器Ⅱ设置在所述沉船的油舱高位上,所述油水界面传感器和所述温度传感器Ⅱ用于监测所述沉船的油舱内剩余油量和油温,所述油水界面传感器和所述温度传感器Ⅱ将所述沉船的油舱中的数据传输到所述控制模块中。
[0010]进一步的,所述控制模块包括PLC控制器和显示终端,所述PLC控制器分别与所述开孔模块、所述抽油模块、所述加热模块和所述监测模块之间电性连接,所述PLC控制器将所述开孔模块传感器、所述抽油模块传感器、所述加热模块传感器和所述监测传感器的信号处理后显示在所述显示终端上。
[0011]进一步的,所述显示终端为可触控显示终端,所述显示终端可对与所述PLC控制器之间电性连接的所述开孔机、所述抽油泵、所述电磁加热热水机和所述热水泵进行控制。
[0012]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13]1、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水下抽油监控系统结构简单,安装便捷,可靠性高;集成传感器数据,可有效监测水下抽油系统工作。
[0014]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水下抽油监控系统通过远程控制可以设置水下重油加热时长、热水注入压力、开孔机的开孔作业速度,提高了水下抽油作业效率。
[0015]基于上述理由本技术可在海上打捞沉船内燃油货油回收技术等领域广泛推广。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以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图1为本技术一种水下抽油监控系统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一种水下抽油监控系统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显示终端;2、PLC控制器;3、开孔机;31、位移传感器;32、转速传感器;4、抽油泵;41、粘度传感器;42、流量计;43、油水比例传感器;5、电磁加热热水机;51、温度传感器Ⅰ;52、压力传感器;53、热水泵;6、油水界面传感器;7、温度传感器Ⅱ;8、作业船;9、油舱;10、沉船。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
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如图1
‑
2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水下抽油监控系统,包括:作业船8、沉船10、开孔模块、抽油模块、控制模块、加热模块和监测模块,所述控制模块设置在所述作业船8上,所述开孔模块、所述抽油模块、所述加热模块和所述监测模块分别与所述控制模块电性连接;所述开孔模块包括开孔机3和开孔模块传感器;所述抽油模块包括抽油泵4和抽油模块传感器;所述加热模块包括电磁加热热水机5、热水泵53和加热模块传感器,所述热水泵53安装在所述电磁加热热水机5上;所述监测模块为监测传感器,所述加热模块与所述抽油模块设置在水下,所述加热模块与所述抽油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沉船10的油舱9相连,所述监测模块设置在所述沉船10的油舱9中;所述开孔模块传感器包括位移传感器31和转速传感器32,所述位移传感器31和所述转速传感器32安装在所述开孔机3上用于监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下抽油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作业船、沉船、开孔模块、抽油模块、控制模块、加热模块和监测模块,所述控制模块设置在所述作业船上,所述开孔模块、所述抽油模块、所述加热模块和所述监测模块分别与所述控制模块电性连接;所述开孔模块包括开孔机和开孔模块传感器;所述抽油模块包括抽油泵和抽油模块传感器;所述加热模块包括电磁加热热水机、热水泵和加热模块传感器,所述热水泵安装在所述电磁加热热水机上;所述监测模块为监测传感器,所述加热模块与所述抽油模块设置在水下,所述加热模块与所述抽油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沉船的油舱相连,所述监测模块设置在所述沉船的油舱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下抽油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孔模块传感器包括位移传感器和转速传感器,所述位移传感器和所述转速传感器安装在所述开孔机上用于监控开孔机的刀头的进刀位移和转速情况,所述位移传感器和所述转速传感器将所述开孔机的数据传输到所述控制模块中。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下抽油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油模块传感器包括粘度传感器、流量计和油水比例传感器,所述粘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抽油泵上,所述流量计和所述油水比例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抽油泵的输油管路上,所述粘度传感器、所述流量计和所述油水比例传感器用于监控抽出重油的粘度和总量,所述粘度传感器、所述流量计和所述油水比例传感器将所述抽油泵的数据传输到所述控制模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娄睿,张伟,刘晶晶,于文亮,荣波,毕远涛,
申请(专利权)人:交通运输部烟台打捞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