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填充料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填充料的智能出料装置,包括第一工作台;设于工作台上的第一传送带;称重机构,称重机构设于第一传送带的一端的旁侧,称重机构用于对工件进行称重,从而区分良品或不良品;机械手,机械手设于第一工作台上,机械手用于将工件从第一传送带搬运到称重机构,或将工件从称重机构上搬运到第二传送带上;及分类出料机构,设于称重机构的旁侧,用于将良品和不良品进行分类出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自动化的方式,对填充料包装产品进行称重,然后根据重量区分良品和不良品,最后将良品和不良品进行分类出料,实现了质检的功能,从而防止出现填充料包装产品重量不足的情况。装产品重量不足的情况。装产品重量不足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填充料的智能出料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填充料生产
,尤其是指一种填充料的智能出料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填充料是透明、半透明或不透明的白色粉状物质,也是油墨中的固体组成部分。它在油墨中起填充的作用,主要是作为颜料的充填物质,用来减少颜料的用量,降低油墨成本,同时又可以调整油墨的颜色,改善油墨的印刷适性。填充料在油墨中的用量不大。填充料主要是胶质碳酸钙、氢氧化铝、硫酸钡等白色固体粉末状物质。
[0003]在填充料被生产出来之后,一般都需要对其进行包装,而且对包装后的产品重量也有特定要求,但是现有很多填充料的包装都是利用人工的手段进行,虽然工人都会使用电子秤进行称重,但是由于人工都会存在懈怠性,或存在工作失误,经常会有重量不符合要求的的填充料包装产品出料,导致不良率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一种填充料的智能出料装置,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填充料的智能出料装置,包括第一工作台;设于所述工作台上的第一传送带;称重机构,所述称重机构设于所述第一传送带的一端的旁侧,所述称重机构用于对工件进行称重,从而区分良品或不良品;机械手;所述机械手设于所述第一工作台上,所述机械手用于将工件从所述第一传送带搬运到所述称重机构,或将工件从所述称重机构上搬运到所述第二传送带上;及分类出料机构,所述分类机构包括设于所述称重机构的旁侧的第二工作台、设于所述第二工作台的第二传送带、活动设置于所述第二传动带上的推板以及设于所述第二工作台的第一伸缩组件,所述第一伸缩组件与所述推板驱动连接。
[0006]作为优选,所述第一伸缩组件包括设于所述第二工作台上的安装架和设于所述安装架上的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与所述推板连接。
[0007]作为优选,所述机械手包括设于所述第一工作台上的安装座、设于所述安装座的直线模组、与所述直线模组驱动连接的第二伸缩组件以及与所述第二伸缩组件驱动连接的抓取机构。
[0008]作为优选,所述直线模组包括设于所述安装座的无杆气缸,所述无杆气缸与所述第二伸缩组件驱动连接。
[0009]作为优选,所述第二伸缩组件包括与所述直线模组驱动连接的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与所述抓取机构驱动连接。
[0010]作为优选,所述抓取机构包括与所述第二伸缩组件驱动连接的气动夹爪。
[0011]作为优选,所述称重机构包括设于所述第一传送带的所述一端的旁侧的第三工作台以及设于所述第三工作台的电子秤。
[0012]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工作台上的有第一限位杆和第二限位杆,所述第一限位杆与所述第二限位杆平行设置且均位于所述第一传送带的上方。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自动化的方式,对填充料包装产品进行称重,然后根据重量区分良品和不良品,最后将良品和不良品进行分类出料,实现了质检的功能,从而防止出现填充料包装产品重量不足的情况。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一实施例的填充料的智能出料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图1中圆圈A部的放大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的一实施例的填充料的智能出料装置的第一传送带的俯视图。
[0017]附图标记分别为:10、第一工作台;20、第一传送带;21、第一限位杆;22、第二限位杆;30、称重机构;31、电子秤;40、机械手;41、安装座;42、无杆气缸;43、第二气缸;44、气动夹爪;50、分类出料机构;51、第二工作台;52、第二传送带;53、推板;54、第一气缸;60、装载盒。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技术的限定。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描述。
[0019]如图1
‑
图3所示,本技术涉及一种填充料的智能出料装置,包括第一工作台10;设于工作台上的第一传送带20;称重机构30,称重机构30设于第一传送带20的一端的旁侧,称重机构30用于对工件进行称重(工件为将填充料放进包装袋包装好后形成填充料包装产品,下同),从而区分良品或不良品;机械手40,机械手40设于第一工作台10上,机械手40用于将工件从第一传送带20搬运到称重机构30,或将工件从称重机构30上搬运到第二传送带52上;及分类出料机构50,设于称重机构30的旁侧,用于将良品和不良品进行分类出料。
[0020]具体地,第一传送带20为步进传送带。
[0021]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可选用装载盒60用于在第一传送带20上装载工件。
[0022]具体地,在工作时,工人将工件放到到装载盒60中,第一传送带20将工件输送到机械手40的下方,然后机械手40便可以将装载盒60搬运到称重机构30上,由称重机构30进行称重,若装载盒60和装载盒60内的工件的总重量在特定区间内,则工件为良品,若装载盒60和装载盒60内的工件的总重量不在特定区间内,则工件为不良品,称重完毕后,机械手40便会将装载盒60移送到分类出料机构50上,分类出料机构50便可以将良品和不良品进行分类出料。综上所述,本技术通过自动化的方式,对填充料包装产品进行称重,然后根据重量区分良品和不良品,最后将良品和不良品进行分类出料,实现了质检的功能,从而防止出现填充料包装产品重量不足的情况。
[0023]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工作台10上的有第一限位杆21和第二限位杆22,第一限位杆21与第二限位杆22平行设置且均位于第一传送带20的上方,具体地,第一限位与第二限位杆22均与装载盒60抵触。如此设置,第一限位杆21和第二限位杆22形成了装载盒
60在第一传送带20上滑行的轨道,起限位作用,防止装载盒60在第一传送带20上打滑,从而使得机械手40可以更精准地抓取装载盒60。
[0024]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机械手40包括垂直设置于第一工作台10上的安装座41、垂直设置于安装座41的直线模组、与直线模组驱动连接的第二伸缩组件以及与第二伸缩组件驱动连接的抓取机构。具体地,在工作时,当需要使用机械手40进行搬运时,启动第二伸缩组件,第二伸缩组件便可以带动抓取机构靠近工件,然后启动抓取机构,抓取机构便会抓取工件,然后直线模组便可以将工件带动到称重机构30或分类出料机构50上。
[0025]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直线模组包括设于安装座41的无杆气缸42,无杆气缸42与第二伸缩组件驱动连接。具体地,所述无杆气缸42与上述安装座41垂直设置。通过设置无杆气缸42,便可以带动工件来回移动。
[0026]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二伸缩组件包括与直线模组驱动连接的第二气缸43,第二气缸43与抓取机构驱动连接。具体地,所述无杆气缸42与所述第二气缸43驱动连接。通过设置第二气缸43,便可以带动工件上下移动。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填充料的智能出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工作台;设于所述工作台上的第一传送带;称重机构,所述称重机构设于所述第一传送带的一端的旁侧,所述称重机构用于对工件进行称重,从而区分良品或不良品;分类出料机构,所述分类出料机构包括设于所述称重机构的旁侧的第二工作台、设于所述第二工作台的第二传送带、活动设置于所述第二传送带上的推板以及设于所述第二工作台的第一伸缩组件,所述第一伸缩组件与所述推板驱动连接;及机械手,所述机械手设于所述第一工作台上,所述机械手用于将工件从所述第一传送带搬运到所述称重机构,或将工件从所述称重机构上搬运到所述第二传送带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填充料的智能出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伸缩组件包括设于所述第二工作台上的安装架和设于所述安装架上的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与所述推板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填充料的智能出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手包括设于所述第一工作台上的安装座、设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全星霖,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中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