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程传输CAN协议通讯网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69206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27 20: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短程传输CAN协议通讯网络,所述短程传输CAN协议通讯网络包括:CAN节点的发送端、CAN节点的接收端和逻辑单元,所述CAN节点的发送端、CAN节点的接收端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所述CAN节点的发送端均与所述逻辑单元的输入端连接,两个所述CAN节点的接收端均与所述逻辑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短程传输CAN协议通讯网络,采用逻辑单元直接进行传输,结构简单方便使用;不需要采用CAN收发器,成本较低。成本较低。成本较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短程传输CAN协议通讯网络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或工业等通信
,具体涉及一种短程传输CAN协议通讯网络。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CAN协议通讯需要CAN收发器芯片(transceiver),按照CAN网络的拓扑结构,以差分信号CANH/CANL连接,实现CAN报文的发送和接收。
[0003]按照CAN协议定义的原则,发送端Tx在数据传输的过程中,按照定义的帧格式发送数据,接收端Rx需要得到同样的数据(ACK除外),传统的CAN 收发器芯片可以将发送端Tx的传输数据转换成为CANH/CANL的差分信号,传输的稳定性更好。但这种方式成本较高,在短程传输过程中,包括但不限于初期的芯片设计阶段(包括PCB板电路的绘制,SDK的研发以及软件层的开发等),以及短距离的生产环境中等,CAN网络中的CAN节点距离远远小于实际的工作中场景,且短程传输过程中的工作环境优于长距离的生产环境,对CAN报文在传输过程中因为电离辐射等各种原因引起的错误串扰较小,因此不需要将CAN报文转化成差分信号从而获得更好的传输稳定性。r/>[0004]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短程传输CAN协议通讯网络,其特征在于,所述短程传输CAN协议通讯网络包括:CAN节点的发送端、CAN节点的接收端和逻辑单元,所述CAN节点的发送端、CAN节点的接收端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所述CAN节点的发送端均与所述逻辑单元的输入端连接,两个所述CAN节点的接收端均与所述逻辑单元的输出端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短程传输CAN协议通讯网络,其特征在于,所述逻辑单元为逻辑与门电路或逻辑运算电路,所述逻辑运算电路执行逻辑与运算。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短程传输CAN协议通讯网络,其特征在于,所述CAN节点的发送端、CAN节点的接收端的数量均为n个,n为大于2的整数,n个所述CAN节点的发送端均与所述逻辑单元的输入端连接,n个所述CAN节点的接收端均与所述逻辑单元的输出端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短程传输CAN协议通讯网络,其特征在于,所述短程传输CAN协议通讯网络还包括两个输入端多路选择器、n个输出端多路选择器和CAN协议通讯引脚,n个所述CAN节点的发送端均经过两个所述输入端多路选择器与所述逻辑单元的输入端连接,n个所述CAN节点的接收端均分别经过一个所述输出端多路选择器与所述逻辑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CAN协议通讯引脚与n个所述输出端多路选择器的输入端均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短程传输CAN协议通讯网络,其特征在于,所述短程传输CAN协议通讯网络还包括m个输入端多路选择器、n个输出端多路选择器和CAN协议通讯引脚,n个所述CAN节点的发送端均经过m个所述输入端多路选择器与所述逻辑单元的输入端连接,n个所述CAN节点的接收端均分别经过一个所述输出端多路选择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兴洋陈志军黄松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旗芯微半导体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