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土保持型生态护坡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691816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27 20: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生态护坡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水土保持型生态护坡结构。一种水土保持型生态护坡结构,包括边坡本体,边坡本体的表面由上至下间隔设置有一组梯度设置的种植坡面和一组梯度设置的缓冲平面,种植坡面的内部平铺有边坡砖,缓冲平面的内部固定开设有滤水凹槽,滤水凹槽的内部等距开设有滤水孔,边坡本体的内部且对应每个滤水凹槽下方的位置均固定安装有回收模组。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提土机构、传动组件和回收模组等结构的设置,使本装置能够高效完成护坡的水土防护作业,且本护坡在工作时,一方面能够实现对护坡流失水土的有效过滤与截留,另一方面能够通过螺旋输料作用将截留的泥土重新带回护坡本体的正上方。用将截留的泥土重新带回护坡本体的正上方。用将截留的泥土重新带回护坡本体的正上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土保持型生态护坡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生态护坡
,具体为一种水土保持型生态护坡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生态护坡,是综合工程力学、土壤学、生态学和植物学等学科的基本知识对斜坡或边坡进行支护,形成由植物或工程和植物组成的综合护坡系统的护坡技术。
[0003]现有技术中,公开号CN111593703A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水利施工用的水土保持生态护坡结构,该结构中通过收集头结构和清洁结构的设置,第一,因清洁座上呈环形阵列状焊接有清洁爪,且清洁爪与过滤网接触,并且当清洁座转动时过滤网处于清洁状态;第二,因清洁座顶端面中心位置焊接有柱形杆,且柱形杆上安装有叶片;当叶片在风力或者水流的推动下转动时过滤网处于清洁状态,继而实现了对护坡结构中过滤机构的清理作业,但是上述技术方案中,但是,上述技术方案只能实现对边坡流失水土中土料的过滤作业,却不能将过滤出的泥土重新送回护坡,因而不利于对护坡的水土流水情况进行扼制及及时恢复,基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水土保持型生态护坡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r/>
技术实现思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土保持型生态护坡结构,包括边坡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边坡本体(1)的表面由上至下间隔设置有一组梯度设置的种植坡面(2)和一组梯度设置的缓冲平面(3),所述种植坡面(2)的内部平铺有边坡砖,所述缓冲平面(3)的内部固定开设有滤水凹槽(4),所述滤水凹槽(4)的内部等距开设有滤水孔(5),所述边坡本体(1)的内部且对应每个滤水凹槽(4)下方的位置均固定安装有回收模组(6),所述边坡本体(1)的内部还分别固定安装有与回收模组(6)配合的提土机构、传动组件和排水总管(7),所述边坡本体(1)的顶部安装有电控模组(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土保持型生态护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边坡砖的内部固定开设有种植槽,所述种植坡面(2)的坡度为35
°
,所述缓冲平面(3)与水平面平行。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土保持型生态护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土机构包括倾斜设置且内埋于边坡本体(1)内部的提升管(9),所述提升管(9)的周侧面与回收模组(6)连通,所述提升管(9)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提料电机(10),所述提升管(9)的内部转动连接有提升轴,所述提料电机(10)的输出轴端与提升轴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土保持型生态护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轴的周侧面固定安装有螺旋提料叶片,所述螺旋提料叶片的周侧面与提升管(9)转动贴合,所述提升管(9)的上部固定连通有回土管(11)。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水土保持型生态护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包括安装于边坡本体(1)内部的外护管(12),所述外护管(12)的内壁转动连接有内轴(13),所述外护管(12)的顶端固定安装有传动电机(14),所述传动电机(14)的输出轴端与内轴(13)固定连接,所述内轴(13)的周侧面且对应每一回收模组(6)的位置均固定安装有与回收模组(6)传动连接的传动锥齿轮(16);所述回收模组(6)包括顶端开口的回收箱(17),所述回收箱(17)内埋于边坡本体(1),所述回收箱(17)的底面固定连通有出土管(18),所述出土管(18)的另一端与提升管(9)固定连通,所述出土管(18)与提升管(9)的连通处固定安装有电磁阀(1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易文
申请(专利权)人: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