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力系统蓄电池组并联用直流电源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中:整流模块的输出端输出直流电至直流母线;电压采样模块VT以及电流采样模块CT采集的电压电流信号传输至控制板,控制板控制变流模块中的MOS管的通断;蓄电池的负极并联与直流母线的负极,蓄电池的正极经充放电部件与直流母线正极连接;监控模块通过电流传感器和电压传感器感应直流母线的信号,监控模块输出信号控制整流模块的启停以及输出电压调节。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将蓄电池组为两组及以上并联设置,可以是不同容量、新旧不同的蓄电池组并联使用,不仅易于扩容,也便于运维,通过设置充放电部件对蓄电池组进行充放电,通过监控模块对装置的电流电压进行监控。监控模块对装置的电流电压进行监控。监控模块对装置的电流电压进行监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力系统蓄电池组并联用直流电源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力电源
,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力系统蓄电池组并联用直流电源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我国的各类发电厂、变电站中,直流电源系统在电力、通信、信息领域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为控制、信号、保护、自动装置以及某些操作执行机构、事故照明等提供稳定的直流电源,为操作系统提供可靠的操作。由于直流电源独立于交流动力电源系统,不受交流电源系统事故的影响,具有安全可靠、运行维护方便等特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0003]目前,变电站的蓄电池组(铅酸电池或镍镉电池)是按照标准DL/T5044进行配备的:220kV及以上等级变电站配备两组蓄电池,接线方式是一段母线并接一组蓄电池,母线之间由开关连接,互为后备电源;一般110kV及以下等级变电站配备一组蓄电池。对于配备一组蓄电池的变电站,在蓄电池核容放电过程中要求接入备用电池组,对运维人员的操作要求和依赖性较高。对于配备两组蓄电池的变电站,两组蓄电池正常运行时应分别独立运行。为了满足在运行中两段母线切换时不中断供电的要求,就会出现两组蓄电池短时直接并联的情况。标准DL/T5044
‑
2014中对于两组电池并联有这样的描述:考虑到定期充、放电试验要求,为了转移直流负荷,对同一电压等级的两组蓄电池,当电压相差不大,即不超过直流电源系统标称电压的2%,且两组蓄电池型号相同、投运时间和运行环境相似时,其老化速度及特性比较接近,短时并联不会对电池组造成伤害。
[0004]随着国网“三型两网、世界一流”新战略的提出,国网公司下发《基建技术(2019)51号》文件,通知要求变电站通用设计对通信能力进行提升,其中通信电源部分,要求220KV及以下变电站由站内一体化电源系统实现,配置更大容量的蓄电池组。另外,电力操作电源系统中的蓄电池组都是独立配备的,一组电池配置一套充电装置,所以设备投运以后,随着运行时间的推移,即便相同型号的两组蓄电池,其老化速度及特性也会出现差异,蓄电池组容量衰减到一定程度后就发挥不了应有的储能作用,需要将其更换为新的蓄电池组。
[0005]为解决蓄电池组扩容和维护操作问题,通过对传统变电站直流电源系统运行方式的分析,提出了一种电力系统蓄电池组并联使用的直流电源装置,从而简化了直流电源系统之间备用切换的流程,方便电池组增容,提高了蓄电池组的利用率,降低了蓄电池的运维成本,保障了电力系统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力系统蓄电池组并联用直流电源装置,通过将蓄电池组为两组及以上并联设置,可以是不同容量、新旧不同的蓄电池组并联使用,不仅易于扩容,也便于运维,通过设置充放电部件对蓄电池组进行充放电,通过监控模块对装置的电流电压进行监控,并通过控制板控制充放电部件的运行;解决了容量不同,新旧不同的两组蓄电池并联使用的问题,能够限制蓄电池组破坏性放电。既大大地方便了装置的蓄电池扩容,
又可便捷地对装置中的蓄电池组进行维护和更换,提高了蓄电池组的利用率,极大地降低了直流电源系统的运维成本;具有结构简单,性价比极高,使其极易于广泛地商业化应用于我国的各类发电厂、变电站中作为控制电源推广使用。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8]本专利技术为一种电力系统蓄电池组并联用直流电源装置,包括整流模块,所述整流模块的输入端与交流电压源连接,所述整流模块的输出端输出直流电至直流母线;充放电部件,所述充点电部件包括变流模块、控制板和电压采样模块VT;所述变流模块由两只MOS管及其反并联的二极管、电流采样模块CT组成;所述电压采样模块VT以及电流采样模块CT采集的电压电流信号传输至控制板,所述控制板控制变流模块中的MOS管的通断;蓄电池组,所述蓄电池组由若干个蓄电池并联组成,所述蓄电池的负极并联与直流母线的负极,所述蓄电池的正极经充放电部件的充电端、放电端与直流母线的正极连接;监控模块,所述监控模块通过电流传感器和电压传感器感应直流母线的电流和电压信号,所述监控模块输出控制信号控制整流模块的启停开关以及输出电压调节;所述监控模块还接收控制板传输的数据,并通过控制板控制蓄电池组的充放电电流大小以及工作模式。
[0009]进一步地,所述整流模块由若干个高频开关电源模块并联组成;所述高频开关电源模块为两台及以上并联连接设置。
[0010]进一步地,所述充放电部件的变流模块为两个及以上并联连接设置,所述变流模块由两个MOS管串联组成。
[0011]进一步地,所述蓄电池组由为两组及以上的蓄电池并联设置构成。
[0012]进一步地,所述监控模块采用微处理器,所述监控模块还通过通信模块将采集的运行参数以及运行状态实时上传至远程监控终端。
[0013]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4]本专利技术通过将蓄电池组为两组及以上并联设置,可以是不同容量、新旧不同的蓄电池组并联使用,不仅易于扩容,也便于运维,通过设置充放电部件对蓄电池组进行充放电,通过监控模块对装置的电流电压进行监控,并通过控制板控制充放电部件的运行;解决了容量不同,新旧不同的两组蓄电池并联使用的问题,能够限制蓄电池组破坏性放电。既大大地方便了装置的蓄电池扩容,又可便捷地对装置中的蓄电池组进行维护和更换,提高了蓄电池组的利用率,极大地降低了直流电源系统的运维成本;具有结构简单,性价比极高,使其极易于广泛地商业化应用于我国的各类发电厂、变电站中作为控制电源推广使用。
[0015]当然,实施本专利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图1为一种电力系统蓄电池组并联用直流电源装置的线路图;
[0018]图2为一种电力系统蓄电池组并联用直流电源装置的系统示意图;
[0019]1‑
整流模块;2
‑
电流传感器;3
‑
电压传感器;4
‑
监控模块;5
‑
充放电模块;51
‑
变流
模块1;52
‑
变流模块2;6
‑
蓄电池组;61
‑
第一蓄电池;62
‑
第二蓄电池;7
‑
直流母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请参阅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为一种电力系统蓄电池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力系统蓄电池组并联用直流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整流模块(1),所述整流模块(1)的输入端与交流电压源连接,所述整流模块(1)的输出端输出直流电至直流母线(7);充放电部件(5),所述充点电部件(5)包括变流模块、控制板和电压采样模块VT;所述变流模块由两只MOS管及其反并联的二极管、电流采样模块CT组成;所述电压采样模块VT以及电流采样模块CT采集的电压电流信号传输至控制板,所述控制板控制变流模块中的MOS管的通断;蓄电池组(6),所述蓄电池组(6)由若干个蓄电池并联组成,所述蓄电池的负极并联与直流母线(7)的负极,所述蓄电池的正极经充放电部件(5)的充电端、放电端与直流母线(7)的正极连接;监控模块(4),所述监控模块(4)通过电流传感器(2)和电压传感器(3)感应直流母线(7)的电流和电压信号,所述监控模块(4)输出控制信号控制整流模块(1)的启停开关以及输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正年,汤海松,范良鹏,闫龙,马传刚,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新力电气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