桡动脉定位辅助装置以及桡动脉穿刺定位辅助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691647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27 19: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桡动脉定位辅助装置和桡动脉穿刺定位辅助系统,桡动脉定位辅助装置包括固定装置,用于固定用户的小臂和手掌,在固定装置形成有开口朝向小臂的凹槽,且凹槽对应于桡动脉穿刺点的位置;凹槽设有顶腕部件,顶腕部件高度可调,且顶腕部件用于上下移动手腕的位置并使得手腕处的桡动脉与水平面呈现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桡动脉定位辅助装置以及桡动脉穿刺定位辅助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桡动脉定位辅助装置以及桡动脉穿刺定位辅助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桡动脉管径较细,也是人体最易痉挛的肌性血管之一,因此桡动脉穿刺极易因为不能刺中血管和反复刺激引起动脉痉挛而导致穿刺失败。穿刺前摸清桡动脉走行,宜选择桡动脉搏动强、走行直的部位穿刺。一般离手腕横纹处越近,桡动脉搏动越强,容易触及,但此处桡动脉有时走行迂曲且细小分支较多,较难穿刺。常规手段用食指去触摸,同时上下移动感受搏动最明显的位置,向近心端移动确定穿刺方向,然后在动脉的正上方下针。初学者常因定位不准、进针角度方向的差异而导致穿刺失败。穿刺不好还会导致置管失败、迂曲痉挛和血栓等问题。
[0003]目前临床上基本是依照经验确定穿刺和穿刺角度,对于初学者来说难度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桡动脉定位辅助装置,其通过顶腕部件调节手腕的位置,使得手腕处的桡动脉与水平面呈设定角度,使桡动脉更好的舒展、更加清晰,便于操作者更好观察血管的迂曲情况,降低操作难度,提高穿刺定位的成功率。
[0005]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桡动脉穿刺定位辅助系统。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桡动脉定位辅助装置,包括:
[0007]固定装置,用于固定用户的小臂和手掌,在所述固定装置形成有开口朝向小臂的凹槽,且所述凹槽对应于桡动脉穿刺点的位置;所述凹槽设有顶腕部件,所述顶腕部件高度可调,且所述顶腕部件用于上下移动手腕的位置并使得手腕处的桡动脉与水平面呈现0
°‑
60
°
的角度。
[0008]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桡动脉定位辅助装置,当用户将小臂和手掌放置于固定装置,其顶腕部件可以运动并使得手腕处的桡动脉与水平面呈现设定角度,使桡动脉更好的舒展和清晰,便于操作者更好观察血管的迂曲情况,提高穿刺的成功率,并使得该桡动脉定位辅助装置可以更好的适用于不同的用户的手臂,使它们手臂的桡动脉都尽可能地处于绷直状态,适用性强,操作难度低。
[000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顶腕部件包括呈弧形板状的顶腕部和呈柱状的伸缩部,所述顶腕部与手腕外形相吻合,所述顶腕部的下表面与所述伸缩部的顶端连接,所述伸缩部的底端安装于所述凹槽底面上。
[001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桡动脉定位辅助装置还包括柔性抓,所述柔性抓连接于所述顶腕部,所述柔性抓具有开启状态和闭合状态;
[0011]在所述开启状态,所述柔性抓位于用户手臂的一侧;
[0012]在所述闭合状态,所述柔性抓形成有用户手臂的第一束缚空间,且所述柔性抓适
于按压用户的桡动脉主干。
[001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固定装置包括与小臂弧度相吻合的臂板、与手背弧度相吻合的手板、第一固定带和第二固定带;所述第一固定带连接所述臂板,且用于将用户的小臂绑定于所述臂板;所述第二固定带连接于所述手板,且用于将用户的手掌绑定于所述手板。
[001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固定装置包括第一支撑座、第二支撑座和连接座,所述第一支撑座设置有所述臂板,所述第二支撑座设置有所述手板,所述连接座连接所述第一支撑座和所述第二支撑座,所述凹槽位于所述连接座的上方。
[001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固定装置与所述第一固定带之间形成用户小臂的束缚空间,所述第一固定带为气囊绑带,所述气囊绑带适用于按压用户的桡动脉。
[001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固定装置的上表面设置有柔性垫层。
[0017]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实施例的桡动脉穿刺定位辅助系统,包括上述桡动脉定位辅助装置,还包括:
[0018]定位部件,用于安装穿刺针,所述定位部件用于带动所述穿刺针调节穿刺角度,且推送所述穿刺针的尖端从所述穿刺点进入桡动脉。
[0019]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桡动脉穿刺定位辅助系统,由于其包括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桡动脉定位辅助装置,因此具有上述桡动脉定位辅助装置所具有的所有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002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定位部件包括导杆和连接所述导杆的抓夹部,所述抓夹部设置有置零平面端,所述置零平面端的初始位置平行于穿刺点对应皮肤表面;
[0021]所述桡动脉穿刺定位辅助系统还包括:
[0022]角度测量部件,用于检测所述置零平面端的当前位置相对所述置零平面端的初始位置的转动角度。
[002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桡动脉穿刺定位辅助系统还包括:
[0024]控制器,基于置零信号控制所述置零平面端运动至所述初始位置,基于锁定信号限定所述置零平面端的转动,且基于解锁信号解除所述置零平面端的转动限制。
[002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
[0026]显示屏,连接所述角度测量部件,用于显示所述穿刺角度。
[002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桡动脉穿刺定位辅助系统还包括:
[0028]超声检测探头,用于检测用户的桡动脉的位置、粗细、距离皮肤的距离、走形、是否有迂曲痉挛和血栓中的至少其中一个,以确定所述穿刺点。
[0029]除了上面所描述的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构成的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以及有这些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所带来的优点之外,本专利技术的其他技术特征及这些技术特征带来的优点,将结合附图作出进一步说明,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3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
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1]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桡动脉穿刺定位辅助系统的使用状态示意图之一;
[0032]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桡动脉穿刺定位辅助系统的使用状态示意图之二;
[0033]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桡动脉穿刺定位辅助系统的使用状态示意图之三;
[0034]图4是图3的桡动脉穿刺定位辅助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35]附图标记:
[0036]100、固定装置;110、凹槽;1110、顶腕部件;1111、顶腕部;1112、伸缩部;1113、柔性抓;1114、第一束缚空间;120、第一支撑座;121、臂板;130、第二支撑座;131、手板;140、连接座;
[0037]200、固定带;210、第二束缚空间;220、第三束缚空间;
[0038]300、柔性垫层;
[0039]400、超声检测探头;420、显示屏;
[0040]500、定位部件;501、置零平面端;502、抓夹部;503、导杆;510、穿刺针。
具体实施方式
[0041]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中的技术方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桡动脉定位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装置(100),用于固定用户的小臂和手掌,在所述固定装置形成有开口朝向小臂的凹槽(110),且所述凹槽(110)对应于桡动脉穿刺点的位置;所述凹槽(110)设有顶腕部件(1110),所述顶腕部件(1110)高度可调,且所述顶腕部件(1110)用于上下移动手腕的位置并使得手腕处的桡动脉与水平面呈现0
°‑
60
°
的角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桡动脉定位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腕部件(1110)包括呈弧形板状的顶腕部(1111)和呈柱状的伸缩部(1112),所述顶腕部(1111)与手腕外形相吻合,所述顶腕部(1111)的下表面与所述伸缩部(1112)的顶端连接,所述伸缩部(1112)的底端安装于所述凹槽(110)底面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桡动脉定位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桡动脉定位辅助装置还包括柔性抓(1113),所述柔性抓(1113)连接于所述顶腕部(1111),所述柔性抓(1113)具有开启状态和闭合状态;在所述开启状态,所述柔性抓(1113)位于用户手臂的一侧;在所述闭合状态,所述柔性抓(1113)形成有用户手臂的第一束缚空间(1114),且所述柔性抓(1113)适于按压用户的桡动脉主干。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桡动脉定位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包括与小臂弧度相吻合的臂板(121)、与手背弧度相吻合的手板(131)、第一固定带和第二固定带;所述第一固定带连接所述臂板(121),且用于将用户的小臂绑定于所述臂板(121);所述第二固定带连接于所述手板(131),且用于将用户的手掌绑定于所述手板(131)。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桡动脉定位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100)包括第一支撑座(120)、第二支撑座(130)和连接座(140),所述第一支撑座(120)设置有所述臂板(121),所述第二支撑座(130)设置有所述手板(131),所述连接座(140)连接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韦康桃郑祥瑞黄欣刘朝生许寿贤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博迈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