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双倾斜校正器及双变形镜的白天自适应光学成像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白天工作的高分辨成像望远镜,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双倾斜校正器及双变形镜的白天自适应光学成像系统。
技术介绍
[0002]自适应光学技术是70年代才发展起的新技术,是通过探测大气湍流对波前扰动造成的畸变进而对观测目标进行补偿矫正,被广泛运用于地基望远镜系统中。当前大多数地基望远镜仅工作在夜间或晨昏线附近,望远镜的工作时段有限,严重影响可望远镜的工作效率。中国专利“一种适合于白天工作的高分辨力成像自适应光学望远镜”,公开号为CN1908722A,以及中国专利“一种适用于白天观测的全波段高分辨力成像光学望远镜”,公开号为CN106019562A均将白天自适应光学系统运用于地基望远镜系统中,从而获得目标的高分辨图像。但这两个专利申请均只能对哈特曼子孔径光斑的整体倾斜进行校正,无法对光瞳的倾斜进行实时校正。光瞳的位置偏移会对自适应光学系统的闭环效果产生影响,目前只能设法通过光学系统的装调来弥补这一问题。此外,两个专利申请均只采用了一个变形镜,导致系统的校正能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双倾斜校正器及双变形镜的白天自适应光学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平面镜(1)、第一倾斜校正器(2)、第二平面镜(3)、第一分光镜(4)、精跟踪探测器(5)、第一倾斜校正器(6)、第一变形镜(7)、第二变形镜(8)、第二分光镜(9)、中长波红外探测器(10)、第三分光镜(11)、短波红外探测器(12)和哈特曼传感器(13),其中,从外进入的目标光线经过第一平面镜(1)到达第一倾斜校正器(2)发生反射,再经过第二平面镜(3)到达第一分光镜(4)进行分光,一束光线透射进入精跟踪探测器(5),另一束光线反射后经第二倾斜校正器(6)、第一变形镜(7)、第二变形镜(8)、到达第二分光镜(9)后再次分光,中长波红外光线透射进入中长波红外探测器(10)进行成像,其余光线反射后到达第三分光镜(11)再次进行分光,短波红外光线透射进入短波红外探测器(12)进行成像,其余光线反射后进入哈特曼传感器(13)对大气湍流造成的波前误差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凌霄,魏凯,张雨东,张学军,郭友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