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深度相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691578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27 19: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深度相机,深度相机包括相机支架、激光发射模组、采集模组及驱动组件。激光发射模组安装在相机支架上,用于发射激光;采集模组安装在相机支架上且位于激光发射模组的一侧,用于采集反射回的激光;其中,激光发射模组和/或采集模组与相机支架活动连接;驱动组件安装在相机支架上,并与激光发射模组或采集模组连接,用于驱动激光发射模组或采集模组相对相机支架移动,以调节激光发射模组与采集模组之间的基线距离。本申请的深度相机,驱动组件与激光发射模组或采集模组连接,并能调节激光发射模组与采集模组之间的基线距离,使得深度相机调焦方便,另外拓展了深度相机的测量范围,可以满足不同场景的深度测量要求。要求。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深度相机


[0001]本技术属于相机
,尤其涉及一种深度相机。

技术介绍

[0002]深度相机通常包括激光发射模组和采集模组,激光发射模组用于朝物体发射激光,采集模组用于接收物体反射回的激光。其中改变激光发射模组与采集模组之间的基线可改变深度相机的焦距。在实验过程中,对深度相机调焦是一件麻烦的事,目前大多数都是通过更换零部件进行调焦,其调节非常麻烦,需要不断打样组装更换。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至少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深度相机,提升相机调焦的便利度。
[0004]一种深度相机,包括:相机支架、激光发射模组、采集模组以及驱动组件。激光发射模组,安装在相机支架上,用于发射激光;采集模组,安装在相机支架上且位于激光发射模组的一侧,用于接收反射的激光;其中,激光发射模组和/或采集模组与相机支架活动连接;驱动组件,安装在相机支架上,并与激光发射模组和/或采集模组连接,用于驱动激光发射模组或采集模组相对相机支架移动,以调节激光发射模组与采集模组之间的基线距离。
>[0005]在一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深度相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相机支架;激光发射模组,安装在所述相机支架上,用于发射激光;采集模组,安装在所述相机支架上且位于所述激光发射模组的一侧,用于采集反射回的所述激光;其中,所述激光发射模组和/或所述采集模组与所述相机支架活动连接;驱动组件,安装在所述相机支架上,并与所述激光发射模组和/或所述采集模组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激光发射模组和/或所述采集模组相对所述相机支架移动,以调节所述激光发射模组与所述采集模组之间的基线距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度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相机支架包括连接的第一子支架和第二子支架,所述第一子支架与所述第二子支架为分体结构或所述第一子支架与所述第二子支架为一体结构;所述采集模组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子支架,所述激光发射模组活动安装于所述第二子支架,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激光发射模组连接;或,所述采集模组活动安装于所述第一子支架,所述激光发射模组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二子支架,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采集模组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深度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支架形成有第一安装槽与所述第一安装槽相通的第二安装槽,所述采集模组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子支架,所述采集模组包括:第一电路板,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槽内;镜筒,安装于所述第一电路板,且所述镜筒的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安装槽内,另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二安装槽内;感光芯片,安装于所述第一电路板,并位于所述镜筒内;镜头,安装于所述镜筒,且位于所述感光芯片上方。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深度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支架的侧壁形成有第一缺口,部分所述第一电路板从所述第一缺口伸出所述第一子支架。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深度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发射模组包括滑动件与激光发射组件,所述滑动件与所述第二子支架滑动连接,所述激光发射组件固定安装于所述滑动件,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滑动件连接,并能驱动所述滑动件相对所述第二子支架滑动。6.根据权利要求5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运云汤建华蒋勋
申请(专利权)人:奥比中光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