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立柱辅助拆除转运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691412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27 19: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混凝土立柱辅助拆除转运工装,包括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第一支撑件包括第一支撑部和第一弯折部,第一弯折部固设于第一支撑部的一端,第一支撑部的另一端设置有上企口,第一支撑部以及上企口的底面均与第一弯折部成夹角设置,上企口的底面上设置有限位凸起,限位凸起的延伸方向与第一支撑部的轴线垂直设置。第二支撑件包括第二支撑部和第二弯折部,第二弯折部固设于第二支撑部的一端,第二支撑部的另一端设置有用于与上企口配合的下企口,第二支撑部以及下企口的底面均与第二弯折部成夹角设置,下企口的底面上设置有与限位凸起配合的限位凹槽。的限位凹槽。的限位凹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混凝土立柱辅助拆除转运工装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尤其涉及一种混凝土立柱辅助拆除转运工装。

技术介绍

[0002]在当前的建筑行业中,城市开发项目越来越多,受场地限制,深基坑内支撑支护技术在全面推广,随即而来的是内支撑混凝土立柱桩拆除难题,目前运用较多的内支撑拆除技术为绳锯切割法,因混凝土立柱桩外形为圆柱体,混凝土立柱桩切割时难固定,易失稳倒塌,转运时难固定等多种问题。
[0003]因此,亟需一种混凝土立柱辅助拆除转运工装,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凝土立柱辅助拆除转运工装,在混凝土立柱的切割和转运过程中,便于混凝土立柱的支撑和固定。
[0005]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混凝土立柱辅助拆除转运工装,用于辅助混凝土立柱的拆除和转运,包括:
[0007]第一支撑件,其包括第一支撑部和第一弯折部,所述第一弯折部固设于所述第一支撑部的一端,所述第一支撑部的另一端设置有上企口,所述第一支撑部以及所述上企口的底面均与所述第一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混凝土立柱辅助拆除转运工装,用于辅助混凝土立柱(100)的拆除和转运,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撑件(1),其包括第一支撑部(11)和第一弯折部(12),所述第一弯折部(12)固设于所述第一支撑部(11)的一端,所述第一支撑部(11)的另一端设置有上企口(111),所述第一支撑部(11)以及所述上企口(111)的底面均与所述第一弯折部(12)成夹角设置,所述上企口(111)的底面上设置有限位凸起(112),所述限位凸起(112)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支撑部(11)的轴线垂直设置;第二支撑件(2),其包括第二支撑部(21)和第二弯折部(22),所述第二弯折部(22)固设于所述第二支撑部(21)的一端,所述第二支撑部(21)的另一端设置有用于与所述上企口(111)配合的下企口(211),所述第二支撑部(21)以及所述下企口(211)的底面均与所述第二弯折部(22)成夹角设置,所述下企口(211)的底面上设置有与所述限位凸起(112)配合的限位凹槽(212),所述上企口(111)与所述下企口(211)拼接后,所述限位凸起(112)卡接于所述限位凹槽(212)内,所述第一弯折部(12)与所述第二弯折部(22)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混凝土立柱(100)的直径,且所述第一弯折部(12)与所述第二弯折部(22)朝向所述第一支撑部(11)以及所述第二支撑部(21)的同一侧弯折。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立柱辅助拆除转运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弯折部(12)与所述第一支撑部(11)垂直设置,所述第二弯折部(22)与所述第二支撑部(21)垂直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立柱辅助拆除转运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企口(111)的底面与所述第一弯折部(12)垂直设置,且所述下企口(211)的底面与所述第二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慧豪龙绍章王一霏唐昆华吴涛郑贞艺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华西企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