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充电补充功能的VR数据线,涉及数据线技术领域。它包含电脑连接端口、主数据传输线、设备连接端口,电脑连接端口、设备连接端口通过主数据传输线相连接,所述电脑连接端口PCB板上连接有充电线,充电线另一端连接有充电端口,电脑连接端口上设置有二极管,设备连接端口的PCB板上设置有IC元件。在主数据线输入端设置了单独的供电端口,并在数据传输端口上设置了二极管,充电时起到正向导通反向截止的作用,且在TYP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充电补充功能的VR数据线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带充电补充功能的VR数据线,涉及数据线
技术介绍
[0002]数据线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线材,人们通过数据对传输数据或对电子设备进行充电,不同规格不同方案的数据线能够起到不同的数据传输也充电效果,因而人们需根据个人需求使用相应的数据线。
[0003]在一些VR设备在使用时,需要通过数据线与电脑连接,通过电脑将数据传输至VR设备中,同时,数据线还起到对VR设备供电的作用,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通过电脑对设备供电时,如设备不带电池,则可正常使用,如设备自带电池,设备与电脑数据交互过程中耗电量过大,难以实现数据交互过程中对电池进行快速充电,电池电量耗完后将无法使用,需进行充电才能继续使用,普通数据线较难满足不同使用设备的使用需求,影响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或者不足,提供一种带充电补充功能的VR数据线,在主数据线输入端设置了单独的供电端口,并在数据传输端口上设置了二极管,充电时起到正向导通反向截止的作用,且在TYPE
‑
C输出端口上设置了IC元件,能够对电子设备进行快速充电,极大的提升了VR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的供电稳定性,给使用者带来更好的使用体验。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是:它包含电脑连接端口101、主数据传输线102、设备连接端口105,电脑连接端口101、设备连接端口105通过主数据传输线102相连接,所述电脑连接端口101PCB板上连接有充电线104,充电线104另一端连接有充电端口103,电脑连接端口101上设置有二极管106,设备连接端口105的PCB板上设置有IC元件。
[0006]进一步的,所述的电脑连接端口101设置有USB公接口。
[0007]进一步的,所述的二极管106设置于电脑连接端口101的PCB板正极端上且与设备连接端口105的PCB板正极端电性连接。
[0008]进一步的,所述的充电端口103设置有USB公接口。
[0009]进一步的,所述的设备连接端口105设置有TPYE
‑
C接口。
[0010]进一步的,所述的充电端口103供电端正极与电脑连接端口101正极端相连接,其连接点位于二极管106后端。
[001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有益效果为:在主数据线输入端设置了单独的供电端口,并在数据传输端口上设置了二极管,充电时起到正向导通反向截止的作用,且在TYPE
‑
C输出端口上设置了IC元件,能够对电子设备进行快速充电,极大的提升了VR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的供电稳定性,给使用者带来更好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001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3]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本技术中电脑连接端口101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5]图3是图2的另一角度视图;
[0016]图4是图2的侧视图;
[0017]图5是本技术中充电端口103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6是本技术中设备连接端口105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9]图7是图5的另一角度视图;
[0020]图8是本技术中设备连接端口105的TPYE
‑
C接口结构示意图;
[0021]图9是本技术的接线图;
[0022]图10是本技术中设备连接端口105的TYPE
‑
C PCB线路图。
[0023]附图标记说明:电脑连接端口101、主数据传输线102、充电端口103、充电线104、设备连接端口105、二极管106。
具体实施方式
[0024]参看图1
‑
图10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电脑连接端口101、主数据传输线102、设备连接端口105,电脑连接端口101、设备连接端口105通过主数据传输线102相连接,所述电脑连接端口101PCB板上连接有充电线104,充电线104另一端连接有充电端口103,作为更具体的说明,传统的VR数据线为单线结构,通过电脑端为设备所提供电流多为0.5A,无法正常的为带有充电电池的VR设备进行正常供电,其电池会持续耗电,当电量耗尽后则需充电后才能继续使用,因而本实施方式中设置了充电端口103,作为VR设备的额外供电端进行补电,所述的充电端口103设置有USB公接口,且为USB3.0接口,其正负极接线端与电脑连接端口101上正负极接线端1、4匹配连接,当使用的VR设备为自带充电电池类型,即可将充电端口103连接上电源适配器对VR设备进行供电及充电;
[0025]电脑连接端口101上设置有二极管106,参看图3所示,二极管106设置于电脑连接端口101的PCB板正极端上且与设备连接端口105的PCB板正极端电性连接,充电时二极管起到正向导通反向截止的作用,有效确保了供电及充电的稳定性;
[0026]设备连接端口105的PCB板上设置有IC元件,参看图4所示,通过设置IC元件能够对电子设备进行快速充电,极大的提升了VR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的供电稳定性,给使用者带来更好的使用体验。
[0027]作为更具体的说明,所述的电脑连接端口101设置有USB公接口,能够方便的与电脑端USB母接口相连接,且USB公接口为USB3.0接口。
[0028]作为更具体的说明,所述的设备连接端口105设置有TPYE
‑
C接口,数据传输与充电效率更高。
[0029]作为更具体的说明,所述的充电端口103供电端正极与电脑连接端口101正极端相
连接,其连接点位于二极管106后端,如图9所示,充电端口103与电脑连接端口101的连接点设置于二极管106不会与电脑连接端口101产生干涉,影响其充电效果,确保正常快速的充电。
[0030]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当所连接的VR设备不带充电电池时无需使用充电端口103进行供电,只需将电脑连接端口101与电脑连接使用即可,当所连接VR设备自带充电电池时,则需要将充电端口103与电源适配器相连接提供额外电流,不使用充电端口103补电时,电脑所提供电流为0.5A,使用充电端口103连接适配器补电时,其电流为1A,能够与任意VR设备相匹配使用,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在充电过程中,二极管106起到正向导通反向截止的作用,有效的确保适配器通过充电端口103对VR设备进行补电与充电,且设备连接端口105的PCB板上设置有IC元件,能够确保数据交互过程对电池进行快速充电。
[0031]以上所述,仅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充电补充功能的VR数据线,其特征在于:它包含电脑连接端口(101)、主数据传输线(102)、设备连接端口(105),电脑连接端口(101)、设备连接端口(105)通过主数据传输线(102)相连接,所述电脑连接端口(101)PCB板上连接有充电线(104),充电线(104)另一端连接有充电端口(103),电脑连接端口(101)上设置有二极管(106),设备连接端口(105)的PCB板上设置有IC元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充电补充功能的VR数据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脑连接端口(101)设置有USB公接口。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充电补充功能的VR数据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亚涛,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梦为马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