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幼儿雾化治疗面罩及治疗装置,其中,该幼儿雾化治疗面罩包括:功能罩体,功能罩体上设置有连接器,内部滑动设置有调节板,调节板上设置有输送孔和喷雾孔;与功能罩体可拆卸连接的贴合罩体,贴合罩体的内部可拆卸设置有吮吸件,吮吸件的内部设置有送药孔,送药孔与连接器和设置在吮吸件上的吮吸头位置对应。本发明专利技术在使用时改变调节板的位置调节输送孔、喷雾孔与连接器的对应关系,在连接器与输送孔对应时,药物经过输送孔送入吮吸件中,幼儿通过吮吸头吸入药雾,鼻孔呼吸,在连接器与喷雾孔对应时,喷雾孔将药雾喷洒向幼儿鼻孔,幼儿通过嘴部呼吸,本发明专利技术调节方便,可作为氧气罩快速替换,满足重症幼儿的治疗需求。满足重症幼儿的治疗需求。满足重症幼儿的治疗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幼儿雾化治疗面罩及治疗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气化治疗
,尤其涉及一种幼儿雾化治疗面罩及治疗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雾化器是将试液雾化的器械,在医疗领域,通过雾化器进行雾化吸入治疗是呼吸系统疾病治疗方法中的一种重要且有效的治疗方法,采用雾化器将药液雾化成微小颗粒,药物通过呼吸吸入的方式进入呼吸道和肺部进行沉积,从而达到无痛、迅速有效的治疗目的。
[0003]在现有技术中,对重症幼儿病患进行雾化治疗时,由于其自身心肺功能不佳,因此不宜采用口鼻同时释放雾化药物的方式进行治疗,在现有技术CN111632236A
‑
一种广适性的医用雾化器面罩中,提供了一种适用于不同脸型的雾化器面罩,但此种现有技术产生的药雾是同时经过口鼻进行吸入的,可见现有技术缺乏一种针对口或鼻的气化治疗装置,以供重症幼儿病患在吸入药雾的同时能够缓和呼吸。
[0004]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医用雾化面罩采用口鼻同时吸入药雾的设计结构,不适用于心肺功能不佳的重症幼儿病患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幼儿雾化治疗面罩及治疗装置。
[0006]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7]一种幼儿雾化治疗面罩,其中,所述幼儿雾化治疗面罩包括:
[0008]功能罩体,所述功能罩体上贯通设置有连接器,所述功能罩体的内部滑动设置有调节板,所述调节板上设置有与所述连接器位置对应的输送孔和喷雾孔,所述输送孔和所述喷雾孔的形状与所述连接器的端口形状对应;
[0009]贴合罩体,所述贴合罩体与所述功能罩体可拆卸连接,所述贴合罩体的内部可拆卸设置有吮吸件,所述吮吸件的内部设置有送药孔,所述送药孔的一端与所述连接器的位置对应,另一端与设置在所述吮吸件上的吮吸头位置对应。
[0010]所述的幼儿雾化治疗面罩,其中,所述调节板上朝向所述连接器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杆,所述功能罩体上镂空设置有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所述第一调节杆贯穿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一导轨上,所述第二调节杆贯穿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二导轨上。
[0011]所述的幼儿雾化治疗面罩,其中,所述功能罩体上还设置有承接件,所述承接件固定设置在所述功能罩体上对应调节板背离所述连接器的一侧,所述调节板与所述承接件贴合的一侧抵接滑动连接;
[0012]所述承接件上设置有承接孔,所述承接孔设置的位置与所述连接器的端口位置对应。
[0013]所述的幼儿雾化治疗面罩,其中,所述承接件的宽度尺寸大于所述调节板的宽度尺寸,所述承接件上对应所述调节板一侧边的位置设置有第一限位板,所述承接件上对应
所述调节板相对另一侧边的位置设置有第二限位板;
[0014]所述承接件上与所述调节板贴合的一侧设置有阻尼片。
[0015]所述的幼儿雾化治疗面罩,其中,所述喷雾孔包括朝向所述连接器一侧的第一孔端和背离所述连接器一侧的第二孔端,所述第二孔端的中心线与所述第一孔端的中心线不在同一直线上,所述第二孔端与所述第一孔端贯通设置。
[0016]所述的幼儿雾化治疗面罩,其中,所述贴合罩体上设置有卡合槽,所述吮吸件上设置有安装卡榫,所述安装卡榫可拆卸插板设置在所述卡合槽内;
[0017]所述吮吸头上设置有若干喷孔;
[0018]所述吮吸头为弹性吮吸头。
[0019]所述的幼儿雾化治疗面罩,其中,所述功能罩体上设置有排气件,所述排气件包括嵌合设置在所述功能罩体上的第一排气盘,所述第一排气盘上设置有若干镂空部;
[0020]所述排气件还包括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一排气盘上的第二排气盘,所述第二排气盘上设置有若干排气孔。
[0021]所述的幼儿雾化治疗面罩,其中,所述贴合罩体上背离所述功能罩体的一侧设置有接触件,所述接触件环周固定设置在所述接触罩体上,所述接触件为弹性件;
[0022]所述功能罩体上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用于安装绑扎绳。
[0023]所述的幼儿雾化治疗面罩,其中,所述功能罩体上朝向所述贴合罩体的一侧环周设置有若干装配槽,所述贴合罩体上对应所述功能罩体上的一侧环周设置有若干装配卡榫,若干所述装配槽与若干所述装配卡榫的位置一一对应,所述装配卡榫与所述装配槽可拆卸连接。
[0024]一种治疗装置,其中,所述治疗装置包括上述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幼儿雾化治疗面罩。
[002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在实际使用时通过改变调节板的位置调节输送孔、喷雾孔与连接器之间的对应关系,在连接器与输送孔对应时,药物经过输送孔送入吮吸件中,幼儿可通过吮吸头吸入药雾,鼻孔呼吸,在连接器与喷雾孔对应时,喷雾孔将药雾喷洒至幼儿鼻孔位置,此时幼儿可通过嘴部呼吸,本专利技术调节方便,还可作为氧气罩快速替换,有效满足重症幼儿的治疗需求。
附图说明
[0026]图1是本专利技术幼儿雾化治疗面罩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7]图2是本专利技术幼儿雾化治疗面罩的结构爆炸图;
[0028]图3是本专利技术幼儿雾化治疗面罩的调节板结构示意图;
[0029]图4是本专利技术幼儿雾化治疗面罩的承接件结构示意图;
[0030]图5是本专利技术幼儿雾化治疗面罩的吮吸件结构示意图;
[0031]图6是本专利技术幼儿雾化治疗面罩的第一状态剖视图;
[0032]图7是本专利技术幼儿雾化治疗面罩的第二状态剖视图;
[0033]图8是本专利技术幼儿雾化治疗面罩中排气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4]在图1至图8中:100、功能罩体;111、第一导轨;112、第二导轨;130、排气件;131、第一排气盘;132、第二排气盘;133、镂空部;134、排气孔;140、连接板;150、装配槽;200、贴合
罩体;210、卡合槽;220、接触件;230、装配卡榫;300、连接器;400、调节板;410、输送孔;420、喷雾孔;421、第一孔端;422、第二孔端;431、第一调节杆;432、第二调节杆;500、承接件;510、承接孔;521、第一限位板;522、第二限位板;530、阻尼片;600、吮吸件;610、送药孔;620、吮吸头;621、喷孔;630、安装卡榫。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36]需要说明,若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则所述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所述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所述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0037]另外,若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所述“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幼儿雾化治疗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幼儿雾化治疗面罩包括:功能罩体,所述功能罩体上贯通设置有连接器,所述功能罩体的内部滑动设置有调节板,所述调节板上设置有与所述连接器位置对应的输送孔和喷雾孔,所述输送孔和所述喷雾孔的形状与所述连接器的端口形状对应;贴合罩体,所述贴合罩体与所述功能罩体可拆卸连接,所述贴合罩体的内部可拆卸设置有吮吸件,所述吮吸件的内部设置有送药孔,所述送药孔的一端与所述连接器的位置对应,另一端与设置在所述吮吸件上的吮吸头位置对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幼儿雾化治疗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板上朝向所述连接器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杆,所述功能罩体上镂空设置有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所述第一调节杆贯穿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一导轨上,所述第二调节杆贯穿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二导轨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幼儿雾化治疗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罩体上还设置有承接件,所述承接件固定设置在所述功能罩体上对应调节板背离所述连接器的一侧,所述调节板与所述承接件贴合的一侧抵接滑动连接;所述承接件上设置有承接孔,所述承接孔设置的位置与所述连接器的端口位置对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幼儿雾化治疗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接件的宽度尺寸大于所述调节板的宽度尺寸,所述承接件上对应所述调节板一侧边的位置设置有第一限位板,所述承接件上对应所述调节板相对另一侧边的位置设置有第二限位板;所述承接件上与所述调节板贴合的一侧设置有阻尼片。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幼儿雾化治疗面罩,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春丽,叶辉,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宝安区妇幼保健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