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数据处理的沉降分析方法及设备。所述方法包括:步骤1,剔除其余变量干扰,分析由隧道下穿产生的作用;步骤2,提取监测数据中由待研究变量作用单独产生的沉降分量;步骤3,将监测数据在时空维度上进行联合分析。本发明专利技术不需对所有影响因素逐个分析,只需通过将施加所研究变量前后测点的数据分别进行结构化分类,可以精确地对所研究变量产生的作用效果进行单独分析,提高了监测数据的利用价值。的利用价值。的利用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数据处理的沉降分析方法及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工程监测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数据处理的沉降分析方法及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在地铁下穿隧道施工的过程中,会引发地面的沉降,地面沉降会直接影响到后期列车运行的安全性。对地面沉降值进行监测,可以有效地对地铁隧道及列车运行进行安全预警。但由于监测数据值不能表征地面沉降产生的原因,故需要对沉降监测值进一步分析。但相关的沉降分析方法中,未将监测数据在时空维度上进行联合分析,使得数据分析的准确性降低,无法最大程度上利用监测数据值。因此,开发一种基于数据处理的沉降分析方法及设备,可以有效克服上述相关技术中的缺陷,就成为业界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数据处理的沉降分析方法及设备。
[0004]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数据处理的沉降分析方法,包括:步骤1,剔除其余变量干扰,分析由隧道下穿产生的作用;步骤2,提取监测数据中由待研究变量作用单独产生的沉降分量;步骤3,将监测数据在时空维度上进行联合分析。
[0005]在上述方法实施例内容的基础上,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基于数据处理的沉降分析方法,步骤1具体包括:对预处理的监测数据进行分装,将隧道未下穿时的监测数据作为参照组,当同一测点在外部环境特征相同,仅有隧道下穿变量时,将隧道下穿变量与所述参照组进行捆绑,分析仅由隧道下穿产生的作用效果。
[0006]在上述方法实施例内容的基础上,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基于数据处理的沉降分析方法,步骤2具体包括:将捆绑后的隧道下穿变量与所述参照组求差值,得到隧道下穿因素单独作用产生的沉降分量差值。
[0007]在上述方法实施例内容的基础上,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基于数据处理的沉降分析方法,步骤3具体包括:所述沉降量分量差值为单独测点在时长维度上的沉降变化值,将多个独立测点进行连接,在空间维度上进行联合分析,通过可视化操作研究多个测点的沉降变化规律。
[0008]在上述方法实施例内容的基础上,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基于数据处理的沉降分析方法,对所述监测数据进行预处理包括:采用python语言剔除监测数据的噪点,包括:对缺失值进行查询、删除和填充,并对重复值和异常值进行检测。
[0009]在上述方法实施例内容的基础上,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基于数据处理的沉降分析方法,在对所述监测数据进行预处理之前,还包括:将静力水准仪采集的数据上传到云平台数据库中,云平台数据库中表的结构为测点编号、采集时长、外部环境特征、隧道是否下穿及监测数据值。
[0010]在上述方法实施例内容的基础上,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基于数据处理的沉降分析方法,。
[0011]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数据处理的沉降分析装置,包括:第一主模块,用于实现步骤1,剔除其余变量干扰,分析由隧道下穿产生的作用;第二主模块,用于实现步骤2,提取监测数据中由待研究变量作用单独产生的沉降分量;第三主模块,用于实现步骤3,将监测数据在时空维度上进行联合分析。
[0012]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0013]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
[0014]与处理器通信连接的至少一个存储器,其中:
[0015]存储器存储有可被处理器执行的程序指令,处理器调用程序指令能够执行第一方面的各种实现方式中任一种实现方式所提供的基于数据处理的沉降分析方法。
[0016]第四方面,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计算机指令,计算机指令使计算机执行第一方面的各种实现方式中任一种实现方式所提供的基于数据处理的沉降分析方法。
[0017]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基于数据处理的沉降分析方法及设备,不需对所有影响因素逐个分析,只需通过将施加所研究变量前后测点的数据分别进行结构化分类,可以精确地对所研究变量产生的作用效果进行单独分析,提高了监测数据的利用价值。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一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基于数据处理的沉降分析方法流程图;
[0020]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基于数据处理的沉降分析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实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另外,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各个实施例或单个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结合,以形成可行的技术方案,这种结合不受步骤先后次序和/或结构组成模式的约束,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专利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0023]提供一种基于数据处理的沉降分析方法,由分析结果可比较研究隧道下穿时不同地质条件、施工形式、施工深度等条件下对沉降程度的影响,进而为后续隧道施工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减少后续施工的研究成本,提高后续施工的工作效率。基于这种思想,本专利技术实
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数据处理的沉降分析方法,参见图1,该方法包括:步骤1,剔除其余变量干扰,分析由隧道下穿产生的作用;步骤2,提取监测数据中由待研究变量作用单独产生的沉降分量;步骤3,将监测数据在时空维度上进行联合分析。
[0024]基于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内容,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基于数据处理的沉降分析方法,步骤1具体包括:对预处理的监测数据进行分装,将隧道未下穿时的监测数据作为参照组,当同一测点在外部环境特征相同,仅有隧道下穿变量时,将隧道下穿变量与所述参照组进行捆绑,分析仅由隧道下穿产生的作用效果。
[0025]基于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内容,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基于数据处理的沉降分析方法,步骤2具体包括:将捆绑后的隧道下穿变量与所述参照组求差值,得到隧道下穿因素单独作用产生的沉降分量差值。
[0026]基于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内容,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基于数据处理的沉降分析方法,步骤3具体包括:所述沉降量分量差值为单独测点在时长维度上的沉降变化值,将多个独立测点进行连接,在空间维度上进行联合分析,通过可视化操作研究多个测点的沉降变化规律。
[0027]基于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内容,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数据处理的沉降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1,剔除其余变量干扰,分析由隧道下穿产生的作用;步骤2,提取监测数据中由待研究变量作用单独产生的沉降分量;步骤3,将监测数据在时空维度上进行联合分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数据处理的沉降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具体包括:对预处理的监测数据进行分装,将隧道未下穿时的监测数据作为参照组,当同一测点在外部环境特征相同,仅有隧道下穿变量时,将隧道下穿变量与所述参照组进行捆绑,分析仅由隧道下穿产生的作用效果。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数据处理的沉降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具体包括:将捆绑后的隧道下穿变量与所述参照组求差值,得到隧道下穿因素单独作用产生的沉降分量差值。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数据处理的沉降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具体包括:所述沉降量分量差值为单独测点在时长维度上的沉降变化值,将多个独立测点进行连接,在空间维度上进行联合分析,通过可视化操作研究多个测点的沉降变化规律。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数据处理的沉降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监测数据进行预处理包括:采用python语言剔除监测数据的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豆海涛,吕延豪,郭华伟,杜家庆,王效文,王华兵,王金龙,范东方,史小萌,郑凯,张海涛,游龙飞,孙雪兵,李文彪,王承亮,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北京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