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发光器件亮度调节方法、装置和系统,包括如下步骤:发光器件设有亮度自动调节系数A;设置一个发光器件调节的亮度手动调节系数B;所述亮度自动调节系数A和所述亮度手动调节系数B的结合获得真实亮度系数C,发光器件亮度根据所述真实亮度系数C调节发光器件亮度值。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分别设置亮度自动调节系数A以及亮度手动调节系数B,将发光器件亮度的组成分成自动调节以及手动调节两个部分,使用者可根据使用需求对亮度手动调节系数B进行相应调整,来达到改变真实发光器件亮度的目的,进而实现满足不同人群定制化的使用需求的同时,还能够兼顾周围环境光线的变化。还能够兼顾周围环境光线的变化。还能够兼顾周围环境光线的变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发光器件亮度调节方法、装置和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发光器件亮度调节方法、装置和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显示屏常作为现代发光器件中基本的组成部分。多数显示屏都支持屏幕亮度手动调节,以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0003]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一些设备则更进一步,支持根据周围光线强度自动调节屏幕亮度。在强光下自动增强屏幕亮度看得清,在弱光下自动降低屏幕亮度不伤眼。也可切换到手动调节使屏幕亮度固定。
[0004]这种调节亮度方法的弊端在于只能在手动调节或自动调节之间二选一,无法将二者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展开说来,自动调节亮度的优势在于使屏幕亮度和周围环境匹配,而手动调节则是满足不同使用者、不同设备状态、不同使用习惯的定制化需求。例如老年人和年轻人习惯的屏幕亮度是不一样的,看新闻和看视频的最佳屏幕亮度也是不同的,贴膜防窥膜的手机和其他手机匹配的屏幕亮度也是有区别的。而现有的自动调节亮度方法只能做到统一拉齐,无法做到因人而异。
[0005]因此,需要一种发光器件亮度调节方法、装置和系统,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光器件亮度调节方法、装置和系统,实现既可满足不同人群定制化的使用需求,还能够兼顾周围环境光线的变化。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发光器件亮度调节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8]发光器件设有亮度自动调节系数A;
[0009]设置一个发光器件调节的亮度手动调节系数B;
[0010]所述亮度自动调节系数A和所述亮度手动调节系数B的结合获得真实亮度系数C,发光器件亮度根据所述真实亮度系数C调节发光器件亮度值。
[0011]进一步的,所述亮度自动调节系数A的生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2]在发光器件内设置一感应器件;
[0013]依据所述感应器件所识别的感应参数调整所述亮度自动调节系数A的大小。
[0014]进一步的,所述感应器件设置为感光元件;
[0015]依据所述感光元件所识别的环境光线强度调整所述亮度自动调节系数A的大小。
[0016]进一步的,环境光线越强,所述亮度自动调节系数A越大。
[0017]进一步的,不同应用程序对应不同的所述亮度手动调节系数B。
[0018]进一步的,当所述亮度手动调节系数B的初始值与所述亮度自动调节系数A结合时,对经过所述亮度自动调节系数A调节后的亮度不作变更。
[0019]进一步的,所述真实亮度系数C的生成方法包括:所述亮度自动调节系数A和所述亮度手动调节系数B相乘,获得所述真实亮度系数C;
[0020]所述亮度手动调节系数B的初始值设为1。
[0021]进一步的,所述真实亮度系数C的生成方法包括:所述亮度自动调节系数A和所述亮度手动调节系数B相加,获得所述真实亮度系数C;
[0022]所述亮度手动调节系数B的初始值设为0。
[0023]在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还提出了一种发光器件亮度调节装置,包括手动亮度操作单元、自动亮度检测单元以及亮度调整单元;
[0024]所述手动亮度操作单元以及所述自动亮度检测单元均与所述亮度调整单元连接;
[0025]所述亮度调整单元用于接收由所述自动亮度检测单元以及所述手动亮度操作单元所生成的亮度自动调节系数A以及亮度手动调节系数B,并获得真实亮度系数C。
[0026]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还提出了一种发光器件亮度调节系统,包括手动亮度调节模块、自动亮度调节模块、计算模块以及上述模块运行所需的电子程序;
[0027]所述电子程序的执行方法实现如权利要求1
‑
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发光器件亮度调节方法。
[0028]相比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9]通过分别设置亮度自动调节系数A以及亮度手动调节系数B,将发光器件亮度的组成分成自动调节以及手动调节两个部分;再通过对亮度自动调节系数A以及亮度手动调节系数B进行结合,以获得真实亮度系数C;凭借真实亮度系数C的参数以获取真实发光器件的亮度,进而使用者可根据使用需求对亮度手动调节系数B进行相应调整,来达到改变感光器件真实亮度的目的,进而实现满足不同人群定制化的使用需求的同时,还能够兼顾周围环境光线的变化。
附图说明
[0030]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中发光器件亮度调节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0031]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中发光器件亮度调节方法中自动调节系数A的生成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下面将结合示意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发光器件亮度调节方法、装置和系统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其中表示了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修改在此描述的本专利技术,而仍然实现本专利技术的有利效果。因此,下列描述应当被理解为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广泛知道,而并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33]在下列段落中参照附图以举例方式更具体地描述本专利技术。根据下面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
[0034]实施例一
[0035]如图1所示,一种发光器件亮度调节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36]发光器件设有亮度自动调节系数A;
[0037]设置一个发光器件调节的亮度手动调节系数B;
[0038]所述亮度自动调节系数A和所述亮度手动调节系数B的结合获得真实亮度系数C,
根据所述真实亮度系数C调节发光器件亮度值。
[0039]即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分别设置亮度自动调节系数A以及亮度手动调节系数B来将真实亮度系数C划分成自动调节与手动调节两个部分,进而使用者可根据自身使用需求对亮度手动调节系数B进行相应调整,从而获得自己所需的真实亮度系数C,通过真实亮度系数C与一个基准值结合得到发光器件的真实亮度,从而即既满足了不同人群定制化的使用需求,还能够兼顾周围环境光线的变化。
[0040]其中,上述所述基准值为发光器件内部所预设的一个标准值。
[0041]进一步的,还需注意的是,本实施例中的亮度手动调节系数B的初始值在与所述亮度自动调节系数A结合时,应对经过所述亮度自动调节系数A调节后的亮度不作变更。
[0042]例如,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真实亮度系数C的生成方法包括:所述亮度自动调节系数A和所述亮度手动调节系数B相乘,获得所述真实亮度系数C;
[0043]所述亮度手动调节系数B的初始值设为1。
[0044]还例如,所述真实亮度系数C的生成方法包括:所述亮度自动调节系数A和所述亮度手动调节系数B相加,获得所述真实亮度系数C;
[0045]所述亮度手动调节系数B的初始值设为0。
[0046]综上所述,亮度手动调节系数B的初始值在与亮度自动调节系数A结合时,均不会对由亮度自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光器件亮度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发光器件设有亮度自动调节系数A;设置一个发光器件调节的亮度手动调节系数B;所述亮度自动调节系数A和所述亮度手动调节系数B的结合获得真实亮度系数C,发光器件亮度根据所述真实亮度系数C调节发光器件亮度值。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器件亮度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亮度自动调节系数A的生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发光器件内设置一感应器件;依据所述感应器件所识别的感应参数调整所述亮度自动调节系数A的大小。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光器件亮度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器件设置为感光元件;依据所述感光元件所识别的环境光线强度调整所述亮度自动调节系数A的大小。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光器件亮度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环境光线越强,所述亮度自动调节系数A越大。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器件亮度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不同应用程序对应不同的所述亮度手动调节系数B。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器件亮度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亮度手动调节系数B的初始值与所述亮度自动调节系数A结合时,对经过所述亮度自动调节系数A调节后的亮度不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樊国超,李春红,
申请(专利权)人:樊国超,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