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节ICU重症监护用医疗仪器管路定位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仪器定位装置
,具体是指一种可调节ICU重症监护用医疗仪器管路定位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重症监护是指对收治的各类危重病患者,运用各种先进的医疗技术,现代化的监护和抢救设备,对其实施集中的加强治疗和护理,以最大限度的确保病人的生存及随后的生命质量重症监护室是专门收治危重病症并给予精心监测和精确治疗的单位,室内常用大平板透明玻璃分隔为半封闭单元,内分有清洁区和非清洁区,放有各种药物,医疗仪器及其他医疗用品,重症监护病房的室内设施要求高于普通病房,其中各类医疗仪器管路需要定位固定,以确保医疗护理的高效进行,最大限度地方便及时监护和抢救危重患者。
[0003]目前ICU中医疗仪器的管路定位装置在实际使用中仍存在以下弊端:1、大多采用压紧固定的方式,这种固定方式在使用时无法根据仪器管路尺寸进行调整;2、部分医疗仪器的管路定位装置对管路的排布无定位,造成管路排布混乱;3、大部分的医疗仪器的管路定位装置安装固定较为繁琐,位置不易移动。
[0004]因此,为解决上述问题,迫切需要改进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上述现有难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调节ICU重症监护用医疗仪器管路定位装置,根据医疗仪器的管路尺寸不同的情况,利用柔性结构结合气压原理,实现自适应管路尺寸进行定位紧固的技术效果;采用不规则导轨配合重力作用,仅需推动操作即可完成可拆卸自重定位式气囊型管路紧固机构的安装与拆卸,实现了安装便捷,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节ICU重症监护用医疗仪器管路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滑夹紧固定夹板(1)、双向可调节支撑柱(2)、多向卡位不规则导轨支撑架(3)和可拆卸自重定位式气囊型管路紧固机构(4),所述双向可调节支撑柱(2)设于防滑夹紧固定夹板(1)的侧面,所述多向卡位不规则导轨支撑架(3)卡合设于双向可调节支撑柱(2)的顶部,所述可拆卸自重定位式气囊型管路紧固机构(4)均布内嵌设于多向卡位不规则导轨支撑架(3)的下部,其中,所述可拆卸自重定位式气囊型管路紧固机构(4)包括主定位柱(5)、内嵌连接柱(6)、转动柱(7)、滑轨柱(8)、紧固支柱(9)、管路定位弧(10)、柔性弹力带(11)、紧固气囊(13),所述主定位柱(5)分别内嵌设于多向卡位不规则导轨支撑架(3)的下部,所述主定位柱(5)呈长方体状设置,所述内嵌连接柱(6)设于主定位柱(5)的上部,所述转动柱(7)转动设于内嵌连接柱(6)的上部,所述滑轨柱(8)设于转动柱(7)的上部,所述滑轨柱(8)与转动柱(7)垂直设置,所述紧固支柱(9)对称倾斜设于主定位柱(5)的下部,所述管路定位弧(10)分别设于紧固支柱(9)的下部,所述管路定位弧(10)呈圆弧状设置,所述管路定位弧(10)的圆弧侧面上设有卡位块(10
‑
1),所述柔性弹力带(11)分别设于管路定位弧(10)的另一侧的底部,所述柔性弹力带(11)上均布设有卡位孔(12),所述卡位孔(12)的尺寸与卡位块(10
‑
1)的尺寸对应设置,所述紧固气囊(13)胶接设于管路定位弧(10)之间,所述紧固气囊(13)胶接设于柔性弹力带(11)之间,所述紧固气囊(13)的表面均布设有防滑条(1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ICU重症监护用医疗仪器管路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支柱(9)的内部贯穿设有支柱气腔(9
‑
1),所述紧固支柱(9)的侧壁上贯穿设有滑槽(9
‑
2),所述支柱气腔(9
‑
1)的内部滑动设有气腔推块(9
‑
3),所述气腔推块(9
‑
3)的圆周上设有阻尼密封套(9
‑
6),所述气腔推块(9
‑
3)的一侧设有密封条(9
‑
4),所述密封条(9
‑
4)沿滑槽(9
‑
2)方向设置,所述气腔推块(9
‑
3)上贯穿紧固支柱(9)的侧壁设有手控推板(9
‑
5),所述手控推板(9
‑
5)在滑槽(9
‑
2)内滑动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调节ICU重症监护用医疗仪器管路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路定位弧(10)的相对面上分别不贯穿设有通气孔(10
‑
2),所述通气孔(10
‑
2)的两端分别与支柱气腔(9
‑
1)和紧固气囊(13)连通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调节ICU重症监护用医疗仪器管路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向卡位不规则导轨支撑架(3)包括支撑轴(15)、主支撑架(16)、主定位槽(20)、转动导轨一(22)、转动导轨二(23)和限位板(24),所述支撑轴(15)卡合设于双向可调节支撑柱(2)的顶部,所述支撑轴(15)的下部不贯穿设有连接槽(19),所述连接槽(19)内设有限位环(17),所述限位环(17)的外壁上对称设有限位块(18),所述主支撑架(16)分别设于支撑轴(15)的外侧壁上,所述主支撑架(16)关于支撑轴(15)呈中心对称设置,所述主定位槽(20)分别不贯穿均布设于主支撑架(16)的下部,所述主定位槽(20)的上部设有滑杆槽(21),所述限位板(24)设于滑杆槽(21)的内壁上,所述转动导轨一(22)设于限位板(24)的一侧,所述转动导轨二(23)设于限位板(24)的另一侧,所述转动导轨一(22)和转动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殷存芝,朱忠均,刘国跃,钱明江,肖玄,万洁,
申请(专利权)人: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