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纺织化学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靛蓝牛仔布染色助剂及染色工艺。所述靛蓝牛仔布染色助剂包括改性助剂和增深助剂,改性助剂包括:长链醇醚磷酸酯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靛蓝牛仔布染色助剂及染色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纺织化学
,尤其涉及一种靛蓝牛仔布染色助剂及染色工艺。
技术介绍
[0002]牛仔布具有吸湿透气、美观舒适和耐磨耐穿等诸多优点,牛仔服饰历史悠久的文化内涵使其具有广阔的受众。牛仔布通过与时尚的结合使其经久不衰,始终占据庞大的市场规模。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蓝色牛仔裤是世界上最普遍、最通用的服装,近年来,蓝色牛仔裤也依然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蓝色牛仔裤一般使用靛蓝染色,这也使得靛蓝染料成为最重要的工业染料之一。
[0003]靛蓝染料染色需要先在碱性条件下使用还原剂想起还原为隐色体钠盐,增加其对纤维的亲和力,使其吸附到纤维上,然后再氧化成原来的不溶性染料而固着在纤维上,达到染色着色的目的。由于靛蓝隐色体钠盐与棉纤维间的亲和力低,染料上染率低,需要重复多次还原
‑
氧化的染色工艺才能染成深色。但是,这种多次重复染色的工艺存在染料用量多、水洗次数多、工艺复杂、重现性差等问题,同时,由于水洗次数多,导致出现用水量大、能耗多、废水排放量大等一系列问题。另外,由于靛蓝隐色体极易被氧化,第一次上染后靛蓝隐色体被氧化附着在纤维表面,堵住纤维缝隙,故而导致后续的多次反复上染很难达到纤维的增深效果。因此,开发一种工艺简单、可有效增深的靛蓝牛仔布的染色工艺,对提升牛仔布的品质、减少用水量、减少废水排放量、节能降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在现有靛蓝牛仔布的染色工艺存在的需要反复多次染色,且依然上染率低,以及用水量量、废水排放量大等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靛蓝牛仔布染色助剂及染色工艺。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靛蓝牛仔布染色助剂,包括改性助剂和增深助剂,其中,所述改性助剂包括:长链醇醚磷酸酯5%
‑
10%,磺酸钠阴离子表面活性剂5%
‑
9%,余量为水;
[0007]所述增深助剂包括:氨基硅油10%
‑
15%,长链脂肪醇琥珀酸钠盐5%
‑
8%,长链醇聚氧乙烯醚5%
‑
10%,余量为水。
[0008]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靛蓝牛仔布染色助剂中的改性助剂可在碱性条件下增加纤维润湿性,以及溶液对纤维的渗透效果,同时,还能提高增深助剂与纤维结合的牢度,因此,在染色前通过改性助剂对牛仔布进行改性,可增加靛蓝染料对纤维的渗透效果,以及增深剂与纤维的结合牢度和在纤维表面的成膜性,从而增加靛蓝染料对牛仔布的染色深度和染色牢度;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增深助剂,具有明显的增深效果,能有效减少染料用量,在较低染料用量的前提下获得较高的染色K/S值,并能有效提高纺织品的色牢度,同时其原料易得,成本较低,在牛仔布染色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0009]优选的,所述长链醇醚磷酸酯为月桂醇磷酸酯或异构十三醇磷酸酯中的一种或两种。
[0010]优选的,所述磺酸钠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为十二烷基磺酸钠或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中的一种或两种。
[0011]优选的长链醇醚磷酸酯和磺酸钠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可增加靛蓝染料对纤维的润湿性和渗透性,同时,还能增加增深助剂与纤维的结合牢度,并提高增深助剂在纤维表面的成膜性。
[0012]优选的,所述长链脂肪醇琥珀酸钠盐为脂肪碳链长8
‑
12的长链脂肪醇琥珀酸钠盐。
[0013]示例性的,所述长链脂肪醇琥珀酸钠盐为癸醇琥珀酸单酯磺酸钠盐、十二醇琥珀酸单酯磺酸钠盐等。
[0014]优选的,所述长链醇聚氧乙烯醚为辛基酚聚氧乙烯醚、壬基酚聚氧乙烯醚或十二烷基聚氧乙烯醚中至少一种。
[0015]优选的长链脂肪醇琥珀酸钠盐和长链醇聚氧乙烯醚,可提高靛蓝染料的染色深度,降低染料用量,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增深助剂具有良好的成膜性,可在纤维表面形成低折射率的薄膜,从而进一步提高染色后牛仔布的K/S值,减少还原
‑
氧化的重复次数,简化染色工艺,减少废水量的排放。
[0016]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靛蓝牛仔布染色工艺,使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和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改性助剂依次对牛仔布进行改性,然后将改性牛仔布浸轧靛蓝隐色体溶液,烘干后,浸轧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增深助剂,得靛蓝牛仔布。
[0017]优选的,所述靛蓝牛仔布染色工艺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0018]步骤一、30℃
‑
60℃条件下,将牛仔布浸入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溶液中,得初级改性牛仔布;
[0019]步骤二、将所述初级改性牛仔布浸入所述改性助剂中,得次级改性牛仔布;
[0020]步骤三、于惰性气氛保护下,向电解液中加入靛蓝染料,搅拌条件下对靛蓝染料进行电解还原,得靛蓝隐色体溶液;
[0021]步骤四、将所述次级改性牛仔布浸轧所述靛蓝隐色体溶液,透风氧化,重复浸轧和透风氧化操作3
‑
6次,水洗,烘干,得染色牛仔布;
[0022]步骤五、将所述染色牛仔布浸轧所述增深助剂,焙烘,皂洗,水洗,烘干,得靛蓝牛仔布。
[0023]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靛蓝牛仔布染色工艺,首先通过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和改性助剂对牛仔布进行改性,改变牛仔布纤维表面的性质,提高靛蓝隐色体与纤维的润湿性,从而使得靛蓝隐色体更容易上染到纤维上,将染色后的牛仔布浸轧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增深助剂,可在纤维表面形成一层低折射率的薄膜,进一步提高染色K/S值,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改性助剂还可提高增深助剂与纤维的结合牢度,因此,在提高增深效果的同时还能有效提高染色牢度,较现有技术明显提高了染色效果,减少了还原
‑
氧化次,缩短了染色时间,减少了废水排放量,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0024]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惰性气氛由惰性气体提供,惰性气体可为本领域常规的氮气或氩气等。
[0025]优选的,步骤一中,所述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溶液为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溶液、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溶液、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溶液或双十八烷基二甲基氯化铵
溶液中至少一种。
[0026]优选的,步骤一中,浸入时间为15min
‑
30min。
[0027]优选的,步骤一中,所述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溶液的浓度为2g/L
‑
10g/L,所述牛仔布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溶液的浴比为10:1
‑
20:1。
[0028]优选的,步骤二中,浸入时间为15min
‑
45min。
[0029]优选的,步骤二中,所述初级牛仔布与改性助剂的浴比为5:1
‑
10:1。
[0030]优选的,步骤三中,所述电解液中靛蓝染料的初始浓度为5g/L
‑
10g/L。
[0031]优选的,步骤三中,所述电解液包括还原金属盐5g/L
‑
20g/L和还原剂5g/L
‑
20g/L,pH 11
‑
1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靛蓝牛仔布染色助剂,其特征在于,包括改性助剂和增深助剂,其中,所述改性助剂包括:长链醇醚磷酸酯5%
‑
10%,磺酸钠阴离子表面活性剂5%
‑
9%,余量为水;所述增深助剂包括:氨基硅油10%
‑
15%,长链脂肪醇琥珀酸钠盐5%
‑
8%,长链醇聚氧乙烯醚5%
‑
10%,余量为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靛蓝牛仔布染色助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长链醇醚磷酸酯为月桂醇磷酸酯或异构十三醇磷酸酯中的一种或两种;和/或所述磺酸钠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为十二烷基磺酸钠或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中的一种或两种。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靛蓝牛仔布染色助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长链脂肪醇琥珀酸钠盐为脂肪碳链长8
‑
12的长链脂肪醇琥珀酸钠盐。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靛蓝牛仔布染色助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长链醇聚氧乙烯醚为辛基酚聚氧乙烯醚、壬基酚聚氧乙烯醚或十二烷基聚氧乙烯醚中至少一种。5.一种靛蓝牛仔布染色工艺,其特征在于,使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和权利要求1
‑
4任一项所述的改性助剂依次对牛仔布进行改性,然后将改性牛仔布浸轧靛蓝隐色体溶液,烘干后,浸轧权利要求1
‑
4任一项所述的增深助剂,得靛蓝牛仔布。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靛蓝牛仔布染色工艺,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30℃
‑
60℃条件下,将牛仔布浸入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溶液中,得初级改性牛仔布;步骤二、将所述初级改性牛仔布浸入所述改性助剂中,得次级改性牛仔布;步骤三、于惰性气氛保护下,向电解液中加入靛蓝染料,搅拌条件下对靛蓝染料进行电解还原,得靛蓝隐色体溶液;步骤四、将所述次级改性牛仔布浸轧所述靛蓝隐色体溶液,透风氧化,重复浸轧和透风氧化操作2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景明,黄敏,宋凯利,金子敏,秦大恩,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鑫兰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