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圆形承重柱的加固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建筑柱体结构,尤其涉及一种圆形承重柱的加固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在建筑物中常常需要建造高大的圆柱体作为承重柱,现有技术的承重柱大多是由混凝土浇捣的柱子,并起到承载荷载的作用。承重柱在需要承重墙的建筑结构中,与承重墙、柱、板、梁、基础等结构共同形成一个承载荷载的体系。随着建筑结构的楼层增高,在设计承重柱时,对其承重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混凝土承重柱的承重能力有限,已经无法满足大型建筑结构的荷载承载需求了,影响了建筑结构的使用寿命和使用安全形。
[0003]目前,一些建筑结构中采用加大承重柱截面积的方式提高其承载能力,但大大增加了承重柱的体积,占用了建筑结构中的大量空间,其浇筑成本也大大提高。因此,需要一种承重柱,能在不增加承重柱体积的同时,提升其稳固性和承重能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圆形承重柱的加固结构,能提高承重柱主体的稳固性和承重能力,从而提高了建筑结构的使用寿命和使用安全性。
[0005]本技术是这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圆形承重柱的加固结构,其特征是:包括承重柱主体(1)、钢骨柱(2)、顶板(3)、基础杆(4)、加强筋(5)和斜撑杆;钢骨柱(2)设置在承重柱主体(1)内,斜撑杆倾斜设置在承重柱主体(1)内,且斜撑杆与钢骨柱(2)固定连接;顶板(3)罩盖在钢骨柱(2)的顶部,顶板(3)位于承重柱主体(1)的顶面上;承重柱主体(1)的下端插入在基础(9)内,基础杆(4)的一端垂直连接在钢骨柱(2)的下部,基础杆(4)的另一端贯穿承重柱主体(1)的侧壁,使基础杆(4)浇筑于承重柱主体(1)和基础(9)内;每根基础杆(4)上间隔设有多根加强筋(5),且多根加强筋(5)均浇筑于基础(9)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形承重柱的加固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斜撑杆包括上斜撑杆(6)和下斜撑杆(7);上斜撑杆(6)倾斜连接在钢骨柱(2)的中部与顶板(3)之间,上斜撑杆(6)的上端延伸至承重柱主体(1)的侧壁边缘处;下斜撑杆(7)倾斜连接在钢骨柱(2)的中部与基础杆(4)之间,下斜撑杆(7)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艳孝,杜金刚,韦维,蒋壮,王元皓,赵庆海,何鹏鹏,殷海瑞,范思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