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于空投艇空投、着水的动力管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690166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27 19: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适于空投艇空投、着水的动力管路装置,空投艇以柴油机作为动力机构,柴油机燃油管路系统和滑油管路系统的排气位置均设置排气防漏机构,以燃油管路系统为例,具体包括从燃油箱顶部向上贯通至排气口的排气管,排气管上串联安装常开电磁阀一;还包括翻转板,翻转板随着空投艇的倾倒或是油液的向上冲击而翻转,位于翻转板翻转方向间隔配装通电延时继电器,通电延时继电器与常开电磁阀一间连接控制信号线;翻转板翻转后触动通电延时继电器,通电延时继电器控制常开电磁阀一阀门由通转为断;从而能够在空投艇空投发生大倾角倾斜时及时自动将排气口关闭,并在倾斜解除后自动开启,极大地方便于着水后以无人艇状态顺利、顺畅地投入使用。顺畅地投入使用。顺畅地投入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适于空投艇空投、着水的动力管路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空投艇
,尤其是一种适于空投艇空投、着水的动力管路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空投艇在空投过程中,尤其是离机投放和着水瞬间,除了船体结构必须满足强度及刚度要求外,采用的动力系统、仪器仪表、通讯系统等也必须满足相应的瞬时使用要求;特别是空投艇所采用的小型柴油机及其附属的燃油系统、滑油系统、冷却系统等,都必须满足和适应空投艇特殊的空投使用要求。
[0003]现有柴油机燃油系统和滑油系统中的动力管路装置并没有针对性地考虑空投情况,在随着空投艇处于大倾角的空投离机和强烈的降落着水冲击状态时,其与外部相通的空气管路极易产生漏油的情况,存在动力系统损伤甚至是发生火灾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生产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的适于空投艇空投、着水的动力管路装置,从而能够在空投艇空投发生大倾角倾斜时及时自动将排气口关闭,并在倾斜解除后自动开启,极大地方便于着水后以无人艇状态顺利、顺畅地投入使用。
[0005]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于空投艇空投、着水的动力管路装置,包括空投艇(20),空投艇(20)以柴油机(1)作为动力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柴油机(1)匹配有燃油管路系统,燃油管路系统中包括有存储燃油的燃油箱(3),燃油箱(3)顶部开设有与外界贯通的燃油排气口(32),燃油排气口(32)与燃油箱(3)之间安装有排气防漏机构(7);所述排气防漏机构(7)的结构为:包括从燃油箱(3)顶部向上贯通至燃油排气口(32)的排气管(74),排气管(74)上串联安装有常开电磁阀一(75);还包括翻转板(71),翻转板(71)随着空投艇(20)的倾倒而翻转,位于翻转板(71)翻转方向间隔配装有通电延时继电器(76),通电延时继电器(76)与常开电磁阀一(75)之间连接有控制信号线(73);所述翻转板(71)翻转后靠近并触动通电延时继电器(76),通电延时继电器(76)经控制信号线(73)控制常开电磁阀一(75)的阀门由通转为断。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于空投艇空投、着水的动力管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板(71)朝向通电延时继电器(76)的翻转方向与空投艇(20)的倾倒方向相反。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于空投艇空投、着水的动力管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板(71)与通电延时继电器(76)安装于燃油箱(3)内顶面上排气管(74)下管口的两侧,翻转板(71)经由转轴(78)与燃油箱(3)内顶面转动安装。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适于空投艇空投、着水的动力管路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止翻转板(71)反向翻转的限位件(72),翻转板(71)在自重作用下抵靠于限位件(72)上,翻转板(71)朝向通电延时继电器(76)的方向倾斜,翻转板(71)与燃油箱(3)内顶面之间构成45
°‑
70
°
的夹角。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适于空投艇空投、着水的动力管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72)为开口朝向翻转板(71)的L型结构,限位件(72)顶端固定安装于燃油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斌封海宝赵海峰李冬兰张京坤周谦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