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土壤改良剂及其制备方法及应用,所述土壤改良剂包括以下原料:茶叶渣发酵产物、膨润土、沙子、硫磺粉、保水剂、石膏及硫酸锌;其中,所述保水剂包括魔芋粉以及壳聚糖。所述土壤改良剂通过添加茶叶渣发酵产物可以改善盐碱土壤的碱性,从而改善板结问题,同时发酵的茶叶渣中还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可以增加盐碱土壤的肥力。通过添加沙子,可以改善盐碱土壤的板结情况,通过沙子的流动性,分散盐碱土壤中的碱性物质,减少聚集结块的情况。通过添加保水剂,使得改良剂可以在有水分存在的情况下充分与盐碱土壤中的碱性物质接触,进而持续释放效力。而持续释放效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土壤改良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土壤改良
,具体涉及一种土壤改良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介绍
[0002]我国盐碱地分布广泛,而土壤盐碱化是严重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痼疾之一,在盐碱化的土壤上,农作物生长严重受影响,严重时,甚至颗粒无收。
[0003]传统的盐碱土壤改善方法主要是在对盐碱地进行洗地,用水溶解盐碱地中的碱性物质,或者采用耐碱菌种进行发酵,消耗掉盐碱地中的碱性物质,或者采用填土堆积的方式将盐碱土壤覆盖在正常土壤的下方。
[0004]以上方法存在如下问题:1)耗水量大,产生废水排放问题;2)菌株不稳定,效果难持久;3)需要消耗大量正常土壤。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土壤改良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旨在提供一种无需消耗水源和菌种以及正常土壤,直接能对盐碱地土壤的板结、土壤肥力不够等进行改善的土壤改良剂。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土壤改良剂,所述土壤改良剂包括以下原料:茶叶渣发酵产物、膨润土、沙子、硫磺粉、保水剂、石膏及硫酸锌;
[0007]其中,所述保水剂包括魔芋粉以及壳聚糖。
[0008]可选地,所述土壤改良剂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
[0009]茶叶渣发酵产物20~50份、膨润土10~30份、沙子15~40份、硫磺粉5~25 份、保水剂5~20份、石膏7~17份及硫酸锌1~5份。
[0010]可选地,所述膨润土包括钙基膨润土以及氢基膨润土,所述钙基膨润土与所述氢基膨润土的质量比为1:(1~3)。
[0011]可选地,所述魔芋粉与壳聚糖的质量比为1:(1.2~1.8)。
[0012]可选地,所述茶叶渣发酵产物中的茶叶渣包括红茶渣、乌龙茶渣以及普洱茶渣中的至少一种。
[0013]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土壤改良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4]S10、将湿茶叶渣滤干水分后,搅碎,酶解,发酵,得茶叶渣发酵产物;
[0015]S20、将膨润土、沙子、硫磺粉、保水剂、石膏及硫酸锌混匀,得混合料一;
[0016]S30、将茶叶渣发酵产物与混合料一混合均匀即得土壤改良剂。
[0017]可选地,步骤S10中,酶解的酶包括纤维素酶、果胶酶、中性蛋白酶、淀粉酶及β
‑
葡萄糖苷酶中的至少2种。
[0018]可选地,步骤S10中,酶解温度为45~55℃;和/或,
[0019]酶解时间为2~6h。
[0020]可选地,步骤S10中,发酵采用的菌种为枯草芽孢杆菌、酵母菌、黑曲霉及乳酸菌中
的至少一种。
[0021]可选地,步骤S10中,发酵温度为35~45℃;和/或,
[0022]发酵时间为24~48h。
[0023]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盐碱性土壤的改良方法,采用土壤改良剂对盐碱性土壤进行改良,所述土壤改良剂包括以下原料:茶叶渣发酵产物、膨润土、沙子、硫磺粉、保水剂、石膏及硫酸锌;其中,所述保水剂包括魔芋粉以及壳聚糖。
[0024]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中,通过添加茶叶渣发酵产物可以改善盐碱土壤的碱性,从而改善板结问题,同时发酵的茶叶渣中还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可以增加盐碱土壤的肥力。通过添加沙子,可以改善盐碱土壤的板结情况,通过沙子的流动性,分散盐碱土壤中的碱性物质,减少聚集结块的情况。通过添加保水剂,使得改良剂可以在有水分存在的情况下充分与盐碱土壤中的碱性物质接触,进而持续释放效力。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 B同时满足的方案。此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专利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6]传统的盐碱土壤改善方法主要是在对盐碱地进行洗地,用水溶解盐碱地中的碱性物质,或者采用耐碱菌种进行发酵,消耗掉盐碱地中的碱性物质,或者采用填土堆积的方式将盐碱土壤覆盖在正常土壤的下方。存在如下问题: 1)耗水量大,产生废水排放问题;2)菌株不稳定,效果难持久;3)需要消耗大量正常土壤。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土壤改良剂,旨在提供一种无需消耗水源和菌种以及正常土壤,直接能对盐碱地土壤的板结、土壤肥力不够等进行改善的土壤改良剂。
[0027]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土壤改良剂包括以下原料:茶叶渣发酵产物、膨润土、沙子、硫磺粉、保水剂、石膏及硫酸锌;其中,所述保水剂包括魔芋粉以及壳聚糖。
[0028]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中,通过添加茶叶渣发酵产物可以改善盐碱土壤的碱性,从而改善板结问题,同时发酵的茶叶渣中还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可以增加盐碱土壤的肥力。通过添加沙子,可以改善盐碱土壤的板结情况,通过沙子的流动性,分散盐碱土壤中的碱性物质,减少聚集结块的情况。通过添加保水剂,使得改良剂可以在有水分存在的情况下充分与盐碱土壤中的碱性物质接触,进而持续释放效力。
[0029]所述土壤改良剂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茶叶渣发酵产物20~50份、膨润土10~30份、沙子15~40份、硫磺粉5~25份、保水剂5~20份、石膏7~17 份及硫酸锌1~5份。
[0030]所述膨润土包括钙基膨润土以及氢基膨润土,所述钙基膨润土与所述氢基膨润土的质量比为1:(1~3)。加氢基膨润土与钙基膨润土,膨润土是以蒙脱石为主要矿物成分的
非金属矿产,蒙脱石结构是由两个硅氧四面体夹一层铝氧八面体组成的晶体结构,由于蒙脱石晶胞形成的层状结构存在某些阳离子,如钙、氢离子等,且这些阳离子与蒙脱石晶胞的作用很不稳定,易被其它阳离子交换,尤其是与土壤中的钠离子进行交换,故具有较好的离子交换性。由于膨润土中含有钙离子等,能够有效补充土壤中植物所需的中量元素,同时降低土壤中的全盐量与PH值,从而改良土壤,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通过所述钙基膨润土与所述氢基膨润土的质量比为1:(1~3),可以使得离子交换效率更佳。
[0031]所述魔芋粉与壳聚糖的质量比为1:(1.2~1.8)。通过添加魔芋粉和壳聚糖,可以增加土壤改良剂的保水性,并且魔芋粉和壳聚糖无生物毒害性,可以避免使用丙烯酰胺等保水剂,产生生物毒性,减少土壤的毒素富集作用。通过设置所述魔芋粉与壳聚糖的质量比为1:(1.2~1.8),可以使得保水性能更优,同时成本较低。
[0032]为了进一步地改善盐碱土壤中的碱度,所述茶叶渣发酵产物中的茶叶渣包括红茶渣、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土壤改良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原料:茶叶渣发酵产物、膨润土、沙子、硫磺粉、保水剂、石膏及硫酸锌;其中,所述保水剂包括魔芋粉以及壳聚糖。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壤改良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壤改良剂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茶叶渣发酵产物20~50份、膨润土10~30份、沙子15~40份、硫磺粉5~25份、保水剂5~20份、石膏7~17份及硫酸锌1~5份。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壤改良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膨润土包括钙基膨润土以及氢基膨润土,所述钙基膨润土与所述氢基膨润土的质量比为1:(1~3)。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壤改良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魔芋粉与壳聚糖的质量比为1:(1.2~1.8)。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壤改良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茶叶渣发酵产物中的茶叶渣包括红茶渣、乌龙茶渣以及普洱茶渣中的至少一种。6.一种如权利要求1
‑
5任意一项所述的土壤改良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再浩,王学军,邵俏赛,陆姝凝,王丽玲,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兴艺环境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