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强光干扰及超长眼点距的微光光学系统及其应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690028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27 19: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抗强光干扰及超长眼点距的微光光学系统及其应用。该光学系统包括顺次共轴排列的物镜第一透镜(1)、物镜第一胶合透镜(2)、物镜第二胶合透镜(3)、物镜第六透镜(4)、CMOS探测器、OLED微型显示器(5)、目镜第一胶合透镜(6)、目镜第三透镜(7)、目镜第四透镜(8)、目镜第五透镜(9)。检测结果表明,该微光光学系统能够抗15度以内夹角的强光,并且具有≥73mm的超长眼点距离,系统的放大倍数为3倍且工作波段为0.4μm~1μm,特别适用于微光瞄具。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强光干扰及超长眼点距的微光光学系统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光学成像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抗强光干扰及超长眼点距的微光光学系统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2]社会的不断发展使得微光夜视产品在民用和军用领域的需求不断增加,随着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微光夜视产品在夜间或昼间使用时容易受到强光干扰的缺陷也随之暴露。对于现有的微光光学系统来说,夜间当物镜光学系统前方有强光照射时(该光源与光学系统轴线成15度以内的夹角)会严重干扰成像效果,具体表现为在显示画面上呈现眩光、光环、光晕等,直接影响观瞄效果,甚至导致无法观察锁定目标。
[0003]此外现有的定焦目镜光学系统在所需透镜数量较少(透镜数量不超过5片)的情况下眼点距均小于60mm。类似的定焦目镜参见已经公布的中国专利CN108897131A、CN216696847U、CN103605205A、CN108398778A、CN114545617A、CN216013818U、CN211348852U、CN207529023U。眼点距大于60mm的定焦目镜光学系统的透镜数量往往较多(透镜数量8片左右),并且目镜的光学系统总长较长,类似的定焦目镜参见已经公布的中国专利CN114019672A。即使眼点距达到70mm的目镜通常也是使用变焦光学系统实现,目镜的光学系统总长同样也较长,类似的变焦目镜参见已经公布的中国专利CN207882560U。
[0004]针对上述情况,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定焦目镜光学系统,其不仅抗强光干扰能力较好,而且总长较短、透镜数量较少(仅使用5片透镜),并且眼点距大于73mm,综合性能十分突出。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抗强光干扰及超长眼点距的微光光学系统,该微光光学系统包括顺次共轴排列的物镜光学系统、探测器、目镜光学系统。所述物镜光学系统包括顺次共轴排列的物镜第一透镜(1)、物镜第一胶合透镜(2)、物镜第二胶合透镜(3)、物镜第六透镜(4),所述目镜光学系统包括顺次共轴排列的显示器、目镜第一胶合透镜(6)、目镜第三透镜(7)、目镜第四透镜(8)、目镜第五透镜(9);所述探测器位于物镜第六透镜(4)和显示器之间。
[0006]进一步的,所述物镜第一透镜(1)为双凸正透镜,所述物镜第一胶合透镜(2)由双凸型的物镜第二透镜a与双凹型的物镜第三透镜b胶合而成,所述物镜第二胶合透镜(3)由双凹型的物镜第四透镜c与双凸型的物镜第五透镜d胶合而成,所述物镜第六透镜(4)为凹凸正透镜且其凸面靠近像方侧。
[0007]进一步的,所述目镜第一胶合透镜(6)由双凹型的目镜第一透镜e与双凸型的目镜第二透镜f胶合而成,所述目镜第三透镜(7)为凹凸正透镜且其凹面靠近像方侧,所述目镜第四透镜(8)为双凸正透镜,所述目镜第五透镜(9)为双凸正透镜。
[0008]进一步的,所述物镜第一透镜(1)物方侧的曲率半径为81.41mm,像方侧的曲率半
径为

1219mm;所述物镜第二透镜a物方侧的曲率半径为25.53mm,像方侧的曲率半径为

188.8mm;所述第三透镜b物方侧的曲率半径为

188.8mm,像方侧的曲率半径为44.87mm;所述物镜第四透镜c物方侧的曲率半径为

62.23mm,像方侧的曲率半径为27.61mm;所述物镜第五透镜d物方侧的曲率半径为27.61mm,像方侧的曲率半径为

65.16mm;所述物镜第六透镜(4)物方侧的曲率半径为

16.872mm,像方侧的曲率半径为

48.31mm;所述目镜第一透镜e物方侧的曲率半径为81.41mm,像方侧的曲率半径为

20mm;所述目镜第二透镜f物方侧的曲率半径为

26.92mm,像方侧的曲率半径为81.41mm;所述目镜第三透镜(7)物方侧的曲率半径为

21.53mm,像方侧的曲率半径为

63.83mm;所述目镜第四透镜(8)物方侧的曲率半径为

48.31mm,像方侧的曲率半径为118.03mm;所述目镜第五透镜(9)物方侧的曲率半径为

194.54mm,像方侧的曲率半径为65.16mm。
[0009]进一步的,所述物镜第一透镜(1)的折射率为1.57,阿贝数为42.8;所述物镜第二透镜a的折射率为1.57,阿贝数为57.5;所述物镜第三透镜b的折射率为1.95,阿贝数为17.9;所述物镜第四透镜c的折射率为1.49,阿贝数为70.4;所述物镜第五透镜d的折射率为1.95,阿贝数为32.3;所述物镜第六透镜(4)的折射率为1.49,阿贝数为70.4;所述目镜第一透镜e的折射率为1.95,阿贝数为17.9;所述目镜第二透镜f的折射率为1.64,阿贝数为60.2;所述目镜第三透镜(7)的折射率为1.49,阿贝数为70.4;所述目镜第四透镜(8)的折射率为1.49,阿贝数为70.4;所述目镜第五透镜(9)的折射率为1.64,阿贝数为60.2。
[0010]进一步的,所述物镜第一透镜(1)的中心厚度为7.15mm,所述物镜第二透镜a的中心厚度为9.17mm,所述物镜第三透镜b的中心厚度为1.8mm,所述物镜第四透镜c的中心厚度为1.5mm,所述物镜第五透镜d的中心厚度为4.17mm,所述物镜第六透镜(4)的中心厚度为1.5mm,所述目镜第一透镜e的中心厚度为1.5mm,所述目镜第二透镜f的中心厚度为6.93mm,所述目镜第三透镜(7)的中心厚度为7.81mm,所述目镜第四透镜(8)的中心厚度为8.36mm,所述目镜第五透镜(9)的中心厚度为6.36mm。
[0011]进一步的,所述物镜第一透镜(1)与物镜第一胶合透镜(2)的间隔为35.5mm,物镜第一胶合透镜(2)与物镜第二胶合透镜(3)的间隔为23.25mm,物镜第二胶合透镜(3)与物镜第六透镜(4)的间隔为7.45mm,物镜第六透镜(4)与CMOS探测器的间隔为8.91mm,OLED微型显示器(5)与目镜第一胶合透镜(6)的间隔为8.34mm,目镜第一胶合透镜(6)与目镜第三透镜(7)的间隔为0.1mm,目镜第三透镜(7)与目镜第四透镜(8)的间隔为0.49mm,目镜第四透镜(8)与目镜第五透镜(9)的间隔为0.1mm。物镜第一胶合透镜(2)的最左端到物镜第六透镜(4)的最右端的距离为91.49mm,目镜第一胶合透镜(6)的最左端到第五透镜(9)最右端的距离为34.62mm。
[0012]进一步的,所述探测器具体为CMOS探测器,所述显示器具体为OLED微型显示器(5)。CMOS探测器用于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OLED微型显示器用于显示微光图像。
[0013]进一步的,在物镜第一透镜(1)、物镜第一胶合透镜(2)、物镜第二胶合透镜(3)、物镜第六透镜(4)、目镜第一胶合透镜(6)上除球面外的部位均涂有消光漆。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强光干扰及超长眼点距的微光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微光光学系统包括顺次共轴排列的物镜光学系统、探测器、目镜光学系统;所述物镜光学系统包括顺次共轴排列的物镜第一透镜(1)、物镜第一胶合透镜(2)、物镜第二胶合透镜(3)、物镜第六透镜(4);所述目镜光学系统包括顺次共轴排列的显示器、目镜第一胶合透镜(6)、目镜第三透镜(7)、目镜第四透镜(8)、目镜第五透镜(9);所述探测器位于物镜第六透镜(4)和显示器之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光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物镜第一透镜(1)为双凸正透镜,所述物镜第一胶合透镜(2)由双凸型的物镜第二透镜a与双凹型的物镜第三透镜b胶合而成,所述物镜第二胶合透镜(3)由双凹型的物镜第四透镜c与双凸型的物镜第五透镜d胶合而成,所述物镜第六透镜(4)为凹凸正透镜且其凸面靠近像方侧;所述目镜第一胶合透镜(6)由双凹型的目镜第一透镜e与双凸型的目镜第二透镜f胶合而成,所述目镜第三透镜(7)为凹凸正透镜且其凹面靠近像方侧,所述目镜第四透镜(8)为双凸正透镜,所述目镜第五透镜(9)为双凸正透镜。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光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物镜第一透镜(1)物方侧的曲率半径为81.41mm,像方侧的曲率半径为

1219mm;所述物镜第二透镜a物方侧的曲率半径为25.53mm,像方侧的曲率半径为

188.8mm;所述第三透镜b物方侧的曲率半径为

188.8mm,像方侧的曲率半径为44.87mm;所述物镜第四透镜c物方侧的曲率半径为

62.23mm,像方侧的曲率半径为27.61mm;所述物镜第五透镜d物方侧的曲率半径为27.61mm,像方侧的曲率半径为

65.16mm;所述物镜第六透镜(4)物方侧的曲率半径为

16.872mm,像方侧的曲率半径为

48.31mm;所述目镜第一透镜e物方侧的曲率半径为81.41mm,像方侧的曲率半径为

20mm;所述目镜第二透镜f物方侧的曲率半径为

26.92mm,像方侧的曲率半径为81.41mm;所述目镜第三透镜(7)物方侧的曲率半径为

21.53mm,像方侧的曲率半径为

63.83mm;所述目镜第四透镜(8)物方侧的曲率半径为

48.31mm,像方侧的曲率半径为118.03mm;所述目镜第五透镜(9)物方侧的曲率半径为

194.54mm,像方侧的曲率半径为65.16mm。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光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物镜第一透镜(1)的折射率为1.57,阿贝数为42.8;所述物镜第二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光宇韩志刚董玲莉朱国强陈石林张俊勇冯康洁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华中长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