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适应贴合人体的随形艾灸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689968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27 19: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仓库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自适应贴合人体的随形艾灸器,包括上腔体、腔柱以及小柱结构,所述上腔体顶端通过摩檫力紧密连接有上盖,且上盖通过细杆转动连接有合页,且上腔体前侧通过两枚六角螺钉M3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适应贴合人体的随形艾灸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艾灸
,具体为一种自适应贴合人体的随形艾灸器。

技术介绍

[0002]艾灸,简称灸疗或灸法,是指用艾叶制成的艾条、艾柱,产生的艾热来刺激人体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临床及实验研究表明,灸能提高白细胞的数量,增强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促进抗体形成,提高人体的防御功能,对呼吸、血液循环、消化、生殖、神经、内分泌等系统都有促进和增强作用,为临床上采用艾灸防治疾病提供了科学依据。将我们熟知的“针灸”的“针”与“灸”进行对比,针则是侵人性的医学,如果由非专业医师操作或者自己操作很容易发生危险,艾灸则不然,它是非使人性的刺激,是通过燃烧艾条惠传穴位来理疗身体的,对医学知识要求比较少,在家保健调理和去养生馆海理都可以,是种大众型的养生方法。因此,研究一种令人体舒适且能够进行高效治疗的艾灸器,对中医养生保健的普及具有重要意义。
[0003]艾灸又分为直接灸和间接灸。古代的艾炷灸法多为直接灸,直接灸又叫着肤灸、明灸,是将艾炷直接放置穴位皮肤上来施灸的一种方法。间接灸又称隔物灸、间隔灸,是利用其他物品将艾炷与皮肤隔开施灸的一种方法。间接灸法可避免灸伤皮肤而致化脓,且火力温和,患者易于接受,临床上较直接灸更为常用。间接灸法种类繁多,广泛应用于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等各科疾病。
[0004]国内艾灸仪的开发目前正处于初期阶段,艾灸仪在各个行业的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发展链,所以研究电子艾灸仪的产业化发展路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市场上的艾灸仪是将用艾绒制备好的专用艾柱或艾饼,安置在具有发热元件及磁化装置的艾腔中,将灸头直接用可调整松紧的缚带固定在被灸穴位上,当专用艾柱或艾饼被加热后,患者的皮肤同时被加热,其汗毛孔舒张,使艾绒的有效成份、挥发物迅速通过穴位经络,直接作用于病灶,从而达到治疗和保健目的,这种艾灸仪使用时操作繁琐,使用不便捷,且无法保证艾灸仪能够适应人体不同部位并保证治疗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适应贴合人体的随形艾灸器,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艾灸仪使用时操作繁琐,使用不便捷,且无法保证艾灸仪能够适应人体不同部位并保证治疗效果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适应贴合人体的随形艾灸器,包括上腔体、腔柱以及小柱结构,所述上腔体顶端通过摩檫力紧密连接有上盖,且上盖通过细杆转动连接有合页,且上腔体前侧通过两枚六角螺钉M3
×
6螺纹连接有风舱,所述上腔体左侧通过两枚六角螺钉M3
×
6螺纹连接有耐高温塑料材质的把手,且上腔体底部通过双头螺柱M6和六角螺母M6螺纹连接有下腔体,且上腔体与下腔体之间采用法兰结构,所述下腔
体与腔柱通过三枚螺钉螺纹连接。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下腔体内壁通过三枚螺钉固定连接有盛放台,且下腔体底端设置有小柱结构。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小柱结构包括导向小柱,所述导向小柱底部套接有底柱,且底柱位于腔柱内部的一端为宽端,所述导向小柱中间部位套接有弹簧,且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下墙体的底端与底柱的宽端,所述导向小柱顶端与下腔体通过螺纹连接。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底柱窄端通过过盈配合连接聚四氟乙烯小套,且底柱选用一定规律的阵列实现与人体治疗部位的随形。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风舱内设有小型风扇,所述把手内部设置有电池盒。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上腔体内部通过L型板固定连接有风窗,且风窗内部设有温度传感器。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盛放台内部设置有电热片,所述电池盒的电极通过上腔体内的把手和风舱各自的连接螺钉电性连接至风扇和盛放台内的电热片。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各部分部件如无特殊说明,材质均采用铝。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5]1.本专利技术一种自适应贴合人体的随形艾灸器,通过一定规律的阵列与弹簧结构实现人体治疗部位随形效果,可以使人体不同部位都能与随形艾灸器很好地贴合,减少不必要的损耗。
[0016]2.本专利技术一种自适应贴合人体的随形艾灸器,通过采用的聚四氟乙烯小套结构更加亲肤,可以使使用者的体验感更加良好,同时该结构能耐一定高温,使温度传递至人体时不致烫伤。
[0017]3.本专利技术一种自适应贴合人体的随形艾灸器,通过添加了温度传感器和电池盒,能够通过检测使用的温度进行调节,使温度控制在最适宜的温度,也可以起到保护人体的作用。
[0018]4.本专利技术一种自适应贴合人体的随形艾灸器,通过设置了盛放台和风窗的结构,能够使艾绒的燃烧产物最大限度的作用于人体,减少了能源的损耗和艾绒的浪费。
附图说明
[0019]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0020]图1、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自适应贴合人体的随形艾灸器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自适应贴合人体的随形艾灸器的剖面示意图;
[0022]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自适应贴合人体的随形艾灸器的下腔体小柱结构详细示意图。
[0023]图中:1、上腔体;2、风舱;3、把手;4、下腔体;5、腔柱;6、小柱结构;7、上盖;8、风窗;9、L型板;10、电池盒;11、双头螺柱;12、盛放台;13、导向小柱;14、弹簧;15、底柱;16、小套;17、合页;18、细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
[0025]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26]实施例一:
[0027]请参阅图1

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自适应贴合人体的随形艾灸器,包括上腔体1、腔柱5以及小柱结构6,上腔体1顶端通过摩檫力紧密连接有上盖7,用于防止艾绒掉出,且上盖7通过细杆18转动连接有合页17,用于固定上盖7位置,且上腔体1前侧通过两枚六角螺钉M3
×
6螺纹连接有风舱2,用于引导风力对装置内部进行通风,上腔体1左侧通过两枚六角螺钉M3
×
6螺纹连接有耐高温塑料材质的把手3,便于持握以及防止高温烫伤使用者,且上腔体1底部通过双头螺柱M611和六角螺母M6螺纹连接有下腔体4,用于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适应贴合人体的随形艾灸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腔体(1)、腔柱(5)以及小柱结构(6),所述上腔体(1)顶端通过摩檫力紧密连接有上盖(7),且上盖(7)通过细杆(18)转动连接有合页(17),且上腔体(1)前侧通过两枚六角螺钉M3
×
6螺纹连接有风舱(2),所述上腔体(1)左侧通过两枚六角螺钉M3
×
6螺纹连接有耐高温塑料材质的把手(3),且上腔体(1)底部通过双头螺柱M6(11)和六角螺母M6螺纹连接有下腔体(1),且上腔体(1)与下腔体(4)之间采用法兰结构,所述下腔体(4)与腔柱(5)通过三枚螺钉螺纹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适应贴合人体的随形艾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腔体(4)内壁通过三枚螺钉固定连接有盛放台(12),且下腔体(4)底端设置有小柱结构(6)。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适应贴合人体的随形艾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小柱结构(6)包括导向小柱(13),所述导向小柱(13)底部套接有底柱(15),且底柱(15)位于腔柱(5)内部的一端为宽端,所述导向小柱(13)中间部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朝将郭子龙刘胜贵徐飞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