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氟氯虫双酰胺的杀虫组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68790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27 19: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农药复配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含氟氯虫双酰胺的杀虫组合物及其应用,包含活性成分A和活性成分B,其中活性成分A为氟氯虫双酰胺,活性成分B为丁醚脲或三氟甲吡醚,本发明专利技术组合物及其制剂能够有效防治多种植食性害虫,延缓害虫抗药性产生,降低化学农药使用量。降低化学农药使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含氟氯虫双酰胺的杀虫组合物
[0001]本专利技术申请是申请号为202210038574.2、申请日为2022年1月13日、专利技术名称为“一种含氟氯虫双酰胺的杀虫组合物”的分案申请。


[0002]本专利技术属于农药
,具体涉及一种含氟氯虫双酰胺的杀虫组合物在防治植食性害虫的应用。

技术介绍

[0003]氟氯虫双酰胺为我公司自主研发的化合物,化合物专利(CN106977494B)已于2021年4月30日获得授权,并已于2021年6月获得ISO国际通用名。氟氯虫双酰胺属于苯甲酰胺类杀虫剂,能够高效激活昆虫鱼尼丁受体进而过度释放细胞中钙库中的钙离子,导致昆虫瘫痪死亡。氟氯虫双酰胺化学名称:3


‑1‑
(3

氯吡啶
‑2‑
基)

N

[4,6

二氯
‑3‑

‑2‑
(甲氨基甲酰基)苯基]‑
1H

吡唑
‑5‑
甲酰胺,CAS登录号为2129147

03

9,分子式:C
17
H
10
BrCl3FN5O2,相对分子质量(按2009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计):521.56,熔点:238℃~240℃,水中溶解度为0.711mg/L。
[0004]在农业生产的实际过程中,防治害虫最容易产生的问题是害虫抗药性的产生。不同品种成分进行复配,是防治抗性害虫很常见的方法。不同成分进行复配,根据实际应用效果,来判断某种复配是增效、加和还是拮抗作用。绝大多数情况下,农药的复配效果都是加和效应,真正增效的情况较少,尤其是增效作用非常明显、共毒系数很高的复配就更少了。经过专利技术人的研究,发现将氟氯虫双酰胺与丁醚脲、唑虫酰胺、三氟甲吡醚复配后均能产生预料不到的增效作用,并且关于氟氯虫双酰胺与丁醚脲、唑虫酰胺、三氟甲吡醚复配的相关报道尚未公开。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协同增效作用、使用成本低、防效好的含氟氯虫双酰胺的杀虫组合物。
[0006]一种含氟氯虫双酰胺的杀虫组合物,包含活性成分A和活性成分B,活性成分A为氟氯虫双酰胺,活性成分B为丁醚脲、唑虫酰胺、三氟甲吡醚中的任一种;
[0007]进一步地,所述的活性成分A和活性成分B的质量比为1:60~50:1;
[0008]进一步地,所述的活性成分A和活性成分B的质量比为1:60、1:50、1:45、1:40、1:35、1:30、1:25、1:20、1:15、1:10、1:5、1:3、1:2、1:1、2:1、3:1、5:1、10:1、15:1、20:1、25:1、30:1、35:1、40:1、45:1、50:1;
[0009]进一步地,所述的氟氯虫双酰胺与丁醚脲的质量比1:40~45:1;
[0010]进一步地,所述的氟氯虫双酰胺与丁醚脲的质量比1:20~35:1;
[0011]进一步地,所述的氟氯虫双酰胺与丁醚脲的质量比1:10~35:1;
[0012]进一步地,所述的氟氯虫双酰胺与丁醚脲的质量比1:1~15:1;
[0013]进一步地,所述的氟氯虫双酰胺与丁醚脲的质量比3:1~15:1;
[0014]进一步地,所述的氟氯虫双酰胺与唑虫酰胺的质量比为1:60~40:1;
[0015]进一步地,所述的氟氯虫双酰胺与唑虫酰胺的质量比为1:25~20:1;
[0016]进一步地,所述的氟氯虫双酰胺与唑虫酰胺的质量比为1:3~5:1;
[0017]进一步地,所述的氟氯虫双酰胺与三氟甲吡醚的质量比为1:60~25:1;
[0018]进一步地,所述的氟氯虫双酰胺与三氟甲吡醚的质量比为1:25~10:1;
[0019]进一步地,所述的氟氯虫双酰胺与三氟甲吡醚的质量比为1:20~3:1;
[0020]进一步地,所述的活性成分A与活性成分B在杀虫组合物中的含量之和为1%~80wt%;
[0021]进一步地,所述的活性成分A与活性成分B在杀虫组合物中的含量之和为5%~50wt%;
[0022]在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活性成分A与活性成分B在杀虫组合物中的含量之和为10~30wt%,例如所述的活性成分A和活性成分B在杀虫组合物中的含量之和为15wt%、16wt%、18wt%、20wt%、22wt%、32wt%。
[0023]本专利技术的杀虫组合物配制可由通常的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加工方法制备,即将活性物质与液体溶剂或固体载体混合后,再加入表面活性剂如润湿剂、分散剂、乳化剂、增稠剂、崩解剂、防冻剂、消泡剂、溶剂、稳定剂等中的一种或几种;
[0024]进一步地,所述的润湿剂选自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拉开粉BX、润湿渗透剂F、皂角粉、蚕沙或无患子粉中的一种或多种组成的混合物;
[0025]进一步地,所述的分散剂选自聚羧酸盐、木质素磺酸盐、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醛缩合物硫酸盐、烷基苯磺酸钙、萘磺酸甲醛缩合物钠盐、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盐、脂肪胺聚氧乙烯醚、脂肪酸聚氧乙烯醚或甘油脂肪酸酯聚氧乙烯醚中的一种或多种组成的混合物;
[0026]进一步地,所述的乳化剂选自农乳500#(烷基苯磺酸钙)、OP系列磷酸酯(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600#磷酸酯(苯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苯乙烯聚氧乙烯醚硫酸铵盐、烷基联苯醚二磺酸镁盐、三乙醇胺盐、农乳400#(苄基二甲基酚聚氧乙基醚)、农乳700#(烷基酚甲醛树脂聚氧乙基醚)、宁乳36#(苯乙基酚甲醛树脂聚氧乙基醚)、农乳1600#(苯乙基酚聚氧乙基聚丙烯基醚)、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嵌段共聚物、OP系列(壬基酚聚氧乙烯醚)、BY系列(蓖麻油聚氧乙烯醚)、农乳33#(烷基芳基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司盘系列(山梨醇酐单硬脂酸)、吐温系列(失水山梨醇脂酸酯聚氧乙烯醚)或AEO系列(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组成的混合物;
[0027]进一步地,所述的增稠剂选自黄原胶、聚乙烯醇、膨润土、羧甲基纤维素或硅酸镁铝中的一种或多种组成的混合物;
[0028]进一步地,所述的崩解剂选自膨润土、尿素、硫酸铵、氯化铝、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乳糖、柠檬酸、丁二酸或碳酸氢钠中的一种或多种组成的混合物;
[0029]进一步地,所述的防冻剂选自乙二醇、丙二醇、丙三醇或尿素中的一种或多种组成的混合物;
[0030]进一步地,所述的消泡剂选自硅油、硅酮类化合物、C
10
~C
20
饱和脂肪酸类化合物或C8~C
10
脂肪醇类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组成的混合物;
perforator)、细蛾属种(Caloptilia spp.)(潜叶虫(leaf miners))、Ca pua reticulana、桃蛀果蛾(Carposina niponensis)(peach f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氟氯虫双酰胺的杀虫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含活性成分A和活性成分B,活性成分A为氟氯虫双酰胺,活性成分B为丁醚脲、三氟甲吡醚中的任一种,所述的活性成分A和活性成分B的质量比为1:60~50: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虫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氟氯虫双酰胺与丁醚脲的质量比为1:40~45:1;所述的氟氯虫双酰胺与三氟甲吡醚的质量比为1:60~25: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虫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氟氯虫双酰胺与丁醚脲的质量比为1:20~35:1;所述的氟氯虫双酰胺与三氟甲吡醚的质量比为1:25~10: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虫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杀虫组合物的总重量为100wt%计,所述的活性成分A与活性成分B在杀虫组合物中的含量之和为1~80wt%,优选为5~50wt%。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虫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杀虫组合物还包括辅助剂,所述的辅助剂选自润湿剂、分散剂、乳化剂、增稠剂、崩解剂、防冻剂、消泡剂、溶剂、稳定剂、渗透剂和载体中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家成李健田东亚熊风杨志鹏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利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