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热障涂层隔热能力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涂层检测
,具体涉及一种热障涂层隔热能力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航空航天的发展,发动机热端部件的温度逐年升高,但合金材料的熔点和服役温度较低,不能直接在高温环境下服役。为了有效的保护合金基底,人们通常在合金基底表面制备热障涂层(TBC)。TBC可以有效提高合金基底的服役温度,增加合金基底的服役寿命。
[0003]常用的TBC材料有YSZ、锆酸盐、磷酸盐等,为了增加热障涂层与合金基底的结合强度,在热障涂层与合金基底之间制备Ni
‑
Co
‑
Cr
‑
Al
‑
Y合金的粘结层(BC),服役一段时间之后,粘接层中的部分Al被氧化并生成TGO,因此带热障涂层的结构件由陶瓷层(TBC)、氧化层(TGO)、粘接层(BC)、基底层(substrate)构成,如附图1所示。
[0004]如图1所示,T
a1
代表带热障涂层的结构件热源侧温度,T
a4
代表带热障涂层的结构件粘接层与基底层界面位置的温度,T
a5
代表带热障涂层的结构件基底冷却侧温度。热障涂层的隔热能力表示为T
a1
‑
T
a4
,直接影响合金基底的工作温度,热障涂层内的温度梯度影响带热障涂层的结构件的热应力。隔热能力是考核和评价热障涂层的关键指标,因此对热障涂层的隔热能力测试是必要的。
[000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障涂层隔热能力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内容:S1、将带热障涂层的结构件在服役条件下进行测试,测量带热障涂层的结构件的热源侧温度T
a1
,冷却侧温度T
a5
;S2、在相同的服役条件下,测量无热障涂层的结构件的热源侧温度,冷却侧温度,其中无热障涂层的结构件与带热障涂层的结构件中的基底相同,利用逼近方法将无热障涂层的结构件热源侧温度和冷却侧温度的温度差逐渐逼近带热障涂层的结构件中基底两侧的温度差;S3、通过带热障涂层的结构件热源侧温度T
a1
和冷却侧温度T
a5
的温度差,减去采用逼近方法得到的带热障涂层的结构件基底两侧的温度差得到热障涂层的隔热性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障涂层隔热能力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2中,无热障涂层的结构件与带热障涂层的结构件中的基底相同,包括材料、组织、尺寸、表面粗糙度均相同。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障涂层隔热能力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2中,相同的服役条件包括高温燃气的温度、压力、流量相同,冷却气体的冷却路径、温度、压力、流量相同。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障涂层隔热能力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所述的逼近方法中当T
i
‑
T
i
‑1小于允许误差时,热障涂层的隔热性能Δt
i
为:Δt
i
=T
a1
‑
T
a5
‑
Δt
bi
,其中Δt
bi
为第i次测量的无热障涂层的结构件热源侧温度和冷却侧温度的温度差,T
a1
为带热障涂层的结构件的热源侧温度,T
a5
为带热障涂层的结构件的冷却侧温度,T
i
为第i次施加于无热障涂层的结构件的热源温度。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障涂层隔热能力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所述的逼近方法具体如下:S201、在相同的服役条件下,进行一次实验,测量无热障涂层的结构件的热源侧温度T
b11
,冷却侧温度T
b12
,无热障涂层的结构件热源侧温度T
b11
和冷却侧温度T
b12
的温度差为Δt
b1
,带热障涂层的结构件基底高温侧温度T1估计为带热障涂层的结构件冷却侧温度T
a5
和Δt
b1
之和;热障涂层的隔热性能Δt1为:Δt1=T
a1
‑
T
a5
‑
Δt
b1
;S202、改变无热障涂层的结构件的热源温度,使热源温度等于T1,进行二次实验,测量无热障涂层的结构件的热源侧温度T
b21
,冷却侧温度T
22
,无热障涂层的结构件热源侧温度T
b21
和冷却侧温度T
b22
的温度差为Δt
b2
,带热障涂层的结构件基底高温侧温度T2估计为带热障涂层的结构件冷却侧温度T
a5
和Δt
b2
之和;热障涂层的隔热性能Δt2为:Δt2=T
a1
‑
T
a5
‑
Δt
b2
;S203、改变无热障涂层的结构件的热源温度,使热源温度等于T...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种晓宇,陆天龙,干梦迪,冯晶,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