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干变高压线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687549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27 19: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干变高压线圈,涉及干式变压器领域,针对现有的干式变压器高压线圈散热性能较差导致干式变压器功率受限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高压绕组,所述高压绕组包括高压线圈和导热层,所述高压线圈逐层、连续的绕接有多层,且所述高压线圈每层绕线之间均套接有导热层,所述导热层的长度大于高压线圈的长度;所述高压绕组的底端还设置有散热底座,且所述散热底座包括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所述高压线圈的底端设置于第一支撑板的顶端,且所述第二支撑板位于第一支撑板的底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新颖,该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干式变压器高压线圈散热性能较差导致干式变压器功率受限的问题。致干式变压器功率受限的问题。致干式变压器功率受限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干变高压线圈


[0001]本技术涉及干式变压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干变高压线圈。

技术介绍

[0002]干变高压线圈是干式变压器高压线圈的简称,大型工业干式变压器主要由三组柱状绕组组成,由山字型铁芯插接这三组绕组,且每组绕组均绕接有低压线圈和高压线圈,低压线圈绕接在铁芯和高压线圈之间,传统的干式变压器的低压线圈和高压线圈均浇注绝缘密封胶进行密封,以提高绝缘性、结构强度等性能,但是该结构明显会造成线圈散热不佳,一些超高压干式变压器在低压线圈和高压线圈之间留有风道,但是仍然难以满足高功率运行的散热需求,导致限制了干式变压器的功率,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干变高压线圈。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干变高压线圈,解决了现有的干式变压器高压线圈散热性能较差导致干式变压器功率受限的问题。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干变高压线圈,包括高压绕组,所述高压绕组包括高压线圈和导热层,所述高压线圈逐层、连续的绕接有多层,且所述高压线圈每层绕线之间均套接有导热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干变高压线圈,包括高压绕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绕组包括高压线圈(1)和导热层(2),所述高压线圈(1)逐层、连续的绕接有多层,且所述高压线圈(1)每层绕线之间均套接有导热层(2),所述导热层(2)的长度大于高压线圈(1)的长度;所述高压绕组的底端还设置有散热底座(3),且所述散热底座(3)包括第一支撑板(301)和第二支撑板(302),所述高压线圈(1)的底端设置于第一支撑板(301)的顶端,且所述第二支撑板(302)位于第一支撑板(301)的底端,所述第一支撑板(301)和第二支撑板(302)的边缘之间设置多组有支架(303),且相邻两组支架(303)之间均设置有过滤空气的过滤板(305),所述第二支撑板(302)的底端设置有风扇(307);所述导热层(2)的底端开设有多组槽口(202),且相邻的两组导热层(2)之间槽口(202)呈交错分布,所述导热层(2)的底端与第一支撑板(301)和第二支撑板(302)插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干变高压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层(2)由玻纤布、绝缘树脂、导热硅胶复合制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干变高压线圈,其特征在于,每层所述导热层(2)底端的槽口(202)均关于导热层(2)呈环形阵列分布,且所述第一支撑板(301)和第二支撑板(302)均开设有插槽(304),所述导热层(2)与第一支撑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贤芳游振国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增变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