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拉丝炉进气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光纤制造
,尤其涉及一种拉丝炉进气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光纤即光导纤维,是一种由玻璃或塑料制成的纤维,光纤通过传导光信号来传输数字信息,目前广泛应用于通信、电力、医疗以及交通等领域。制造光纤一般在拉丝炉中进行,将预制棒插设在拉丝炉的上炉口中,并通过设置石墨来提供拉丝炉内的高温环境,从而使预制棒的底部熔化,并在重力或牵引力的作用下拉制形成光纤;光纤在制作过程中需要持续往拉丝炉内输入惰性气体以保持温度和压力的相对稳定,但目前大多数的光纤制造过程中技术人员无法对拉丝炉内的温度和压力状态进行实时监控,只能通过停机检查或者依靠经验判断的方式来进行炉内状态的确认和调节,不能很好地保证光纤制造的质量和效率。
[0003]现有的光纤生产自动控制系统如申请号为201410726843.X的专利中提供的光纤生产温度自动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通过提供一种温度调节更加平滑、丝径控制更加稳定的光纤生产温度自动控制系统,该系统包括温度测试装置、温度变送器以及控制器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拉丝炉进气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拉丝炉(1);上炉口压力控制组件(2),所述上炉口压力控制组件(2)包括第一压力传感器(21)、第一进气管路(22)以及第一气流调节件(23),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21)用于监测所述拉丝炉(1)的上炉口的压力并输出第一压力值,所述第一进气管路(22)与所述上炉口连接,所述第一气流调节件(23)设置在所述第一进气管路(22)上,所述第一气流调节件(23)用于调节所述第一进气管路(22)中的惰性气体流量;炉腔温度控制组件(3),所述炉腔温度控制组件(3)包括温度传感器(31)、第二进气管路(32)以及第二气流调节件(33),所述温度传感器(31)用于监测所述拉丝炉(1)的炉腔内的温度并输出温度值,所述第二进气管路(32)与所述拉丝炉(1)的炉腔连接,所述第二气流调节件(33)设置在所述第二进气管路(32)上,所述第二气流调节件(33)用于调节所述第二进气管路(32)中的惰性气体流量;下炉口压力控制组件(4),所述下炉口压力控制组件(4)包括第二压力传感器(41)、第三进气管路(42)以及第三气流调节件(43),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41)用于监测所述拉丝炉(1)的下炉口的压力并输出第二压力值,所述第三进气管路(42)与所述下炉口连接,所述第三气流调节件(43)设置在所述第三进气管路(42)上,所述第三气流调节件(43)用于调节所述第三进气管路(42)中的惰性气体流量;控制台(6),所述控制台(6)能够接收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21)、温度传感器(31)以及第二压力传感器(41)分别输出的所述第一压力值、所述温度值以及所述第二压力值,当所述第一压力值和第一压力预设值的差值超出第一压力设定范围时,所述控制台(6)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气流调节件(23),以使所述第一气流调节件(23)调节所述第一进气管路(22)中的惰性气体流量;当所述温度值和温度预设值的差值超出温度设定范围时,所述控制台(6)用于控制所述第二气流调节件(33),以使所述第二气流调节件(33)调节所述第二进气管路(32)中的惰性气体流量;当所述第二压力值和第二压力预设值的差值超出第二压力设定范围时,所述控制台(6)用于控制所述第三气流调节件(43),以使所述第三气流调节件(43)调节所述第三进气管路(42)中的惰性气体流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丝炉进气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拉丝炉进气控制系统还包括密封组件(5),所述密封组件(5)包括进气密封件(52),预制棒(100)穿过所述上炉口伸入所述拉丝炉(1)的炉腔中,所述进气密封件(52)用于封堵所述预制棒(100)与所述上炉口的内侧壁之间的间隙,所述进气密封件(52)与所述预制棒(100)的外壁之间形成进气通道,所述第一进气管路(22)安装在所述进气密封件(52)上,所述第一进气管路(22)通过所述进气通道与所述拉丝炉(1)的炉腔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拉丝炉进气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密封件(52)包括上盖板(521)、下盖板(522)以及连通件(523),所述上盖板(521)通过所述连通件(523)与所述下盖板(522)连接,所述上盖板(521)的内侧与所述预制棒(100)的外壁贴靠,所述下盖板(522)的外侧与所述上炉口的内侧贴靠;所述连通件(523)和所述下盖板(522)之间形成第一弯折通道(501),所述连通件(523)与所述预制棒(100)的外壁之间形成第二通道,所述下盖板(522)与所述预制棒(100)的外壁之间形成第三通道,所述第二通道和所述第三通道组成所述进气通道;所述第一进气管路(22)通过所述第一弯折通道(501)与所述第二通道连
通,所述第二通道通过所述第三通道与所述拉丝炉(1)的炉腔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拉丝炉进气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弯折通道(501)由第一连接部(5011)和第一槽部(5012)组成,所述第一槽部(50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军杰,顾灵卫,董魏,范鹏涛,刘其岳,丁燕平,罗干,张喜恩,范祎昂,沈巧巧,贺作为,宋君,田国才,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亨通光导新材料有限公司江苏亨通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