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火电机组多级蓄热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686590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27 19: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火电机组多级蓄热系统,包括:锅炉(1)、再热器(2)、固体储热装置(11)和压力匹配器(12)。锅炉(1)在第一蒸汽阀门(1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火电机组多级蓄热系统


[0001]本申请属于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
,涉及一种火电机组多级蓄热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新能源规模增加和用电峰谷差的持续加大,保障电力系统的供需平衡的难度日益显著,在用电低谷时段,如出现新能源大发的情况,电力将呈现明显富裕,此时,如不能调低煤电机组的发电负荷,则会出现“弃风”、“弃光”等问题。相比其它系统而言,汽轮机的运行限制要小很多,其能接受较小的蒸汽流量,同时启停迅速。因此,现有采用大型储热技术,将锅炉富裕热量进行存储,为新能源发电让渡更多发电空间,减少“弃风”、“弃光”等问题的出现。目前,火电机组的调峰主要通过改善锅炉稳燃能力、实施宽负荷排放改造、增加电化学储能设备和增加热储能装备等手段。为了避免轴向推力不平衡,现有技术不能大规模抽汽,造成换热功率低、储热量小,无法显著降低火电机组的发电功率,实施效果不明显。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实现深度调峰的火电机组多级蓄热系统。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火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火电机组多级蓄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锅炉(1)、再热器(2)、固体储热装置(11)和压力匹配器压力匹配器(12);所述锅炉(1)在第一蒸汽阀门(10

1)的控制下与所述固体储热装置(11)连通,用于在需要时将高温蒸汽通入所述固体储热装置放热;所述固体储热装置(11)在第二蒸汽阀门(10

2)的控制下与所述再热器(2)连通,用于将放热后的蒸汽通入所述再热器(2)吸热;所述压力匹配器(12)在第三蒸汽阀门(10

3)的控制下与所述再热器(2)连通,用于将吸热完成后的蒸汽通入所述压力匹配器(12),所述压力匹配器(12)与所述固体储热装置(11)连通,用于将高温放热后的蒸汽通入所述压力匹配器(12),以此实现蒸汽压力调节;所述压力匹配器(12)与所述固体储热装置(11)连通,用于将调节压力后的蒸汽通入所述固体储热装置(11)放热。2.如权利要求1所述火电机组多级蓄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锅炉(1),所述锅炉(1)包括液体入口、蒸汽出口和排烟通道,所述锅炉(1)用于使用燃料直燃将水加热产生高温高压蒸汽;再热器(2),所述再热器(2)设置于所述排烟通道内,所述再热器(2)与所述排烟通道互不通气,所述再热器(2)包括蒸汽入口和蒸汽出口,所述再热器(2)用于使所述锅炉(1)排出的高温烟气与在所述再热器(2)内流动的蒸汽换热;固体储热装置(11),所述固体储热装置(11)包括第一蒸汽入口、第二蒸汽入口、蒸汽出口和冷凝水出口,所述固体储热装置(11)的第一蒸汽入口与所述锅炉(1)的蒸汽出口在第一蒸汽阀门(10

1)的控制下连通,所述固体储热装置(11)的蒸汽出口与所述再热器(2)的蒸汽入口在第二蒸汽阀门(10

2)的控制下连通,所述固体储热装置(11)用于存储热能;压力匹配器(12),所述压力匹配器(12)包括第一蒸汽入口、第二蒸汽入口和蒸汽出口,所述压力匹配器(12)的第一蒸汽入口与所述固体储热装置(11)的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华贾吉林王小英郭景洲
申请(专利权)人:赫普能源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