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无人直升机用三旋翼头,包括桨夹、三桨毂头和夹板,所述三桨毂头中心设有安装轴孔,所述安装轴孔的上方、下方分别安装有桨毂连接垫块和桨毂连接座,所述安装轴孔外围均匀分布有三个卡接孔,所述卡接孔内通过桨毂头内轴卡接有向心轴承座,所述三桨毂头一端连接有桨毂头外轴,所述桨毂头外轴通过轴承卡接有桨毂减震块,所述桨毂减震块紧靠桨夹设置,桨毂减震块的厚度大于桨夹靠近桨毂减震块一端的厚度,所述夹板一端呈Z字型设计,其分别连接固定在所述桨夹和桨毂减震块上,夹板另一端连接固定在向心轴承座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利于直升机桨叶减少振晃和柔性挥舞,提升无人机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人机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人机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人直升机用三旋翼头
[0001]本技术涉及无人机制造
,尤其是指一种无人直升机用三旋翼头。
技术介绍
[0002]无人直升机是指依靠动力系统驱动一个或多个旋翼产生升力和推进力,实现垂直起落及悬停、前飞、后飞、定点回转等可控飞行的不载人飞行器。三旋翼无人机是指具有三个旋翼轴提供升力和推进力的可垂直起降的无人机,旋翼主要由桨叶和桨毂组成,主要功能是将旋转动能转换成旋翼升力和拉力。
[0003]现有无人直升机一般将旋翼头上的两桨夹设计在一条直线上,安装在两桨夹上的旋翼桨叶也基本在一条直线上,旋翼桨叶在旋转过程中因其复杂多变的工作与受力特点,稳定性较差,旋翼桨叶在旋转过程中,具有较大震幅,不利于直升机桨叶减少振晃和柔性挥舞,影响无人机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人直升机用三旋翼头,有利于直升机桨叶减少振晃和柔性挥舞,提升无人机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为实现上述之目的,本技术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一种无人直升机用三旋翼头,包括桨夹、三桨毂头、连接所述桨夹和三桨毂头的夹板,其中,所述三桨毂头中心设有安装轴孔,所述安装轴孔的上方、下方分别安装有桨毂连接垫块和桨毂连接座,所述安装轴孔外围均匀分布有三个卡接孔,所述卡接孔内通过桨毂头内轴卡接有向心轴承座,所述三桨毂头靠近所述桨夹一端连接有桨毂头外轴,所述桨毂头外轴通过轴承卡接有桨毂减震块,所述桨毂减震块紧靠所述桨夹设置,桨毂减震块的厚度大于桨夹靠近桨毂减震块一端的厚度,所述夹板一端呈Z字型设计,其通过螺栓分别连接固定在所述桨夹和桨毂减震块上,所述夹板另一端通过螺栓连接固定在所述向心轴承座上。
[0008]进一步,所述向心轴承座两侧设有轴套。
[0009]进一步,所述桨毂头内轴上穿设有定位套,所述桨毂连接垫块与桨毂连接座之间通过螺栓穿过所述定位套连接在一起。
[0010](三)有益效果
[0011]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本技术设计了带减震的三旋翼头,三桨毂头一端连接有桨毂减震块,桨毂减震块的厚度大于桨夹靠近桨毂减震块一端的厚度,再通过螺栓将桨毂减震块和桨夹固定在夹板一端,结合安装轴孔上方安装桨毂连接垫块,三桨叶在旋转过程中产生的震动大部分被桨毂减震块吸收,少部分被桨毂连接垫块吸收,有利于直升机桨叶减少振晃和柔性挥舞,提升无人机的稳定
性和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技术的部分拆解图;
[0013]图2是本技术的效果图。
[0014]附图标号说明:
[0015]1、桨夹2、三桨毂头21、安装轴孔22、卡接孔
[0016]23、桨毂头内轴24、向心轴承座25、桨毂头外轴26、轴承
[0017]27、桨毂减震块28、轴套29、定位套3、夹板
[0018]4、桨毂连接垫块5、桨毂连接座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0]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0021]请参阅图1和图2所示,一种无人直升机用三旋翼头,包括桨夹1、三桨毂头2、连接所述桨夹1和三桨毂头2的夹板3,其中,所述三桨毂头2中心设有安装轴孔21,所述安装轴孔21的上方、下方分别安装有桨毂连接垫块4和桨毂连接座5,通过螺栓穿设三桨毂头2进而将桨毂连接垫块4和桨毂连接座5连接在一起,所述安装轴孔21外围均匀分布有三个卡接孔22,所述卡接孔22内通过桨毂头内轴23卡接有向心轴承座4,所述三桨毂头2靠近所述桨夹1一端连接有桨毂头外轴25,所述桨毂头外轴25通过轴承26卡接有桨毂减震块25,所述桨毂减震块25紧靠所述桨夹1设置,桨毂减震块25的厚度大于桨夹1靠近桨毂减震块27一端的厚度,这样设计不仅有利于直升机桨叶减少振晃,同时也能减少柔性挥舞,所述夹板3一端呈Z字型设计,其通过螺栓分别连接固定在所述桨夹1和桨毂减震块27上,所述夹板3另一端通过螺栓连接固定在所述向心轴承座24上。通过在三桨毂头2两端分别设有桨毂头内轴23和桨毂头外轴25,从而将三桨叶在旋转过程中产生的震动传递给桨毂连接垫块4和桨毂减震块27,其中,大部分被桨毂减震块27吸收,少部分被桨毂连接垫块4吸收,有利于直升机桨叶减少振晃和柔性挥舞,提升无人机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0022]为避免向心轴承座24的左右晃动太太,所述向心轴承座24两侧设有轴套28。
[0023]为避免桨毂头内轴23左右移动,所述桨毂头内轴23上穿设有定位套29,所述桨毂连接垫块4与桨毂连接座5之间通过螺栓穿过所述定位套29连接在一起,在本实施例中,桨毂连接垫块4与桨毂连接座5通过六根螺栓连接,需要在三桨毂头2上另外在开设三个孔套设铜套。
[0024]本技术设计了带减震的三旋翼头,三桨毂头一端连接有桨毂减震块,桨毂减震块的厚度大于桨夹靠近桨毂减震块一端的厚度,再通过螺栓将桨毂减震块和桨夹固定在夹板一端,结合安装轴孔上方安装桨毂连接垫块,三桨叶在旋转过程中产生的震动大部分被桨毂减震块吸收,少部分被桨毂连接垫块吸收,有利于直升机桨叶减少振晃和柔性挥舞,
提升无人机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0025]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人直升机用三旋翼头,其特征在于:包括桨夹、三桨毂头、连接所述桨夹和三桨毂头的夹板,其中,所述三桨毂头中心设有安装轴孔,所述安装轴孔的上方、下方分别安装有桨毂连接垫块和桨毂连接座,所述安装轴孔外围均匀分布有三个卡接孔,所述卡接孔内通过桨毂头内轴卡接有向心轴承座,所述三桨毂头靠近所述桨夹一端连接有桨毂头外轴,所述桨毂头外轴通过轴承卡接有桨毂减震块,所述桨毂减震块紧靠所述桨夹设置,桨毂减震块的厚度大于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继仁,邓先虎,吴竞,黄羿,
申请(专利权)人:北飞蓝图航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