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离体生物组织动脉供血和静脉回血模拟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685936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27 19: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离体生物组织动脉供血和静脉回血模拟系统,其底座中部设有注射器,注射器后方设有直线滑块轴承和转盘摆臂机构,直线滑块轴承内滑动支撑有滑杆,滑杆连接注射器的芯杆按手后端,由直流减速电机经转盘摆臂机构驱动滑杆前后滑移;底座的一侧通过输液杆吊挂着装有模拟血液的输液袋,输液袋插接有两路输液管路;底座在注射器前方设有管路连接组件,通过管路连接组件将注射器、两输液管路和对外输出软管连接在一起。使用时将外输出软管接入动物离体生物组织的对应血管中,可以使离体生物组织的动脉获得动脉搏动及血液流动,也可以实现持续性的静脉回流,这样就可以使用动物离体生物组织来模拟活体动物进行血管吻合的仿真训练操作。管吻合的仿真训练操作。管吻合的仿真训练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离体生物组织动脉供血和静脉回血模拟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动脉供血和静脉回血模拟系统,具体是一种供显微外科医生操作技能训练使用的离体生物组织动脉供血和静脉回血模拟系统,属于医用教学培训器材


技术介绍

[0002]显微外科手术是指外科医生借助于手术显微镜的放大,使用精细的显微手术器械及缝合材料,对细小的组织所进行的精细手术。目前大部分显微外科手术都需要进行血管吻合的操作,因此血管吻合是显微外科医生的最基本技能之一,该技能对医生的操作要求较高,要熟练掌握血管吻合技能,需要进行大量的实操训练。
[0003]目前血管吻合的技能训练一般采用实验动物来进行,如果采用活体动物,必须填报相关申请并经过动物实验伦理审查,整个流程较为繁琐,而且活体实验动物的获取也颇费周折,不利于技能训练的开展。如果采用动物的离体生物组织来进行训练,则不需要经过繁琐动物实验伦理审查,离体生物组织也更容易获得,更适合用于开展技能训练,但动物离体生物组织中的血管是没有血液流动的,如直接用于血管吻合技能训练,无法有效模拟活体动物血管的动脉供血和静脉回血情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离体生物组织动脉供血和静脉回血模拟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模拟系统设有底座(1),底座(1)中部设有横向设置的注射器(2),注射器(2)的外套(2.1)通过一对抱箍式支座(3)固定夹持支撑在底座(1)上方,注射器(2)的外套(2.1)内设有芯杆(2.2),芯杆(2.2)前端设有胶塞,芯杆(2.2)后端设有按手;底座(1)在注射器(2)后方的一侧设有安装角板(5),安装角板(5)在靠前的位置架设有横向箱式直线滑块轴承(6),直线滑块轴承(6)内滑动支撑有可水平横向滑移的滑杆(7),滑杆(7)的前端固定连接注射器(2)的芯杆(2.2)按手的后端,由滑杆(7)带动注射器(2)的芯杆(2.2)同步运动;安装角板(5)在靠后的位置架设有转盘摆臂机构,转盘摆臂机构的转盘(9)由一个可调节转速的直流减速电机(10)带动,转盘摆臂机构的摆臂(11)前端铰接在滑杆(7)的后端头上,摆臂(11)后端铰接在转盘(9)的偏心轴(9.1)上,由直流减速电机(10)经转盘摆臂机构驱动滑杆(7)前后滑移;底座(1)的一侧架设有竖向设置并可伸缩和锁定的输液杆(12),输液杆(12)上端吊挂着装有模拟血液的输液袋(13),输液袋(13)下端口插接有1#输液管路(14)和2#输液管路(15),两路输液管路上均设有滴斗(16)和流量调节器(17);底座(1)在注射器(2)前方的位置固定设有管路连接组件,管路连接组件由1#医用三通旋塞(18)、2#医用三通旋塞(19)、1#医用单向阀(20)、2#医用单向阀(21)组成,1#医用三通旋塞(18)的A端口与注射器外套(2.1)前端的锥头相连接,1#医用三通旋塞(18)的B端口与1#医用单向阀(20)的出口相连接,1#医用单向阀(20)的入口与1#输液管路(14)的出液口相连接,1#医用三通旋塞(18)的C端口连接2#医用单向阀(21)的入口,2#医用单向阀(21)的出口连接2#医用三通旋塞(19)的A端口,2#医用三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黎章枝贺辉马庭芝张波李谦陆凤婷
申请(专利权)人: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