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水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684538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27 19: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污水处理系统领域,具体公开一种污水处理系统。所述污水处理系统包括生化反应池、臭氧接触池、折点加氯池和活性炭滤池;所述生化反应池连通臭氧接触池;所述臭氧接触池的出水管分为三个支路,第一支路回流至生化反应池,第二支路连通至折点加氯池,第三支路连通至活性炭滤池;所述折点加氯池的出水管连通至活性炭滤池,所述活性炭滤池连通出水排放管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有效解决COD(化学需氧量)、氨氮、总氮、总磷和SS(悬浮物)等排放不达标的问题,实现综合最优工艺路线,为工业污水深度处理达标排放和中水回用提供低成本解决方案。方案。方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污水处理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污水处理系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污水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印染污水中的染料种类繁多,结构复杂,主要包括氨基、羧基、羟基和磺酸基等可电离的助色基团,同时还存在着共轭键等其他化学键;由于复杂的结构使其具有强的光稳定性、热稳定性、染色持久性、抗生物降解性和半衰周期长的特性,导致染料污水难以降解,具有水量大、有机污染物含量高、色度深、碱性大、水质变化大等特点,属难处理的工业污水。
[0003]印染污水主要通过物理、化学和生化等方法进行处理,物理法主要采用气浮、吸附和膜分离等技术,其中膜分离技术能有效去除污水中的各类污染物;化学法主要采用基于化学絮凝、化学氧化和电化学氧化等的技术;生化法主要通过微生物对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进行降解,包括厌氧法、好氧法和厌氧

好氧组合法。目前关注度较高的污水深度处理技术包括曝气生物滤池、高级氧化法(芬顿、臭氧)、物理吸附法等。现如今PVA浆料、人造丝碱解物、新型助剂等难生化降解有机物大量进入印染污水,使传统二级生物处理系统的污染物降解能力得到抑制,且处理后污水中仍含有一些难生物降解和成色的有机物,在印染污水处理过程中使用传统单一深度处理技术存在处理印染污水难度高、处理花费大、除COD(化学需氧量)外的其他水质指标不能够达到很好的效果、出水氨氮和总氮变化等问题;对于不能达标排放的水厂,多采用在污水处理的后端增加深度处理工艺,但后端污水COD浓度偏低,可生化性差,进行深度处理后的投资和运行成本较高,同时出水的脱氮除磷效果差,甚至还会造成氨氮升高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旨在针对至少一种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污水处理系统,能有效解决COD(化学需氧量)、氨氮、总氮、总磷和SS(悬浮物)等排放不达标的问题,实现综合最优工艺路线,为工业污水深度处理达标排放和中水回用提供低成本解决方案。
[0005]为实现以上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包括生化反应池、臭氧接触池、折点加氯池和活性炭滤池;所述生化反应池连通臭氧接触池;所述臭氧接触池的出水管分为三个支路,第一支路回流至生化反应池,第二支路连通至折点加氯池,第三支路连通至活性炭滤池;所述折点加氯池的出水管连通至活性炭滤池,所述活性炭滤池连通出水排放管路。
[0007]进一步地,所述臭氧接触池的第一支路出水占总出水量的0

10%;第二支路出水占总出水量的40

50%;第三支路出水占总出水量的40

50%。
[0008]进一步地,所述生化反应池为MBBR反应池(也即移动床生物膜反应池),所述MBBR反应池内部填充有悬浮填料,悬浮填料底部设置有曝气装置和潜水搅拌器。
[0009]进一步地,所述污水处理系统还包括气浮滤池,所述气浮滤池位于所述生化反应
池和臭氧接触池之间,并与所述生化反应池和臭氧接触池连通。
[0010]更进一步地,所述气浮滤池为一体化的水处理系统,将溶气浮选池与多介质滤池结合在一起,上部为矩形溶气浮选池,下部为多介质滤料过滤池;所述溶气浮选池上方设置有刮渣器。
[0011]进一步地,所述折点加氯池包含加药系统。
[0012]进一步地,所述生化反应池为A2O生化池或氧化沟。
[0013]进一步地,所述生化反应池和臭氧接触池之间还包括颗粒滤料滤池、压力式过滤器、混凝沉淀池或重力式滤池中的一种或几种。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所产生的有益效果是:
[0015](1)本技术将生化反应池

臭氧接触池

折点加氯池

活性炭滤池等单元相结合,整体解决了污水处理的COD、氨氮、总氮、总磷和SS等多项污染物排放指标问题,达到综合最优解决方案,同时通过臭氧高级氧化技术,保证了出水水质稳定达标;
[0016](2)本技术为了同时解决臭氧催化氧化单元出水氨氮升高的问题,将臭氧接触池的出水分为三股,其中,0~10%的污水回流至MBBR反应池进行进一步的脱氮;40~50%污水进入折点加氯池,对于脱除氨氮效果显著;本技术在保证总氮、氨氮等污染物去除率满足排放要求的前提下,使工程设备投资成本比较低而设置了回流、分流水量,通过只设置0~10%的污水回流,40~50%的污水进行折点加氯脱氮,40~50%的污水和折点加氯单元出水混合进入活性炭滤池,能够在保证活性炭滤池出水COD、氨氮等指标均满足排放要求的基础上,有效降低污水处理投资费用,减小臭氧接触池、MBBR反应池、气浮滤池的处理规模和污水处理负荷,进一步提高污水处理效率,节约经济成本;
[0017](3)本技术将臭氧接触池的出水做回流、分流处理,可以节省折点加氯池的加药量(次氯酸、次氯酸盐等),降低折点加氯池的处理负荷,节省折点加氯池的占地面积;
[0018](4)本技术在生化反应池和臭氧接触池之间设置气浮滤池,气浮滤池使臭氧接触池进水SS较低,符合臭氧接触池的进水要求;同时,经气浮滤池处理后出水中的氨氮浓度较低,后续的臭氧接触池又只将一部分污水排入折点加氯池,使得折点加氯池的加药量相对较少,经济可行,而且所加药为次氯酸、次氯酸盐等,具有杀毒、提高水质的作用;
[0019](5)本技术的折点加氯池处理后的出水含有余氯,会对水造成二次污染,将折点加氯池出水送至活性炭滤池,经活性炭吸附处理,不仅能去除余氯,而且能进一步反应耗去一氯胺,吸附一定量的有机物,净化水质;同时,折点加氯池去除氨氮处理效果稳定,不受水温影响,具有降本、增效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污水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污水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
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同轴”、“底部”、“一端”、“顶部”、“中部”、“另一端”、“上”、“一侧”、“顶部”、“内”、“前部”、“中央”、“两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4]实施例1
[0025]结合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包括生化反应池、臭氧接触池、折点加氯池和活性炭滤池;其中,生化反应池连通臭氧接触池;所述臭氧接触池的出水管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生化反应池、臭氧接触池、折点加氯池和活性炭滤池;所述生化反应池连通臭氧接触池;所述臭氧接触池的出水管分为三个支路,第一支路回流至生化反应池,第二支路连通至折点加氯池,第三支路连通至活性炭滤池;所述折点加氯池的出水管连通至活性炭滤池,所述活性炭滤池连通出水排放管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臭氧接触池的第一支路出水占总出水量的0

10%;第二支路出水占总出水量的40

50%;第三支路出水占总出水量的40

5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化反应池为MBBR反应池,所述MBBR反应池内部填充有悬浮填料,悬浮填料底部设置有曝气装置和潜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俊强耿翠玉赵爱雪
申请(专利权)人:金风环保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