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再生纤维素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纤维素分离及再生纤维素纤维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再生纤维素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发展,不可再生的化石资源日益短缺,合成高分子材料所带来的白色污染和微塑料污染等问题,人类对可再生高分子材料的需求越来越迫切。纤维素是自然界中最为丰富的生物高分子材料,每年地球上通过光合作用合成纤维素约2000亿吨,只有约0.2%得到有效利用。纤维素具有可以再生、可生物降解、价格低廉、生物相容性好等优点,其降解产物参与自然界的碳循环,不污染环境。
[0003]天然纤维素纤维是人类最早利用天然纺织材料之一,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随着全球人口的快速增加,天然纤维素纤维已远远无法满足人类的需求,通过溶解再生等工艺流程制备的再生纤维素纤维应运而生。再生纤维素纤维的制备工艺主要有衍生化工艺和直接溶剂法工艺两类。传统的粘胶生产工艺是典型的衍生化工艺。在粘胶工艺中,纤维素在氢氧化钠(NaOH)水溶液中与二硫化碳(CS2)反应生成纤维素磺酸酯,溶解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再生纤维素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低共熔溶剂与纤维素混合,加热溶解均匀,获得纤维素溶液;2)将步骤1)中的纤维素溶液经脱泡、过滤后采用溶液纺丝工艺,纺丝溶液经喷丝板挤出后,随后进行经气隙后再凝固浴中凝固;3)将步骤2)中凝固后得到的凝胶丝经牵伸、水洗、上油、干燥,制备得到再生纤维素纤维;其中,所述低共熔溶剂包括第一溶剂、第二溶剂和水;所述第一溶剂选自式1所示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式1中,R1、R2、R3相同或者不同,各自独立地选自C1‑
20
烷基;R4选自C1‑
20
烷基、
‑
R
‑
OH、C6‑
20
芳基或C3‑
40
环烷基,所述R选自C1‑
20
亚烷基;所述第二溶剂选自尿素、硫脲或二甲基亚砜(DMSO)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第二溶剂的含量可以为零;所述水的含量为0~25wt%。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共熔溶剂由所述第一溶剂、所述第二溶剂和水组成,所述第二溶剂的含量可以为零,所述水的含量为0~25wt%。优选地,第一溶剂占低共熔溶剂的质量百分比为30~95%。优选地,所述第二溶剂占低共熔溶剂的质量百分比为0~60%。优选地,水的含量为5~25wt%。3.根据权利要求1
‑
2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R1、R2、R3相同或者不同,选自C1‑
12
烷基;R4选自C3‑
12
烷基、
‑
R
‑
OH、C6‑
10
芳基、C3‑
10
环烷基中的一种,所述R选自C1‑6亚烷基。优选地,所述R1、R2、R3均为CH3,R4选自
‑
C...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瑞刚,钟颖林,康宏亮,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