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投球式可捞隔离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681908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27 19: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投球式可捞隔离阀,包括:阀体,阀体内设置有阀腔;下部球座,可拆卸地设置在阀腔内,下部球座为沙漏形,下部球座的中部形成第一开口;上部胶塞座,上部胶塞座的下端与下部球座的上端可拆卸连接,上部胶塞座的内部设置有锥形部,锥形部的下端设置有第二开口,上部胶塞座的上端与阀体通过销钉连接;球体,球体的直径大于第一开口的直径小于第二开口的直径;捞矛式胶塞,捞矛式胶塞包括芯杆和设置在芯杆外周上的倒刺状的第一锁块和第二锁块,第一锁块和第二锁块分别与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配合,在捞矛式胶塞的下压作用下球体能够发生形变并通过第二开口。球体能够发生形变并通过第二开口。球体能够发生形变并通过第二开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投球式可捞隔离阀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隔离阀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投球式可捞隔离阀。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国内现有的分级注水泥固井作业技术主要有分级箍、封隔器配合盲板式和免钻塞顶部注水泥两种。第一种在分级注水泥结束后,需要下入小尺寸的钻头进行钻盲板作业。第二种,由于采用的隔离装置在下入过程中一直处于盲堵状态,因此在下入完井管串的过程中内外管柱中的液体终存在压差,如果压差过大就会造成分级注水泥器失效,或者免钻塞提前打开,导致无法进行后续作业。所以为了减小内外压差给完井管柱下入带来的不利影响,需要及时对管柱进行灌浆作业,以平衡压力;灌浆次数过多会影响施工进度,降低施工效率。与此同时,钻盲板的过程中,还存在盲板掉落以及套管脱扣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投球式可捞隔离阀,该隔离阀在下完井管串时投入球体之前使得管柱内外始终保持全通状态,降低管柱内外压差,减少灌浆次数,提高施工效率;同时,如果在管柱下入困难可以方便及时开泵循环减小下入阻力,在到达预定位置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投球式可捞隔离阀,其特征在于,该隔离阀包括:阀体,所述阀体内设置有阀腔;下部球座,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阀腔内,所述下部球座为沙漏形,所述下部球座的中部形成第一开口;上部胶塞座,所述上部胶塞座的下端与所述下部球座的上端可拆卸连接,所述上部胶塞座的内部设置有锥形部,所述锥形部的下端设置有第二开口,所述上部胶塞座的上端与所述阀体通过销钉连接;球体,所述球体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开口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开口的直径;捞矛式胶塞,所述捞矛式胶塞包括芯杆和设置在所述芯杆外周上的倒刺状的第一锁块和第二锁块,所述第一锁块和所述第二锁块分别与所述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配合,在所述捞矛式胶塞的下压作用下所述球体能够发生形变并通过所述第二开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球式可捞隔离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腔的内壁上设置有凸起部,所述凸起部与所述下部球座的下端卡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球式可捞隔离阀,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部球座的上端设置有直筒部,所述直筒部的外壁上开设有导向槽和卡槽,所述导向槽的顶部开放,所述卡槽贯通所述直筒部的外壁。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投球式可捞隔离阀,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胶塞座的下端设置有引导键和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真祥刘虎马德材陈思安余海峰曹成章朱弘赵建超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勘探分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