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回收血管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68177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27 19:39
可回收血管支架,包括支架主体和螺线管,支架主体两端分别设置有近端环和远端环,近端环与螺线管连接,细丝贯穿螺线管和近端环后与支架主体的远端环连接;支架主体为网状结构;支架主体在远端设置有内翻部,内翻部与远端环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当采用W形空白部时,能为支架提供更大变径空间,当采用螺旋形空白部时,能保证支撑力不变的情况下,增强了其在小直径血管内的适应性,在变径角度和方向上有了更高的可塑性;支架主体远端还设置了内翻部,在回收时,拉拽细丝对内翻部施加作用力,使支架便于形变,方便回收,减少对血管的作用,避免损伤血管壁。管壁。管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回收血管支架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制造
,尤其涉及一种可回收血管支架。

技术介绍

[0002]中风是残疾、死亡和医疗保健支出的首要原因。多数中风是缺血性的,是由堵塞血液流动的凝块而使供应到脑袋部分的血流减少造成的。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风中,大脑动脉在血流动力学上的主要堵塞大多数起因于血栓形成、堵塞物/或其他不希望的物质。当动脉被堵塞时,组织缺氧,即氧气营养物质的缺乏快速发展。急性缺血性中风治疗的一个治疗目标是动脉张开的再次建立,理想情况下是在由缺血造成的细胞死亡之前,越快的获得动脉的张开,临床获益就越大。已经问世的血栓切除术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已知的血栓切除术可以选择利用扩张的支架状装置,以沿着血管将堵塞物取出。
[0003]对心梗患者来说,植入支架是立竿见影的治疗手段,但目前心脏支架仍存在缺陷,由于冠脉支架在体内存在“服役”周期,在支架介入6个月后即已完成使命,可以撤出支架使其恢复原样。在现有的血管支架产品中,传统支架在介入手术后,支架置留于血管中,需要长期服用药物防止排异和血管再狭窄。而球囊支架膨胀后,会阻挡血管中血液流动,无法长时间留置,对血管支撑时间短,血管未充分扩张或者扩张后未定型,回收后可能造成再狭窄,使用场景受限。此外,支架留置于血管一段时间后,会与血管壁粘连,而如果使用取支架钩,整体将支架拉出会损伤血管壁。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使支架留置于血管一定时间后,再进行回收的可回收血管支架。
[0005]可回收血管支架,包括支架主体、细丝和螺线管,支架主体两端分别设置有近端环和远端环,近端环与螺线管连接,细丝贯穿螺线管和近端环后与支架主体的远端环连接;支架主体为网状结构;支架主体在远端设置有内翻部,内翻部与远端环连接。
[0006]支架主体设置有空白部,空白部为镂空结构。
[0007]空白部呈W形,轴向设置在支架主体两侧边缘。
[0008]空白部呈螺旋形,轴向设置在支架主体上,将支架主体至少分割成两部分。
[0009]支架主体设置有至少一个空白部。
[0010]内翻部向支架主体的轴心和近端方向弯曲。
[0011]近端环和远端环设置在支架主体的轴心线上。
[0012]支架主体上涂覆有防止血管壁与支架粘连的药物。
[0013]螺线管为中空结构。
[0014]当支架空白部分为W形,可以为支架提供更大变径空间。
[0015]当支架空白部分为螺旋形,相当于在支架主体上增加了开口,使支架主体分成至少两部分。在保证支撑力不变的情况下,增强了其在小直径血管内的适应性,在变径角度和
方向上有了更高的可塑性。还可根据需要设置螺旋形空白部的数量,用以控制支架变径程度。
[0016]支架空白部分为W形或螺旋形,支架主体在远端具有内翻部,与远端环相连。拉拽细丝时,使远端环向近端移动,带动内翻部向近端弯曲,从而将最靠近远端处的支架主体从血管壁揭下。这样仅对最靠近远端处的支架主体的内翻部施加作用力,并且该作用力是朝向血管支架轴心方向的力,不会沿轴向拉扯血管壁。减少对血管壁的作用,避免损伤血管壁。
[0017]在回收时,空白部使支架便于形变,方便回收,减少对血管的作用,避免损伤血管壁,螺线管为中空结构,可以通过螺线管向支架处给药,防止回撤过程中血管支架与血管粘连。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当采用W形空白部结构时,能为支架提供更大变径空间,当采用螺旋形空白部结构时,能保证支撑力不变的情况下,增强了支架小直径血管内的适应性,在变径角度和方向上有了更高的可塑性;支架主体远端还设置了内翻部,在回收时,拉拽细丝对内翻部施加作用力,使支架便于形变,方便回收,减少对血管的作用,避免损伤血管壁。
附图说明
[0019]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下面对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进行简单介绍。
[0020]图1为远端内翻型可回收血管支架示意图;
[0021]图2为空白部分为W型可回收血管支架展开示意图;
[0022]图3为空白部分为W型可回收血管支架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空白部分为W型可回收血管支架示意图;
[0024]图5为空白部分为螺旋型可回收血管支架展开示意图;
[0025]图6为空白部分为螺旋型可回收血管支架示意图;
[0026]图7为空白部分为螺旋形可回收支架进入小血管示意图;
[0027]图8为空白部分为螺旋形可回收支架进入大血管示意图;
[0028]图中,1、远端环,2、细丝,3、近端环,4、螺线管,5、支架主体,6、空白部,7、内翻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为使本申请的申请目的、特征、优点能更加明显和易懂,下面结合本申请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的实施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0030]下面根据说明书附图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31]实施例1
[0032]如图1

4所示,支架主体5为一片式互相连接的金属丝有规律的进行网状交叉形成。支架主体5近端边缘为有梯度的平滑曲线,轴向上预留W型空白部分,利于支架在使用过程中有更大的变径空间。即在进入小直径血管时,W形空白部6被支架填补,且可重叠;在进
入大直径血管时,相互交错的W形空白部可以有效增加同一轴向上的支架覆盖率,相比常规直线型形空白部的产品更有利于对血管的支撑。
[0033]实施例2
[0034]如图5、图6、图7和图8所示,支架主体为两片式互相连接的金属丝有规律的进行网状交叉形成。支架主体5近端边缘为有梯度的平滑曲线,轴向上预留两个螺旋形空白部6,可以同时变化支架主体5的有效长度和直径。在进入小直径血管时,支架轴向(纵向)延伸,有效长度变长;在进入大直径血管时,支架横向延伸,有效长度变小。保证在进入大直径或小直径血管时,均保持着较高的支架覆盖率。
[0035]实施例3
[0036]如图1所示,在支架主体5远端设置有内翻部,朝向轴心和近端方向弯曲,与远端环1相连。拉拽细丝,使远端环1向近端3移动,带动内翻部向近端弯曲,从而将最靠近远端处的支架主体5从血管壁揭下。这样仅对最靠近远端处的支架主体的内翻部7施加作用力。并且该作用力是朝向血管支架轴心方向的力,不会沿轴向拉扯血管壁。减少对血管壁的作用,避免损伤血管壁。所述螺线管中空,可以通过螺线管向支架处给药,在回撤过程中可以防止血管支架与血管粘连。
[0037]实施例4
[0038]使用时,支架介入血管后,支架膨胀,留置3

7天。期间可以螺线管4向支架处给药,防止血管支架与血管粘连。回收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可回收血管支架,包括支架主体、细丝和螺线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主体(5)两端分别设置有近端环(3)和远端环(1),所述近端环(3)与螺线管(4)连接,所述细丝(2)贯穿螺线管(4)和近端环(3)后与支架主体(5)的远端环(1)连接;所述支架主体(5)为网状结构;所述支架主体(5)在远端设置有内翻部(7),内翻部(7)与远端环(1)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回收血管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主体(5)设置有空白部(6),所述空白部(6)为镂空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回收血管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空白部(6)呈W形,轴向设置在支架主体(5)两侧边缘。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回收血管支架,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何彦王为蒋义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垠艺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