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烧结一次混合机复合粉尘治理系统及其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68104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27 19:38
一种烧结一次混合机复合粉尘治理系统,该系统包括一次混合机(1)、进料皮带(2)和下料溜槽(3);所述下料溜槽(3)设置在一次混合机(1)内;进料皮带(2)伸入一次混合机(1)的进料口内;进料皮带(2)的排料端与下料溜槽(3)的进料端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一次混合机内、且位于进料皮带的排料端增设下料溜槽,从而降低烧结原料在下料时的高度差,减少下料过程中扬尘的产生,使得烧结一次混合机系统的粉尘污染问题得到改善。到改善。到改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烧结一次混合机复合粉尘治理系统及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烧结混合机的除尘工艺,具体涉及一种烧结一次混合机复合粉尘治理系统及其方法,属于烧结工艺设备


技术介绍

[0002]混合工序是烧结系统的主要工序之一。混合作业的目的有二:一是将配合料中的各组分仔细混匀,从而得到质量较均匀的烧结矿;二是加水润湿和制粒,得到粒度适宜、具有良好透气性的烧结混合料。两段混合是将配合料依次在两台设备上进行。一次混合的主要任务是加水润湿和混匀,使混合料中的水分、粒度及物料中各组分均匀分布,当加入热返矿时,它还可以将混合料预热。二次混合除有继续混匀的作用外,主要任务是制粒。加强混合过程中的制粒,使细粒物料粘附在核粒子上,形成一定粒度大小的拟似粒子,可改善烧结料层的透气性,获得较高的烧结生产率。
[0003]烧结在原料配料阶段一般会采用生石灰(CaO)消化工艺,然后再加入水,使氧化钙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反应过程中放出大量的热。此工艺可强化烧结过程,并能提高料温,减少烧结过程的过湿现象;消石灰表面呈胶体状态,吸水性强,黏结力大,可以改善烧结混合料的成球性。采用生石灰消化工艺的同时,烧结一次混合机也存在粉尘污染严重的问题。生石灰消化产生大量的水蒸汽,水蒸汽向外扩散的同时携带大量的粉尘,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粉尘的特点为高湿度、高浓度、轻比重、颗粒细,此部分含尘气体为饱和状态,水蒸汽在管道中冷凝成水,水与粉尘的混合物呈胶体状态,黏结力大,容易堵塞除尘管道,对除尘设备造成粘附,影响除尘系统的正常运行,严重时短时间内就能使整个除尘系统瘫痪,造成含尘气体外溢,空气中也弥漫着石灰粉尘,对人体呼吸系统造成强烈刺激,长此以往周边场地都被白色的石灰粉尘覆盖,环境危害严重。
[0004]目前,为了防止管道堵塞,主要是采用从除尘点至除尘设备入口管道上设置喷水口沿程喷水的方式,从而缓解管道的堵塞,但这种方式的缺点是耗水量大,不能完全避免管道堵塞,需要定期清理管道低点或弯头处的沉积物。
[0005]此外,现在除尘设备的选择主要是湿式除尘器或湿式除尘器与湿式电除尘器的组合。湿式除尘器的除尘效率最高仅为97%,如果要满足排放20mg/m3的要求,除尘器进口浓度要求不能高于670mg/m3,实际除尘器入口浓度一般为8~15g/m3,远远高于此值。因此,单极的湿式除尘不能保证排放要求,需要双级湿式除尘器或湿式除尘器与湿式电除尘器的串联来保证除尘排放要求,这种配置方式明显增加了设备费用和场地的占地面积。现有除尘技术方案都属于湿式除尘,系统维护工作量大,需要人员定期清理除尘管道。湿式除尘系统运行中有大量污水产生,产生的污水一般是用污水泵输送至一混中,如果不能保证工艺的水量平衡,将会带来污水处理的难题,这部分污水有可能产生二次污染。所采用的湿式除尘器除尘效率不高,难以满足现有环保的排放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现有技术中生石灰消化工艺对烧结一次混合的不利影响,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烧结一次混合机复合粉尘治理系统及其方法。在现有技术中,烧结原料往往直接通过水平设置的进料皮带输送至一次混合机内进行下料,由于进料皮带与一次混合机的底壁之间的高差较大,因而下料过程中会产生较大的扬尘。基于此,本专利技术所提出的烧结一次混合机复合粉尘治理系统包括一次混合机、进料皮带和下料溜槽,所述下料溜槽设置在一次混合机内,进料皮带伸入一次混合机的进料口内,进料皮带的排料端与下料溜槽的进料端连接。本专利技术通过在一次混合机内、且位于进料皮带的排料端增设下料溜槽,从而降低烧结原料在下料时的高度差,减少下料过程中扬尘的产生,使得烧结一次混合机系统的粉尘污染问题得到改善。
[000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种实施方案,提供一种烧结一次混合机复合粉尘治理系统。
[0008]一种烧结一次混合机复合粉尘治理系统,该系统包括一次混合机、进料皮带和下料溜槽。所述下料溜槽设置在一次混合机内。进料皮带伸入一次混合机的进料口内。进料皮带的排料端与下料溜槽的进料端连接。
[0009]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下料溜槽设置在一次混合机的进料段内。在竖直方向上,所述下料溜槽位于一次混合机的进料口与一次混合机内壁的最低点之间。
[0010]作为优选,所述下料溜槽斜向下伸入一次混合机内,且沿着物料输送方向,下料溜槽下游段的走向与一次混合机的回转方向一致。
[0011]此处所述的下料溜槽的下游段是指,下料溜槽中靠近排料端位置的一段,也即沿着物料输送方向,下料溜槽中的末段(或排料段)。
[0012]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下料溜槽的下游段呈直线设置,且所述下料溜槽的下游段所在的直线与一次混合机的横截面所在的圆之间的弦切角为α,其中:α的取值范围为10~80
°
,优选为15~60
°
,更优选为20~45
°

[0013]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下料溜槽的下游段呈弧形设置,且下料溜槽下游段的弧度与一次混合机的横截面所在的圆的下部1/4圆弧相贴合。
[0014]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一次混合机的内壁上设有凸起。优选,所述凸起位于一次混合机的进料段位置,且所述凸起在一次混合机的内壁上呈环形设置。
[0015]作为优选,沿着物料输送方向,在一次混合机内,位于上游段的凸起的高度大于等于位于下游段的凸起的高度。优选,各个位置的凸起的高度依次降低。
[0016]作为优选,相邻的所述凸起之间相互连接,即相邻的两个凸起之间形成凹陷。优选,所述凸起呈弧形设置。进一步优选,所述凹陷也呈弧形设置。
[0017]在本专利技术中,一次混合机内设有第一喷水装置。优选,第一喷水装置上设有第一喷水量检测装置。
[0018]在本专利技术中,进料皮带的上方设有第二喷水装置。优选,所述第二喷水装置位于进料皮带的进料端上方。进一步优选,第二喷水装置上设有第二喷水量检测装置。
[0019]作为优选,该系统还包括吸尘罩、除尘器、抽风机和烟囱。所述吸尘罩设置在一次混合机的进料口位置。从吸尘罩上引出的除尘管道连接至烟囱。除尘器和抽风机设置在除尘管道上,且除尘器位于抽风机的上游。
[0020]作为优选,所述除尘管道上设有粉尘浓度检测装置。优选,所述除尘器为布袋除尘
器。
[0021]作为优选,一次混合机的进料口处设有第一水分检测装置。
[0022]作为优选,一次混合机的出料口处设有第二水分检测装置。
[002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种实施方案,提供一种烧结一次混合机复合粉尘治理方法。
[0024]一种烧结一次混合机复合粉尘治理方法或使用第一种实施方案中所述系统的烧结一次混合机复合粉尘治理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5]1)烧结原料通过进料皮带输送至一次混合机内,进入一次混合机内的烧结原料继续通过下料溜槽进行卸料,减少下料过程中扬尘的产生。
[0026]2)下料溜槽上的烧结原料滚落至一次混合机的进料段,烧结原料与一次混合机内设置的凸起及凹陷接触,进一步减少扬尘的产生。
[0027]3)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烧结一次混合机复合粉尘治理系统,该系统包括一次混合机(1)、进料皮带(2)和下料溜槽(3);所述下料溜槽(3)设置在一次混合机(1)内;进料皮带(2)伸入一次混合机(1)的进料口内;进料皮带(2)的排料端与下料溜槽(3)的进料端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粉尘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溜槽(3)设置在一次混合机(1)的进料段内;在竖直方向上,所述下料溜槽(3)位于一次混合机(1)的进料口与一次混合机(1)内壁的最低点之间;作为优选,所述下料溜槽(3)斜向下伸入一次混合机(1)内,且沿着物料输送方向,下料溜槽(3)下游段的走向与一次混合机(1)的回转方向一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粉尘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溜槽(3)的下游段呈直线设置,且所述下料溜槽(3)的下游段所在的直线与一次混合机(1)的横截面所在的圆之间的弦切角为α,其中:α的取值范围为10~80
°
,优选为15~60
°
,更优选为20~45
°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粉尘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溜槽(3)的下游段呈弧形设置,且下料溜槽(3)下游段的弧度与一次混合机(1)的横截面所在的圆的下部1/4圆弧相贴合。5.根据权利要求1

4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粉尘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次混合机(1)的内壁上设有凸起(101);优选,所述凸起(101)位于一次混合机(1)的进料段位置,且所述凸起(101)在一次混合机(1)的内壁上呈环形设置。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复合粉尘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沿着物料输送方向,在一次混合机(1)内,位于上游段的凸起(101)的高度大于等于位于下游段的凸起(101)的高度;优选,各个位置的凸起(101)的高度依次降低。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复合粉尘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所述凸起(101)之间相互连接,即相邻的两个凸起(101)之间形成凹陷(102);优选,所述凸起(101)呈弧形设置;进一步优选,所述凹陷(102)也呈弧形设置。8.根据权利要求1

7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粉尘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一次混合机(1)内设有第一喷水装置(4);优选,第一喷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乐文毅赵强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