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翻转驾驶室以及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680410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21 23:15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翻转驾驶室以及汽车。该翻转驾驶室的第一支座设置在汽车的车架左纵梁上与汽车的车架右纵梁相背的面上,第二支座设置在车架右纵梁上与车架左纵梁相背的面上,第一液压缸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液压缸的第一端与第一支座铰接,第一液压缸的第二端与驾驶室的底部铰接,第二液压缸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二液压缸的第一端与第二支座铰接,第二液压缸的第二端与驾驶室的底部铰接。本申请能够以在不改变汽车的车架左纵梁和车架右纵梁的结构的基础上,增加第一液压缸与第二液压缸的设置间距,从而使翻转驾驶室满足大宽度驾驶室与汽车底盘的匹配要求,保证驾驶室的翻转稳定性,避免增加改造成本。避免增加改造成本。避免增加改造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翻转驾驶室以及汽车


[0001]本申请属于汽车
,具体涉及一种翻转驾驶室以及汽车。

技术介绍

[0002]在对重型和超重型的越野汽车进行改进时,为了满足高机动、防护等方面的要求,从而需要设置动力更加强劲的发动机,但由于该发动机的体积尺寸相对较大,从而导致驾驶室的发动机罩在宽度方向上的尺寸增大。由于重型和超重型越野汽车的翻转驾驶室均采用双油缸液压翻转机构,翻转驾驶室的主油缸和副油缸设置在汽车的左车架右纵梁上,随着驾驶室的宽度增加,而主油缸和副油缸的设置间距偏小,无法保证驾驶室在进行翻转时的稳定性,从而需要增大主油缸和副油缸的设置间距,若增大汽车的左车架右纵梁的设置间距则会增加汽车的改造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旨在至少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需要通过增大主油缸和副油缸的设置间距保证改进后的大宽度驾驶室翻转稳定性的要求而不改变汽车的左车架右纵梁的设置间距的技术问题。为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翻转驾驶室以及汽车。
[0004]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为:
[0005]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翻转驾驶室,包括:...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翻转驾驶室,其特征在于,包括:驾驶室;第一支座,设置在汽车的车架左纵梁上与所述汽车的车架右纵梁相背的面上;第二支座,设置在所述车架右纵梁上与所述车架左纵梁相背的面上;第一液压缸,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液压缸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支座铰接,所述第一液压缸的第二端与所述驾驶室的底部铰接;第二液压缸,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二液压缸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支座铰接,所述第二液压缸的第二端与所述驾驶室的底部铰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转驾驶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座包括:第一杆件,沿水平方向且垂直于所述车架左纵梁的方向设置;第一固定件,所述第一杆件上靠近所述车架左纵梁的一端与所述车架左纵梁之间通过所述第一固定件连接;第一铰接件,设置在所述第一杆件上远离所述车架左纵梁的一端,所述第一液压缸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固定件铰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翻转驾驶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座包括:第二杆件,沿水平方向且垂直于所述车架右纵梁的方向设置;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二杆件上靠近所述车架右纵梁的一端与所述车架右纵梁之间通过所述第二固定件连接;第二铰接件,设置在所述第二杆件上远离所述车架右纵梁的一端,所述第二液压缸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固定件铰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翻转驾驶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驾驶室还包括:第三支座,设置在所述驾驶室的底部,所述第一液压缸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支座铰接;第四支座,设置在所述驾驶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维王宝金关春智毛恒乔林林李宁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三江航天万山特种车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