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土壤湿度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68020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21 23: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调节土壤湿度的装置,包括一体式的装置本体和底座,所述底座内部设置有储水区,所述储水区底部设置有水泵,所述水泵通过水管配合转接头连接于供水管道,所述供水管道连接于所述装置本体侧壁内部预设的多个过渡管,所述供水管道与所述过渡管连接处均设置有电磁阀,所述过渡管靠近装置本体内壁的一侧均匀连接有多个滴灌管,所述装置本体底部由上至下依次填充有砾石层和花泥层,所述砾石层和花泥层中心处还贯穿设置有湿度传感器。通过过渡管配合电磁阀以及滴灌管能够对装置本体内部不同高度的土壤湿度进行改变,提高输入水分的效率,降低了输入水分时的耗水量。量。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节土壤湿度的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盆栽装置
,具体为一种可调节土壤湿度的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盆栽是指,栽在盆里的植物的总称,而且植物和盆栽装置融为一个整体,成为一种迷你的景致。盆栽必须采用活体植物。但是不同植物由于对水分的需求不同,人们在养殖植物的时候通常是凭借经验给植物浇水,不能准确的了解土壤中的湿度的情况。
[0003]专利文献CN207476321U一种调节土壤湿度的智能花盆中,记载了通过双层结构的花盆本体,配合所述的内壁上设置多个出水口,还包括安装在中间空隙中的软管、储液罐和流量控制单元;所述的流量控制单元包括单片机芯片、阀门控制模块、湿度检测模块和驱动马达,能够实现根据植物的习性,智能的控制花盆中土壤中的湿度,确保植物对水分的合理需求,但是其湿度检测模块仅设置于靠近内壁的一侧,无法对远离湿度检测模块位置的土壤湿度进行监测,同时,内壁上设置多个出水口在对花盆本体内部中心处的土壤进行输入水分时,效率较差,耗水量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节土壤湿度的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现有技术中可调节土壤湿度的装置在使用时,无法对远离湿度检测模块位置的土壤湿度进行监测,同时,内壁上设置多个出水口在对花盆本体内部中心处的土壤进行输入水分时,效率较差,耗水量较大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可调节土壤湿度的装置,包括一体式的装置本体和底座,所述底座内部设置有储水区,所述储水区底部设置有水泵,所述水泵通过水管配合转接头连接于供水管道,所述供水管道连接于所述装置本体侧壁内部预设的多个过渡管,所述供水管道与所述过渡管连接处均设置有电磁阀,所述过渡管靠近装置本体内壁的一侧均匀连接有多个滴灌管,所述装置本体底部由上至下依次填充有砾石层和花泥层,所述砾石层和花泥层中心处还贯穿设置有湿度传感器。
[0007]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过渡管包括装置本体侧壁内部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第一过渡管、第二过渡管和第三过渡管,所述第一过渡管、第二过渡管和第三过渡管与所述供水管道连接处均设置有电磁阀。
[0008]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一过渡管、第二过渡管和第三过渡管靠近装置本体内壁的一侧分别连接有第一滴灌管、第二滴灌管和第三滴灌管。
[0009]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一过渡管、第二过渡管和第三过渡管均呈圆环状结构,且所述第一滴灌管、第二滴灌管和第三滴灌管分别均匀设置于所述第一过渡管、第二过渡管和第三过渡管内侧。
[0010]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一滴灌管、第二滴灌管和第三滴灌管的长度由上至下依次
增长。
[0011]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底座内部还设置有蓄电池和控制主板,所述底座表面设置有充电接口和控制按钮。
[0012]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控制主板分别电性连接于所述蓄电池、水泵、湿度传感器、电磁阀和控制按钮。
[0013]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蓄电池分别电性连接于所述水泵、湿度传感器、电磁阀和控制主板。
[0014]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花泥层与所述装置本体通过嵌套的方式配合连接。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6]砾石层和花泥层中心处还贯穿设置有湿度传感器,能够对装置本体内部的土壤实时进行监测,并且设置于中心处,能够在最大限度上保证对周围土壤湿度监测的准确性。
[0017]过渡管包括装置本体侧壁内部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第一过渡管、第二过渡管和第三过渡管,第一过渡管、第二过渡管和第三过渡管与供水管道连接处均设置有电磁阀;第一过渡管、第二过渡管和第三过渡管靠近装置本体内壁的一侧分别连接有第一滴灌管、第二滴灌管和第三滴灌管;第一过渡管、第二过渡管和第三过渡管均呈圆环状结构,且第一滴灌管、第二滴灌管和第三滴灌管分别均匀设置于第一过渡管、第二过渡管和第三过渡管内侧;第一滴灌管、第二滴灌管和第三滴灌管的长度由上至下依次增长。通过过渡管配合电磁阀以及滴灌管能够对装置本体内部不同高度的土壤湿度进行改变,提高输入水分的效率,降低了输入水分时的耗水量。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剖视图;
[0020]图3为本技术的过渡管与滴灌管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

装置本体、2

底座、3

储水区、4

水泵、5

转接头、6

供水管道、7

第一过渡管、8

第二过渡管、9

第三过渡管、10

第一滴灌管、11

第二滴灌管、12

第三滴灌管、13

湿度传感器、14

电磁阀、15

砾石层、16

花泥层、17

蓄电池、18

控制主板、19

充电接口、20

控制按钮。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请参阅图1

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0024]一种可调节土壤湿度的装置,包括一体式的装置本体1和底座2,底座2内部设置有储水区3,储水区3底部设置有水泵4,水泵4通过水管配合转接头5连接于供水管道6,供水管道6连接于装置本体1侧壁内部预设的多个过渡管,供水管道6与过渡管连接处均设置有电磁阀14,过渡管靠近装置本体1内壁的一侧均匀连接有多个滴灌管,装置本体1底部由上至
下依次填充有砾石层15和花泥层16,砾石层15和花泥层16中心处还贯穿设置有湿度传感器13。
[0025]本技术中,过渡管包括装置本体1侧壁内部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第一过渡管7、第二过渡管8和第三过渡管9,第一过渡管7、第二过渡管8和第三过渡管9与供水管道6连接处均设置有电磁阀14。第一过渡管7、第二过渡管8和第三过渡管9靠近装置本体1内壁的一侧分别连接有第一滴灌管10、第二滴灌管11和第三滴灌管12。第一过渡管7、第二过渡管8和第三过渡管9均呈圆环状结构,且第一滴灌管10、第二滴灌管11和第三滴灌管12分别均匀设置于第一过渡管7、第二过渡管8和第三过渡管9内侧。第一滴灌管10、第二滴灌管11和第三滴灌管12的长度由上至下依次增长,第一滴灌管10、第二滴灌管11和第三滴灌管12底部均设置有多个滴灌孔。
[00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节土壤湿度的装置,包括一体式的装置本体(1)和底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内部设置有储水区(3),所述储水区(3)底部设置有水泵(4),所述水泵(4)通过水管配合转接头(5)连接于供水管道(6),所述供水管道(6)连接于所述装置本体(1)侧壁内部预设的多个过渡管,所述供水管道(6)与所述过渡管连接处均设置有电磁阀(14),所述过渡管靠近装置本体(1)内壁的一侧均匀连接有多个滴灌管,所述装置本体(1)底部由上至下依次填充有砾石层(15)和花泥层(16),所述砾石层(15)和花泥层(16)中心处还贯穿设置有湿度传感器(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土壤湿度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管包括装置本体(1)侧壁内部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第一过渡管(7)、第二过渡管(8)和第三过渡管(9),所述第一过渡管(7)、第二过渡管(8)和第三过渡管(9)与所述供水管道(6)连接处均设置有电磁阀(1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调节土壤湿度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渡管(7)、第二过渡管(8)和第三过渡管(9)靠近装置本体(1)内壁的一侧分别连接有第一滴灌管(10)、第二滴灌管(11)和第三滴灌管(1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鸿建刘金宝孔辉孟婷婷石磊张露王博董浩杨亮彦武丹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地建土地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