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置混合动力变速系统及汽车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67919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21 23: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纵置混合动力变速系统及汽车,纵置混合动力变速系统包括发动机、传动轴变速机构、输出轴传动机构以及中间轴传动机构。传动轴变速机构包括传动轴以及沿传动轴设置的减振器、离合器和发电电机、驱动电机、驱动电机主动齿轮、发动机主动齿轮以及双边同步器。输出轴传动机构包括输出轴以及输出轴齿轮。中间轴传动机构包括中间轴、以及设置在其上的中间轴从动齿轮、发动机从动齿轮以及中间轴输出齿轮。中间轴平行地设置在传动轴的一侧,并且中间轴从动齿轮与驱动电机主动齿轮啮合连接、发动机从动齿轮与发动机主动齿轮啮合连接、并且中间轴输出齿轮与输出轴齿轮啮合连接。该变速系统具有多种工况且动力传递效率高。率高。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纵置混合动力变速系统及汽车


[0001]本技术涉及动力传递
,特别涉及一种纵置混合动力变速系统及汽车。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石油供应的日趋紧缺和环境污染的日益加剧,新能源汽车的开发和利用已逐渐成为一种趋势。其中,混合动力汽车可通过发动机或电机进行驱动,或者是由发动机、电机同时驱动,具有多种驱动模式,使发动机和电机尽可能在高效率区间运行,具有良好的燃油经济性、低排放。
[0003]目前,市场上的纵置混动变速器以单电机加传动自动变速器的结构居多,单电机作为辅助驱动,受传统自动变速器结构限制较多,其中,AMT变速器(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是在传统的手动齿轮式变速器基础上改进而来的,容易出现动力中断,AT变速器(自动变速器)成本较高,且效率较低,且单电机作为独立驱动单元,自身的功率需求较高,相关附件的成本较高,并且现有技术中的混动变速器的节油效率不理想,在实际驾驶时的驾驶模式较少,无法实现无动力中断换挡,驾驶舒适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混动变速器的节油效率不理想,在实际驾驶时的驾驶模式较少,无法实现无动力中断换挡,驾驶舒适性较差。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公开了一种纵置混合动力变速系统,包括发动机,发动机的动力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传动轴,还包括设置在发动机一侧并与传动轴传动连接的变速传动系统;其中变速传动系统包括相互之间传动连接的传动轴变速机构、输出轴传动机构以及中间轴传动机构。
[0006]传动轴变速机构包括传动轴以及沿传动轴的长度方向依次间隔设置的减振器、离合器和发电电机、驱动电机、驱动电机主动齿轮、发动机主动齿轮以及双边同步器。
[0007]输出轴传动机构包括输出轴以及输出轴齿轮,输出轴的一侧端部与双边同步器连接,输出轴齿轮设置于输出轴上、靠近双边同步器的一侧。
[0008]中间轴传动机构包括中间轴、以及间隔设置在中间轴上的中间轴从动齿轮、发动机从动齿轮以及中间轴输出齿轮。
[0009]中间轴平行地设置在传动轴的一侧,并且中间轴从动齿轮与驱动电机主动齿轮啮合连接、发动机从动齿轮与发动机主动齿轮啮合连接、并且中间轴输出齿轮与输出轴齿轮啮合连接。
[001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纵置混合动力变速系统对轴向空间要求不高,其布置更加紧凑、空间利用率更高,通过设置两个电机作为辅助驱动,能够切换多种驱动模式,提高发动机的燃油效率以及动力传递效率,且能够实现无动力中断换挡,提高驾驶舒适性。
[0011]进一步地,本技术提供的纵置混合动力变速系统其结构简单,但是具有多种
动力传动工况:纯电行驶工况、增程行驶工况、发动机一档直驱工况、发动机二档直驱工况、发动机和驱动电机共同驱动工况、行进中发动机快速启动发动机工况、滑行能量回收工况等,能够适应的驾驶场景更多,覆盖车速域更广,确保发动机和电机能在大多数的工况下处于最高效的运行区间,动力输出更强劲。
[0012]本技术的实施方式还公开了一种纵置混合动力变速系统,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驱动电机主动齿轮固定连接。并且驱动电机与驱动电机主动齿轮可转动地套设在传动轴上。
[001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不经过传动轴传动,而是通过驱动电机主动齿轮啮合传动到发动机从动齿轮传递到中间轴再传递到输出轴,发动机的动力输出和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通过两条不同的轴传递给输出轴,使得发动机以及驱动电机的动力传递都运行在高效传动区间,覆盖车速与更广,并且发动机的动力输出和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也不会相互干涉。
[0014]本技术的实施方式还公开了一种纵置混合动力变速系统,离合器设置在传动轴上,并且离合器套设在发电电机内。
[001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离合器套设在发电电机内,通过控制离合器的打开和闭合,即可实现对发电电机的发电控制。并且离合器设置在发电电机的电机转子内部,减小布置空间,提高集成度。
[0016]本技术的实施方式还公开了一种纵置混合动力变速系统,传动轴与输出轴同轴、并间隔设置,双边同步器的一侧部与传动轴远离发动机的端部固定连接,另一侧部与输出轴以及输出轴齿轮固定连接。
[001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双边同步器能够防止接合套与待啮合的齿圈在同步前啮合而产生接合齿之间的冲击,缩短换挡时间,让汽车更加平稳的行驶。
[0018]本技术的实施方式还公开了一种纵置混合动力变速系统,发电电机包括ISG电机,驱动电机包括TM驱动电机。
[001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ISG电机采用同轴式,发动机给电机充电不需要经过齿轮组动力传递,充电的效率高。
[0020]本技术的实施方式还公开了一种纵置混合动力变速系统,中间轴传动机构还包括单边同步器,单边同步器的一侧与中间轴固定连接,另一侧与中间轴可转动连接,并且单边同步器的另一侧与中间轴从动齿轮固定连接。
[002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单边同步器在驱动电机工作并进行动力驱动时避免结合齿之间产生冲击,缩短换挡时间,让汽车更加平稳的行驶。
[0022]本技术的实施方式还公开了一种纵置混合动力变速系统,中间轴从动齿轮与驱动电机主动齿轮外啮合,发动机从动齿轮与发动机主动齿轮外啮合,中间轴输出齿轮与输出轴齿轮外啮合。中间轴从动齿轮的轮径大于驱动电机主动齿轮的轮径,中间轴输出齿轮的轮径小于输出轴齿轮的轮径。
[0023]本技术的实施方式还公开了一种纵置混合动力变速系统,输出轴齿轮分别与输出轴以及双边同步器靠近输出轴的一侧部固定连接。
[0024]本技术的实施方式还公开了一种纵置混合动力变速系统,还包括后桥,后桥位于输出轴远离输出轴齿轮的一端部。
[0025]本技术的实施方式还公开了一种汽车,包括上述任意一项的纵置混合动力变速系统。
[002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7]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纵置混合动力变速系统,对轴向空间要求不高,其布置更加紧凑、空间利用率更高,能够切换多种驱动模式,提高发动机的燃油效率以及动力传递效率,且能够实现无动力中断换挡,提高驾驶舒适性。发动机设置两个档位,从而能够把发动机转速控制在经济油耗区,进一步优化发动机的燃油经济性。发动机的动力输出和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采用两个相互平行的传动机构,动力输出时不会相互干涉。且离合器设置在发电电机的电机转子内部,减小布置空间,提高集成度。
[0028]进一步地,通过提供:纯电行驶工况、增程行驶工况、发动机一档直驱工况、发动机二档直驱工况、发动机和驱动电机共同驱动工况、行进中发动机快速启动发动机工况、滑行能量回收工况等多种不同的形式时的传动工况,能够适应的驾驶场景更多,覆盖车速域更广,确保发动机和电机能在大多数的工况下处于最高效的运行区间,动力输出更强劲。
附图说明
[0029]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纵置混合动力变速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30]附图标记说明: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纵置混合动力变速系统,包括发动机,所述发动机的动力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传动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发动机一侧并与所述传动轴传动连接的变速传动系统;其中所述变速传动系统包括相互之间传动连接的传动轴变速机构、输出轴传动机构以及中间轴传动机构;并且所述传动轴变速机构包括所述传动轴以及沿所述传动轴的长度方向依次间隔设置的减振器、离合器和发电电机、驱动电机、驱动电机主动齿轮、发动机主动齿轮以及双边同步器;所述输出轴传动机构包括输出轴以及输出轴齿轮,所述输出轴的一侧端部与所述双边同步器连接,所述输出轴齿轮设置于所述输出轴上、靠近所述双边同步器的一侧;所述中间轴传动机构包括中间轴、以及间隔设置在所述中间轴上的中间轴从动齿轮、发动机从动齿轮以及中间轴输出齿轮;其中所述中间轴平行地设置在所述传动轴的一侧,并且所述中间轴从动齿轮与所述驱动电机主动齿轮啮合连接、所述发动机从动齿轮与所述发动机主动齿轮啮合连接、并且所述中间轴输出齿轮与所述输出轴齿轮啮合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纵置混合动力变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驱动电机主动齿轮固定连接;并且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驱动电机主动齿轮可转动地套设在所述传动轴上。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纵置混合动力变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器设置在所述传动轴上,并且所述离合器套设在所述发电电机内。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纵置混合动力变速系统,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伟荣黄俊杰周凡棚徐旭初刘飞涛孙光辉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