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全连续混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678889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21 23: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安全连续混合装置,所述安全连续混合装置包括由内至外依次套设的套筒和壳体,所述套筒沿进料方向设置有至少一个环绕所述套筒内壁的环形隔板,所述环形隔板将所述套筒内沿进料方向分隔为至少两个连通的混合腔,所述环形隔板的高度沿进料方向依次减小;所述套筒内沿轴向设置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位于所述混合腔的位置均设置有搅拌刮料器;转动轴和套筒分别独立转动,物料在离心力作用下依次进入各个混合腔连续搅拌,实现多级连续搅拌混合,具有安全、高效等技术特点。高效等技术特点。高效等技术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安全连续混合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物料混合
,涉及一种安全连续混合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工业生产过程中,很多特定反应涉及到固体与固体混合的装置,例如农药制剂生产、部分催化剂生产等,一般为间歇作业,即将两种以上的固体物料按比例投入混料槽,使用捏合装置将物料混合均匀,在后续的发酵罐或陈化室进行反应;捏合过程往往因为固体物料较多、设备庞大需要较大功率的电机进行搅拌,能耗较高;操作人工作业强度大,易造成人员机械伤害,安全风险较高。
[0003]CN102921325A公开了一种用于搅拌固体混合物的搅拌装置。该装置包括搅拌室、混合室、主轴和搅拌桨,主轴转动设置于搅拌室中,主轴上固定设有搅拌桨,混合室设于搅拌室下部,所述的混合室内部固定设有折流板。该固体混合搅拌装置可以使固体在混合室内部的折流板中折流掺混,多次改变物料的方向机流向,使物料充分混合,具有结构简单,实用性强,可工业化生产。
[0004]随着精细化工行业在内的工业生产对自动化、连续化生产技术的需要,如何提供一种高效、安全、连续的固体混合装置,成为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连续混合装置,物料进入套筒在离心力作用下,原料离心至在套筒内壁侧,随着物料的加入填满一个混合腔后,溢流至下一混合腔进行搅拌混合,从而实现多级连续搅拌混合,具有安全、高效等技术特点。
[0006]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7]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安全连续混合装置,所述安全连续混合装置包括由内至外依次套设的套筒和壳体,所述套筒沿进料方向设置有至少一个环绕所述套筒内壁的环形隔板,所述环形隔板将所述套筒内沿进料方向分隔为至少两个连通的混合腔,所述环形隔板的高度沿进料方向依次减小;所述套筒内沿轴向设置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位于所述混合腔的位置均设置有搅拌刮料器;所述套筒传动连接有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一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套筒转动,所述套筒和所述转动轴相对转动;所述转动轴传动连接有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二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转动轴转动。
[0008]本技术采用分别转动的转动轴和套筒,物料进入套筒内,在套筒转动离心力的作用下,物料离心至套筒内壁处,由于环形隔板的阻隔,物料在混合腔内通过搅拌刮料器进行搅拌混合,随着物料的持续加入,物料的料层高度大于环形隔板的高度,物料溢流至下一混合腔内继续混合,实现连续混合,而且通过环形隔板高度不同,即混合腔的高度不同,实现了不同混合腔的混合时间不同,本技术通过设置环形隔板高度依次降低,有效保证连续多级固体物料混合的混合效果,此外利用壳体将转动的套筒隔离保护,有效提高装
置的安全性。
[0009]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中环形隔板的高度,即环形隔板由套筒内壁沿套筒半径方向的环形隔板高度,也可理解为环形隔板的环形面的环宽。
[0010]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中套筒和转动轴的转动速度不同,根据搅拌要求的不同合理选择,例如,套筒和转动轴的相对转速为5~10r/min,进一步地,套筒的转速可以是3000~30000r/min。
[0011]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对套筒的长度以及环形隔板的间隔不做具体要求和特殊限定,可根据物料混合要求合理选择,即混合腔尺寸和数量。进一步地,本技术中搅拌刮料器包括刮料板,可选地还包括搅拌桨叶,从而实现搅拌和刮料的效果,保证每一个混合腔内均进行充分搅拌,并避免混合腔靠近套筒内壁物料的堆积,刮料板与套筒内壁的距离为10~15mm。
[0012]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中轴撑即用于轴承连接支撑的支架。
[0013]作为本技术的一个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驱动件与所述套筒非同轴连接。即第一驱动件的传动端与套筒的转动轴不在同一直线上。
[0014]作为本技术的一个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驱动件与套筒之间非同轴连接的结构包括皮带轮或齿轮。
[0015]作为本技术的一个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套筒的两端均设置有轴撑结构,位于所述套筒进料侧的所述轴撑结构具有进料通孔,所述进料通孔设置有进料管。
[0016]作为本技术的一个优选技术方案,位于所述套筒的进料侧,所述套筒设置有转动轴套架,所述转动轴套架与所述套筒位于进料侧的轴撑结构连接,所述转动轴位于进料侧的一端通过转动轴套与所述转动轴套架连接,所述转动轴套架的内部呈储料腔,所述转动轴套架的表面设置有至少一个通入套筒的进料孔,所述进料管接入所述储料腔。
[0017]本技术中套筒与第一驱动件非同轴设置,利用具有通孔的轴撑结构将进料管接入具有进料孔的转动轴套架,进料管不随套筒转动,物料进入储料腔后,在离心力的作用下通过进料孔连续加入套筒内,保证物料连续混合。
[0018]作为本技术的一个优选技术方案,位于出料侧,所述套筒与所述转动轴的连接处设置有套筒轴套。
[0019]作为本技术的一个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壳体设置有出料口,所述套筒位于所述出料口的位置设置有至少一个出料筛孔。可选地,出料筛孔沿套筒的周向设置,从而在套筒转动过程中保证物料的排出。
[0020]所述套筒内位于出料孔远离进料侧处沿套筒内壁环绕设置有套筒出料挡板,所述转动轴设置有位于出料挡板远离进料侧处设置有刮料挡板,所述壳体内位于所述出料口的两侧设置有沿所述壳体内壁环绕设置的出料挡板。
[0021]本技术通过设置在出料侧,分别在转动轴、套筒和壳体内分别设置挡料板,阻挡混合后的物料流动,从而由出料筛孔排出,避免物料在套筒尾部堆积影响转动轴与套筒之间的连接,减少物料进入套筒与壳体之间的空腔,保证顺利出料。
[0022]作为本技术的一个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安全连续混合装置还包括支撑架,所述壳体设置于所述支撑架上。
[0023]作为本技术的一个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驱动件包括驱动马达以及设置于
所述驱动马达传动端的变速器。
[0024]所述第二驱动件包括驱动马达以及设置于所述驱动马达传动端的变速器。
[0025]作为本技术的一个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壳体靠近所述套筒进料一侧设置检修口。
[0026]示例性地,提供一种上述安全连续混合装置的混合方法,所述混合方法包括:
[0027]第一驱动件和第二驱动件分别启动后,套筒和转动轴分别转动,通过进料管向转动轴套架的储料腔内连续加入物料,物料由储料腔进入套筒内,在离心力的作用下物料离心至套筒内壁处,由环形隔板阻挡,搅拌刮料器作用下进行搅拌混合,随着物料的持续加入,物料层厚度大于环形隔板高度,物料溢流至下一混合腔内进行混合,最终物料流动至出料口处排出。
[0028]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提供的安全连续混合装置必然包括保证套筒和转动轴分别独立转动设置的轴承等必要结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需要合理增设或调整。
[002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安全连续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连续混合装置包括由内至外依次套设的套筒和壳体,所述套筒沿进料方向设置有至少一个环绕所述套筒内壁的环形隔板,所述环形隔板将所述套筒内沿进料方向分隔为至少两个连通的混合腔,所述环形隔板的高度沿进料方向依次减小;所述套筒内沿轴向设置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位于所述混合腔的位置均设置有搅拌刮料器;所述套筒传动连接有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一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套筒转动,所述套筒和所述转动轴相对转动;所述转动轴传动连接有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二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转动轴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连续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件与所述套筒非同轴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全连续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件与套筒之间非同轴连接的结构包括皮带轮或齿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连续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的两端均设置有轴撑结构,位于所述套筒进料侧的所述轴撑结构具有进料通孔,所述进料通孔设置有进料管。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安全连续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套筒的进料侧,所述套筒设置有转动轴套架,所述转动轴套架与所述套筒位于进料侧的轴撑结构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学忠高斌鹏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泰禾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