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测试板高压防护结构、高压防护板及测试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67850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21 23:10
一种测试板高压防护结构、高压防护板及测试机,包括:测试板,所述测试板的外侧表面上凸出设置有部件;高压防护板,所述高压防护板由绝缘材料制成,设置在所述测试板的外侧表面上,与所述测试板可拆卸连接,所述高压防护板朝向所述测试板一侧表面上设置有容置部,所述容置部设置在与所述部件相对应的位置,所述测试板与所述高压防护板之间的距离设定为所述部件伸入到所述容置部内。由上,通过在测试板上安装由绝缘材料制成的高压防护板,从而可以避免用户在拆卸测试板时与测试板上的部件接触,引起触电及划伤事故。引起触电及划伤事故。引起触电及划伤事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测试板高压防护结构、高压防护板及测试机


[0001]本技术涉及半导体测试
,特别是指一种测试板高压防护结构、高压防护板及测试机。

技术介绍

[0002]在所有的电子元器件(Device)的制造工艺里面,存在着去伪存真的需要,这种需要实际上是一个试验的过程,为了实现这种过程,就需要各种试验设备,这类设备就是所谓的ATE(Automatic Test Equipment)。这里所说的电子元器件DUT(Device Under Test),当然包括IC类别,此外,还包括分立的元件、器件,ATE存在于前道工序(Front End)和后道工序(Back End)的各个环节,具体的取决于工艺(Process)设计的要求。
[0003]申请人在研究的过程中发现,在使用测试机对电子元器件进行测试的过程中,测试机所包括的测试板卡往往会携带高压电流,在测试结束后,需要对测试板卡先进行放电后进行拆卸,但是放电过程是具有一定时间性的,因此高压电流无法瞬时消除的,在测试板卡没有完全放电时,若用户接触到测试板卡,则容易发生触电的现象,存在一定的危险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测试板高压防护结构、高压防护板及测试机,以能对测试卡提供防护,避免用户与测试卡发生接触而触电。
[0005]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测试板高压防护结构,包括:测试板,所述测试板的外侧表面上凸出设置有部件;高压防护板,所述高压防护板由绝缘材料制成,设置在所述测试板的外侧表面上,与所述测试板可拆卸连接,所述高压防护板朝向所述测试板一侧表面上设置有容置部,所述容置部设置在与所述部件相对应的位置,所述测试板与所述高压防护板之间的距离设定为所述部件伸入到所述容置部内。
[0006]由上,通过在测试板上安装由绝缘材料制成的高压防护板,从而可以避免用户在拆卸测试板时与测试板上的部件接触,引起触电事故。另外,通过将测试板上的部件容置于容置部中,从而可以对测试板及测试板上的部件提供防护,从而可以进一步减少用户拆卸测试板时与测试板上的部件接触的可能,从而进一步地避免用户在拆卸测试板时与测试板上的部件接触,从而提高高压防护板的防护性能,避免触电事故的发生。同时,通过将测试板上的部件容置于容置部中,从而可以避免在对测试板进行操作时,凸出的部件将工作人员划伤。
[0007]作为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部件与所述容置部对应设置有多个,所述容置部的形状分别与所对应的所述部件相适配。
[0008]由上,通过使容置部的形状与部件相适配,可以在部件伸入容置部内后,减少容置部与部件之间的缝隙,从而提高了高压防护板的防护性能,减少触电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0009]作为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容置部包括第一容置部与第二容置部,所述第一容置部呈通孔状,所述第二容置部呈凹槽状。
[0010]由上,提供了两种容置部的结构,从而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容置部的结构形式,进而提高了高压防护板的适用范围。
[0011]作为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部件包括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所述第一部件在所述测试板的外侧表面上凸出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二部件在所述测试板的外侧表面上凸出的高度;所述第一容置部与所述第一部件对应设置,所述第二容置部与所述第二部件对应设置。
[0012]由上,将凸出高度大的第一部件设置在第一容置部中,使第一部件可以由第一容置部的通孔中穿过。将凸出高度小的第二部件设置在第二容置部中,使第二部件容置在第二容置部的凹槽中。由此,可以在将高压防护板安装在测试板上时,可以缩小高压防护板与测试板之间的距离,提高高压防护板对测试板的防护性能。
[0013]作为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高压防护板上还设置有散热孔。
[0014]由上,通过在高压防护板上设置散热孔,从而可以对测试板上的部件进行散热,减小高压防护板对部件散热的影响。
[0015]作为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高压防护板与所述测试板通过螺钉或者卡扣实现可拆卸连接。
[0016]由上,提供了高压防护板与测试板进行可拆卸连接的优选方案。
[0017]作为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高压防护板由橡胶或者塑料制成。
[0018]作为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高压防护板与所述测试板相贴合。
[0019]由上,通过将高压护板与测试板相贴合,从而可以对部件的侧面进行密封,从而进一步地避免用户在拆卸测试板时与测试板上的部件接触,从而提高高压防护板的防护性能,避免触电事故的发生。
[0020]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一种高压防护板,用于对测试板进行防护,包括:主体部,所述主体部呈板状,由绝缘材料制成;容置部,所述容置部设置在所述主体部上,位于与所述测试板上安装的部件相对应的位置,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设置在所述主体部上,能够与所述测试板可拆卸连接;其中,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测试板可拆卸连接后,所述部件伸入到所述容置部内。
[0021]由上,通过连接部可以将绝缘材料制成的主体部安装在测试板上,从而可以避免用户在拆卸测试板时与测试板上的部件接触,引起触电事故。另外,通过在主体部上设置容置部,从而可以使测试板上的部件可以伸入到容置部中,以对测试板及测试板上的部件提供防护,从而可以进一步减少用户拆卸测试板时与测试板上的部件接触的可能,从而进一步地避免用户在拆卸测试板时与测试板上的部件接触,从而提高高压防护板的防护性能,避免触电事故的发生。
[0022]作为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容置部包括第一容置部与第二容置部,所述第一容置部呈通孔状,所述第二容置部呈凹槽状。
[0023]由上,提供了两种容置部的结构,从而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容置部的结构形式,进而提高了高压防护板的适用范围。
[0024]作为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还包括:散热孔,所述散热孔呈通孔状,设置在所述主体部上。
[0025]由上,通过在高压防护板上设置散热孔,从而可以对测试板上的部件进行散热,减
小高压防护板对部件散热的影响。
[0026]本申请第三方面提供一种测试机,包括本申请第一方面中任意一种测试板高压防护结构的实现形式,或者,本申请第二方面中任意一种高压防护板的实现形式。
附图说明
[0027]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测试机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2为图1中高压防护板的内侧表面正投影结构示意图。
[0029]附图标记说明
[0030]10测试机;100主机;200测试板;210第一部件;220第二部件;300高压防护板;310主体部;320第一容置部;330第二容置部;340散热孔;350连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结合视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测试机10的具体结构进行详细的描述。
[0032]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测试机10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高压防护板300的内侧表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测试板高压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测试板,所述测试板的外侧表面上凸出设置有部件;高压防护板,所述高压防护板由绝缘材料制成,设置在所述测试板的外侧表面上,与所述测试板可拆卸连接,所述高压防护板朝向所述测试板一侧表面上设置有容置部,所述容置部设置在与所述部件相对应的位置,所述测试板与所述高压防护板之间的距离设定为所述部件伸入到所述容置部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板高压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部件与所述容置部对应设置有多个,所述容置部的形状分别与所对应的所述部件相适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测试板高压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部包括第一容置部与第二容置部,所述第一容置部呈通孔状,所述第二容置部呈凹槽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测试板高压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部件包括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所述第一部件在所述测试板的外侧表面上凸出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二部件在所述测试板的外侧表面上凸出的高度;所述第一容置部与所述第一部件对应设置,所述第二容置部与所述第二部件对应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板高压防护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鹏崔卫军任俊龙王硕杨利轩袁琰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华峰测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