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并条机的上圈条盘直驱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675285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21 23: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并条机的上圈条盘直驱机构,包括底盘、旋转支撑、力矩电机和圈条管,旋转支撑下端与底盘上表面可拆卸连接、上端面设有第一避让孔,力矩电机的转盘设置在旋转支撑上端面且力矩电机的转盘孔与第一避让孔同心,底盘上设有出棉口,圈条管上端自下而上依次穿过第一避让孔和力矩电机转盘孔并延伸至上方、下端旋转延伸至底盘并与出棉口连通,第一避让孔内壁下部设有凹口且凹口与圈条管外壁相贴合,第一避让孔上方设有带有偏心孔的压盖,压盖通过偏心孔套设在圈条管上且偏心孔内壁与圈条管外壁相贴合,压盖下端面与旋转支撑上端面可拆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能够实现直接驱动圈条盘,便于维修等拆装。便于维修等拆装。便于维修等拆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并条机的上圈条盘直驱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纺织机械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并条机的上圈条盘直驱机构。

技术介绍

[0002]并条机是纺纱工艺流程中并条工序的必需设备。在一般棉纺工艺流程中,棉纺的工艺流程为开清棉—普梳—并条—粗纱—细纱。并条工序的任务是将梳棉条进行并和、混合、牵伸、成型。在棉纺并条机的实际使用过程中,纤维在经过牵伸合并后,由上、下圈条器通过速度合成达到以棉条形式平铺在棉条筒内的目的。圈条盘是一个很关键的部件,传统的上、下圈条盘传动是通过伞齿轮或者传动带传动的方式由主电机的驱动来实现的,但是这种传动方式结构复杂,维修难度较大,占位面积较大,在停机或启动时会对纤维产生较大的意外牵伸。且圈条张力要通过更换带轮齿数以达到不同传动效果进而满足不同品种纤维所需的圈条张力。这种传统传动级数多,且更换带轮很麻烦,劳动强度大,维护保养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并条机的上圈条盘直驱机构。
[0004]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并条机的上圈条盘直驱机构,包括底盘、旋转支撑、力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并条机的上圈条盘直驱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盘、旋转支撑、力矩电机和圈条管,所述旋转支撑下端与所述底盘上表面可拆卸连接、上端面设有第一避让孔,所述力矩电机的转盘设置在所述旋转支撑上端面且所述力矩电机的转盘孔与所述第一避让孔同心,所述底盘上设有出棉口,所述圈条管上端自下而上依次穿过所述第一避让孔和所述力矩电机转盘孔并延伸至上方、下端旋转延伸至所述底盘并与所述出棉口连通,所述第一避让孔内壁下部设有凹口且所述凹口与所述圈条管外壁相贴合,所述第一避让孔上方设有带有偏心孔的压盖,所述压盖通过所述偏心孔套设在所述圈条管上且所述偏心孔内壁与所述圈条管外壁相贴合,所述压盖下端面与所述旋转支撑上端面可拆卸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并条机的上圈条盘直驱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支撑外形呈圆台筒,且其上端封闭、下端敞口,所述旋转支撑的外壁上设有第二避让孔,所述圈条管的上端通过所述第二避让孔伸入所述旋转支撑内部并依次穿过所述第一避让孔和所述力矩电机的转盘孔。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并条机的上圈条盘直驱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上表面设有一体成型的转接台,所述旋转支撑的下端与所述转接台通过连接件可拆卸连接。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并条机的上圈条盘直驱机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方勇沈忱杨文峰郑强倪卫祖王元林刘雪军高军代俊梁波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天门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