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气热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675176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21 23: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供热技术领域,具体公开燃气热水器。燃气热水器包括燃烧器组件和换热器组件,燃烧器组件包括燃烧室和设于燃烧室内的多个燃烧器,燃气热水器还包括第一隔热部,第一隔热部设于燃烧室内以将燃烧室分隔为第一燃烧室和第二燃烧室,多个燃烧器分隔设于第一燃烧室和第二燃烧室内,第一隔热部设有相互连通的进风口、导流腔和出风口,进风口连通外部空气,多个出风口分别朝向第一燃烧室和第二燃烧室;换热器组件包括连通第一燃烧室的第一换热区和连通第二燃烧室的第二换热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燃气热水器能够在两个燃烧室之间形成有效隔绝,减少使用单个热水功能时隔热组件的热量传递造成的能源浪费,利于提升热效率。利于提升热效率。利于提升热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燃气热水器


[0001]本技术涉及供热
,尤其涉及燃气热水器。

技术介绍

[0002]燃气热水器是一种以燃气作为燃料,通过燃烧加热方式,将热量传递给流经热交换器的冷水中以制备热水的燃气用具。燃气热水器的热水可具有不同用途,使燃气热水器同时具备提供热水和供热水以外作用的两种功能,供热水以外作用如热水取暖等。
[0003]现有的两用途燃气热水器除了分隔为两个换热室外,还会分隔出分别与之对应的两个燃烧室,其分隔方式通常会采用隔断板。但是,现有技术中的隔断方式会存在以下缺陷:会容易导致热量互传,或热量聚集形成强散热区,将热量耗散至不工作的区域,从而影响了燃烧室的燃烧效率。或者由于隔断处温度过高,因而需要采用如耐火砖/棉等材料,但是该类材料对上述燃烧环境而言一定程度上不耐用。因此,现有的两用途燃气热水器对于燃烧换热器内腔的阻隔结构方案不够完善,不利于热效率的保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要提供燃气热水器,其能够减少两个燃烧室之间因热量传递造成的能源浪费,利于提升热效率。
[0005]上述技术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燃气热水器,包括燃烧器组件(1)和换热器组件(2),所述燃烧器组件(1)包括燃烧室(11)和设置于所述燃烧室(11)内的多个燃烧器(12),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气热水器还包括:第一隔热部(31),所述第一隔热部(31)设置于所述燃烧室(11)内以将所述燃烧室(11)分隔为第一燃烧室(111)和第二燃烧室(112),多个所述燃烧器(12)分隔设置于所述第一燃烧室(111)和所述第二燃烧室(112)内,所述第一隔热部(31)设置有相互连通的进风口(311)、导流腔(312)和出风口(313),所述进风口(311)连通外部空气,多个所述出风口(313)分别朝向所述第一燃烧室(111)和所述第二燃烧室(112);所述换热器组件(2)包括第一换热区(21)和第二换热区(22),所述第一换热区(21)连通所述第一燃烧室(111),所述第二换热区(22)连通所述第二燃烧室(1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热水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隔热部(32),所述第二隔热部(32)内设有隔热腔(321),所述第二隔热部(32)分隔所述换热器组件(2)以形成所述第一换热区(21)和所述第二换热区(2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腔(312)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导流腔(3121)和第二导流腔(3122),所述第一导流腔(3121)的截面尺寸大于所述第二导流腔(3122)的截面尺寸,所述第一导流腔(3121)设于远离所述换热器组件(2)的一端,所述第二导流腔(3122)设于靠近所述换热器组件(2)的一端,所述进风口(311)设置于所述第一导流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宇聪王作盛张上兵吴鉴松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万和新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