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气热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67440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21 23: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燃气热水器,包括燃烧组件、换热组件和排烟管和风机,燃烧组件包括内壳、外壳和燃烧器,外壳环绕在内壳的周部,外壳和内壳间隔,二者之间形成有密闭的冷却通道,内壳内设置有燃烧腔,换热组件包括主换热器和冷凝器,燃烧器设置在燃烧腔的下方,冷凝器设置在燃烧腔的上方,风机设置在主换热器和冷凝器之间,排烟管与冷凝器连通,外壳的一侧设有雾化组件,雾化组件连通换热组件的冷凝水管和冷却通道进口,冷却通道的出口通过排气管与排烟管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燃气热水器通过将冷凝水雾化后能沿冷却通道、排气管和排烟管排出室外,不仅能够降低燃烧室的壳体温度,还能够降低冷凝水排放难度。够降低冷凝水排放难度。够降低冷凝水排放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燃气热水器


[0001]本技术涉及到热水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燃气热水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热水器已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家用电器。目前冷凝式燃气热水器的换热区域主要在主换热器和冷凝器两个区域进行,燃气和空气充分混合后进入燃烧器燃烧,燃烧产生的高温烟气在风机的作用下依次经过主换热器和冷凝器,热交换后由排水管排出。
[0003]现有技术存在以下缺陷:1)由于不同型号的热水器的结构差异,使得排水管的布置方式也不同,部分用户出于美观的考虑或家里装修时排水管布置差异,导致冷凝水排放不便;2)燃烧器的燃烧温度高,使得燃烧室壳体的表面温度较高,容易损坏燃烧室壳体附近的电子元件。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要提供一种燃气热水器,其能够有效地降低燃烧室的温度,同时能够解决冷凝水排放不便的问题。
[0005]上述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进行解决:
[0006]一种燃气热水器,包括燃烧组件、换热组件、排烟管和风机,所述燃烧组件包括内壳和燃烧器,所述内壳内设置有燃烧腔,所述燃烧器设置在所述燃烧腔的下方,所述换热组件包括主换热器和冷凝器,所述主换热器设置在所述燃烧腔的上方,所述风机设置在所述主换热器和冷凝器之间,所述排烟管和所述冷凝器连通,所述燃烧组件还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环绕在所述内壳的周部,所述外壳和所述内壳间隔设置,二者之间形成有密闭的冷却通道,所述外壳的一侧设置有雾化组件,所述雾化组件连通所述冷凝器的冷凝水管和所述冷却通道的进口,所述冷却通道的出口通过排气管与所述排烟管连通。
[0007]本技术所述的燃气热水器与
技术介绍
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为:烟气能够从燃烧腔依次沿主换热器、冷凝器和排烟管排出室外,同时流经主换热器和冷凝器时能够进行换热,以预热冷水,并在冷凝器内生成有冷凝水,冷凝水能够从冷凝水管流向雾化组件,并形成雾化水后流向冷却通道,雾化水在冷却通道内能够与内壳和外壳进行换热,吸热汽化后能够降低燃烧室的壳体温度,未汽化的雾化水能够在负压作用下通过排气管流至排烟管排出室外,从而实现冷凝水的排放,无需通过外接排水管排放冷凝水,能够降低冷凝水的排放难度,解决冷凝水排放不便的问题。
[000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排烟管内设置有文丘里管,所述文丘里管包括相连的入口段、喉部和出口段,所述入口段和所述出口段的外侧壁均与所述排烟管的内侧壁抵接,所述喉部的流道面积由两端朝向中间逐渐缩小,所述排烟管与所述喉部间隔并形成有与所述排气管连通的负压腔,所述喉部贯穿设置有多个负压孔,所述负压腔通过所述负压孔与所述文丘里管内部连通。
[000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出口段设置有导流部件,所述导流部件贯穿设置有多个导流孔,以连通所述出口段和所述排烟管的排烟口,所述导流孔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排烟管的中心轴线平行。
[00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流孔的孔壁上设置有催化涂层,用于还原烟气中的一氧化碳和/或氮氧化物气体。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
[00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排烟管包括呈夹角设置的第一段和第二段,所述第一段连接所述第二段和所述换热组件,所述文丘里管设置在所述第一段或第二段内,所述第二段由所述第一段朝向所述排气管向下倾斜。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壳设置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雾化组件通过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冷却通道连通,所述排气管通过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冷却通道连通,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沿所述外壳的对角设置,且所述第一通孔邻近于所述冷却通道的底部,所述第二通孔邻近于所述冷却通道的顶部。
[00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雾化组件包括储水壳体,所述储水壳体内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设置有过水孔,所述隔板将所述储水壳体分隔成相连通的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第二腔室内设置有雾化发生器,所述冷凝水管与所述第一腔室连通,所述第二腔室与所述冷却通道连通。
[00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过水孔邻近于所述隔板的顶部,所述冷凝水管伸至所述第一腔室的底部,以使所述冷凝水管的出水口位于所述过水孔下方。
[00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冷凝水管上设置有中和部件,用于中和流经所述冷凝水管的冷凝水。
[00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内壳包括多个呈夹角设置的第一侧板,所有的所述第一侧板首尾相连形成所述内壳,所述外壳包括多个呈夹角设置的第二侧板,所有的所述第二侧板首尾相连形成外壳,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二侧板连接,每个所述第一侧板和/或所述第二侧板朝向相背离的方向凹陷设置有凸包,以使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二侧板之间形成有独立的空腔,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二侧板的连接处设置有连通通道,相邻两个空腔通过所述连通通道连通,以形成所述冷却通道。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燃气热水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文丘里管与导流部件的装配分解图;
[0019]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燃气热水器的燃烧室的俯视图;
[0020]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燃气热水器的燃烧室的装配示意图;
[0021]图5为图4的A处放大图。
[0022]图中:
[0023]1、燃烧组件;11、内壳;111、燃烧腔;112、第一侧板;12、燃烧器;13、外壳;131、第一通孔;132、第二通孔;133、第二侧板;14、冷却通道;141、空腔;142、连通通道;2、换热组件;21、主换热器;22、冷凝器;221、冷凝水管;3、排烟管;31、负压腔;32、第一段;33、第二段;4、风机;5、雾化组件;51、储水壳体;511、第一腔室;512、第二腔室;52、隔板;521、过水孔;53、雾化发生器;6、排气管;7、文丘里管;71、入口段;72、喉部;721、负压孔;73、出口段;8、导流
部件;81、导流孔;9、中和部件;10、凸包。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25]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0026]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燃气热水器,包括燃烧组件(1)、换热组件(2)、排烟管(3)和风机(4),所述燃烧组件(1)包括内壳(11)和燃烧器(12),所述内壳(11)内设置有燃烧腔(111),所述燃烧器(12)设置在所述燃烧腔(111)的下方,所述换热组件(2)包括主换热器(21)和冷凝器(22),所述主换热器(21)设置在所述燃烧腔(111)的上方,所述风机(4)设置在所述主换热器(21)和冷凝器(22)之间,所述排烟管(3)和所述冷凝器(22)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组件(1)还包括外壳(13),所述外壳(13)环绕在所述内壳(11)的周部,所述外壳(13)和所述内壳(11)间隔设置,二者之间形成有密闭的冷却通道(14),所述外壳(13)的一侧设置有雾化组件(5),所述雾化组件(5)连通所述冷凝器(22)的冷凝水管(221)和所述冷却通道(14)的进口,所述冷却通道(14)的出口通过排气管(6)与所述排烟管(3)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烟管(3)内设置有文丘里管(7),所述文丘里管(7)包括依次连通的入口段(71)、喉部(72)和出口段(73),所述入口段(71)和所述出口段(73)的外侧壁均与所述排烟管(3)的内侧壁抵接,所述喉部(72)的流道面积由两端朝向中间逐渐缩小,所述排烟管(3)与所述喉部(72)间隔并形成有与所述排气管(6)连通的负压腔(31),所述喉部(72)设置有多个负压孔(721),所述负压腔(31)通过所述负压孔(721)与所述文丘里管(7)内部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气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口段(73)设置有导流部件(8),所述导流部件(8)贯穿设置有多个导流孔(81),以连通所述出口段(73)和所述排烟管(3)的排烟口,所述导流孔(81)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排烟管(3)的中心轴线平行。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燃气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孔(81)的孔壁上设置有催化涂层,用于还原烟气中的一氧化碳和/或氮氧化物气体。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气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烟管(3)包括呈夹角设置的第一段(32)和第二段(33),所述第一段(32)连通所述第二段(33)和所述冷凝器(22),所述文丘里管(7)设置在所述第一段(32)或第二段(3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宇凡史铎刘强李新学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万和新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