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架固定的两用旅行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67405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21 23: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架固定的两用旅行包,包括旅行包、铝架一和铝架二,旅行包分为内胆和包体,内胆安装在包体内部,包体的顶部侧壁上对称固定有连接环一,包体的顶部侧壁上还固定有若干连接条,连接条远离包体的一端固定有子扣,包体与内胆上开设有相通的贯穿槽,贯穿槽与连接条相对应,内胆上固定有与子扣相配合的母扣,铝架一和铝架二均穿插在连接环一和连接条内,铝架二的两端均固定有连接块,铝架一的两端开设有与连接块相配合的连接槽,铝架一通过螺栓固定有支撑板一,通过将现有的单一旅行包进行改进使其可以安装到车架上形成一个车筐,不需要使用车筐时便可将其拆下当作正常旅行包进行使用。正常旅行包进行使用。正常旅行包进行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架固定的两用旅行包


[0001]本技术涉及旅行包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架固定的两用旅行包。

技术介绍

[0002]旅行包又叫旅游包,顾名思义就是指为旅行或者旅游而准备的一类包。是在离开家乡去远行,或做事或游览,或者投身于大自然中享受着阳光雨露时,可以将日常用品或者想带在身边的任何东西装起来以便于携带方便的一类包。旅行包可分为背包、和提包拖拉包。在选择时,要考虑容积和款式,此外还应考虑使用者的身材和体形以及负重能力等因素。
[0003]为了倡导低碳出行现有的人们常会通过自行车骑行进行出门,人们在出行的时候常会携带旅行包用于放置物品,但现有的大部分自行车在出厂的时候并不会安装车筐和后座,使得人们在出行的时候需要将旅行包背在身上进行携带十分麻烦,现有的部分人群会选择在自行车上加装可筐,但目前的自行车筐均采用单一的筐体,而无筐盖装置,下雨或下雪的时候,易淋湿物品。有时人们将物品放在车筐里,上下楼或进出商场时容易忘记,物品直接暴露在外面,经常丢失,针对以上问题以下提出一种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架固定的两用旅行包,通过将现有的单一旅行包进行改进使其可以安装到车架上形成一个车筐,不需要使用车筐时便可将其拆下当作正常旅行包进行使用。
[0005]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06]一种车架固定的两用旅行包,包括旅行包、铝架一和铝架二,所述旅行包分为内胆和包体,所述内胆安装在包体内部,所述包体的顶部还固定有延伸袋,所述延伸袋的顶部固定有提手,所述包体的顶部侧壁上对称固定有连接环一,所述包体的顶部侧壁上还固定有若干连接条,所述连接条远离包体的一端固定有子扣,所述包体与内胆上开设有相通的贯穿槽,所述贯穿槽与连接条相对应,所述内胆上固定有与子扣相配合的母扣,所述铝架一和铝架二均穿插在连接环一和连接条内,所述铝架二的两端均固定有连接块,所述铝架一的两端开设有与连接块相配合的连接槽,所述铝架一通过螺栓固定有支撑板一,所述支撑板一上设置有便于将旅行包安装到车架上的安装组件。
[0007]作为优选,所述安装组件包括支撑板二和两夹爪,所述支撑板二内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转动设置有双头螺杆,所述支撑板二的侧壁上开设有空腔相通的宽槽,所述双头螺杆上螺纹配合有两滑块,两所述滑块滑动设置在宽槽的两侧,所述滑块远离双头螺杆的与两所述夹爪固定,所述夹爪为与车架相配合的弧形状结构,所述夹爪内侧固定有橡胶垫,所述双头螺杆的侧壁上开设有三角槽,所述支撑板二的侧壁上开设有与三角槽相对应的圆槽,所述双头螺杆上匹配有与三角槽相对应的三角钥匙。
[0008]作为优选,所述内胆底部设有包盖,所述包盖的侧壁上固定有连接布,所述连接布
可通过魔术贴粘结在内胆的底部侧壁上,所述包体的外壁上设有可与连接布进行粘合的魔术贴一。
[0009]作为优选,所述内胆上固定有置物袋,所述置物袋与内胆之间通过拉链进行固定,所述内胆的外壁上还固定有对称固定有两组连接环二,所述铝架一和铝架二可滑动设置在两所述连接环二内。
[0010]作为优选,所述包体与包盖的外层均设有防水层。
[0011]有益效果:通过对现有的旅行包进行改进,使得旅行包可通过铝架一和铝架二从而对旅行包进行定型,在利用铝架一上的安装组件从而可以将旅行包安装到车架上从而形成一个车筐,并将内胆内的包盖取出安装到包体外部从而可以对包体内部的物品起到保护作用,当到达目的地时可将旅行包拆卸下来,并拆除铝架一和铝架二使得旅行包重新可当作一个包包使用,还防止了安装传统的车筐将物品放置在里面还会造成物品遗漏。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用于展示旅行包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4]图3为用于展示安装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5]附图标记:1、旅行包;2、铝架一;3、铝架二;4、内胆;5、包体;6、延伸袋;7、提手;8、连接环一;9、连接条;10、子扣;11、贯穿槽;12、母扣;13、连接块;14、连接槽;15、支撑板一;16、安装组件;17、支撑板二;18、夹爪;19、空腔;20、双头螺杆;21、宽槽;22、滑块;23、橡胶垫;24、三角槽;25、圆槽;26、包盖;27、连接布;28、魔术贴一;29、置物袋;30、连接环二。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以下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该实施例,凡属于本技术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应当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同时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17]见图1至3所示,一种车架固定的两用旅行包,包括旅行包1、铝架一2和铝架二3,旅行包1分为内胆4和包体5,内胆4安装在包体5内部,包体5的顶部侧壁上对称固定有连接环一8,包体5的顶部侧壁上还固定有若干连接条9,连接条9远离包体5的一端固定有子扣10,包体5与内胆4上开设有相通的贯穿槽11,贯穿槽11与连接条9相对应,内胆4上固定有与子扣10相配合的母扣12,铝架一2和铝架二3均穿插在连接环一8和连接条9内,当需要将旅行包1变成车筐安装到车架上时,可先将铝架一2和铝架二3穿过连接环一8,在将连接条9绕过铝架一2和铝架二3并穿过贯穿槽11利用连接条9上的子扣10与母扣12进行固定,通过连接条9与连接环一8从而实现对铝架一2和铝架二3的固定支撑,铝架二3的两端均固定有连接块13,铝架一2的两端开设有与连接块13相配合的连接槽14,在铝架二3安装的过程中将铝架二3上连接块13插入到连接槽14内从而实现铝架一2和铝架二3之间的配合固定,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支撑架,通过铝架一2和铝架二3从而可以对包体5起到支撑定型作用。
[0018]包体5的顶部还固定有延伸袋6,延伸袋6的顶部固定有提手7,在包体5定型后可将延伸袋6与提手7塞入到内胆4内,当需要将包体5当作普通旅行包1进行使用时便可将延伸
袋6取出,利用延伸袋6上的提手7从而将旅行包1当作正常的提包使用,内胆4底部设有包盖26,包盖26的侧壁上固定有连接布27,连接布27可通过魔术贴粘结在内胆4的底部侧壁上,在使用包体5的时候可将包盖26从内胆4底部取出,包体5的外壁上设有可与连接布27进行粘合的魔术贴一28,利用包盖26侧边的连接布27与包体5外壁上魔术贴一28配合使得包盖26可以粘结在包体5顶部起到对内胆4内的物品起到挡风遮雨的作用,包体5与包盖26的外层均设有防水层,利用防水层从而可以增加旅行包1的防水性,使得在雨天外出时内胆4内的物品不会被浸湿。
[0019]铝架一2通过螺栓固定有支撑板一15,该螺栓上固定有蝴蝶螺母,利用蝴蝶螺母从而可以实现手动拆装螺栓,支撑板一15上设置有便于将旅行包1安装到车架上的安装组件16,当包体5定型好后再将包体5通过安装组件16安装到车架上,安装组件16包括支撑板二17和两夹爪18,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架固定的两用旅行包,包括旅行包(1)、铝架一(2)和铝架二(3),其特征在于,所述旅行包(1)分为内胆(4)和包体(5),所述内胆(4)安装在包体(5)内部,所述包体(5)的顶部还固定有延伸袋(6),所述延伸袋(6)的顶部固定有提手(7),所述包体(5)的顶部侧壁上对称固定有连接环一(8),所述包体(5)的顶部侧壁上还固定有若干连接条(9),所述连接条(9)远离包体(5)的一端固定有子扣(10),所述包体(5)与内胆(4)上开设有相通的贯穿槽(11),所述贯穿槽(11)与连接条(9)相对应,所述内胆(4)上固定有与子扣(10)相配合的母扣(12),所述铝架一(2)和铝架二(3)均穿插在连接环一(8)和连接条(9)内,所述铝架二(3)的两端均固定有连接块(13),所述铝架一(2)的两端开设有与连接块(13)相配合的连接槽(14),所述铝架一(2)通过螺栓固定有支撑板一(15),所述支撑板一(15)上设置有便于将旅行包(1)安装到车架上的安装组件(1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架固定的两用旅行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组件(16)包括支撑板二(17)和两夹爪(18),所述支撑板二(17)内开设有空腔(19),所述空腔(19)内转动设置有双头螺杆(20),所述支撑板二(17)的侧壁上开设有空腔(19)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新岗刘春旭方立国
申请(专利权)人:东阳市欣诺休闲用品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