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铝芯自动上料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673825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21 22: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铝芯自动上料设备,包括定位机构、机械手和电控盒,电控盒内设置有控制芯片,定位机构包括机架,机架上设置有暂存架、暂存架、取料装置和找侧孔定位装置。暂存架上设置有出料暂存位;出料装置用于将铝芯逐个地输送至出料暂存位;取料装置包括能够抓取位于出料暂存位的铝芯的取料件以及能够驱动取料件移动的取料驱动装置;找侧孔定位装置包括能够驱动取料件转动的旋转驱动器、能够感应取料件上的铝芯是否旋转到位的感应装置、以及能够插入铝芯的侧孔中的定位销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对叶轮的铝芯进行自动定位,然后将定位好的铝芯自动的装入用于生产叶轮的模腔中,有利于降低人工成本。有利于降低人工成本。有利于降低人工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铝芯自动上料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叶轮的生产
,尤其涉及一种铝芯自动上料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很多叶轮都是采用注塑成型的生产工艺,大致流程如下,首先将叶轮的铝芯装入注塑模具的模腔中,然后合模,向模腔中注入熔融的塑料,待塑料冷却定型,即可开模将成型的叶轮取出,叶轮取出后再将铝芯装入注塑模具的模腔中,进行下一个叶轮的生产。
[0003]参照图1,铝芯3为中空管状,铝芯3的外侧壁上有一个用于安装螺钉的侧孔31,该侧孔31与铝芯3的内孔连通,在将铝芯3装入注塑模具的模腔中时,需要将该侧孔31与模腔中相关的结构对齐,使得叶轮成型后,铝芯3上的侧孔31处于设定的位置。目前,很多厂家都是采用一个定位模具,然后工作人员将铝芯3放置在其中进行定位,最后再通过一个可三轴移动的机械手抓取定位好的铝芯3装入模腔中,即可使侧孔31与模腔中相关的结构对齐。这种生产工艺中,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工,人工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对叶轮的铝芯进行自动定位的铝芯自动上料设备
[0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铝芯自动上料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定位机构、机械手和电控盒(100),所述电控盒(100)内设置有控制芯片,所述定位机构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暂存架(2),所述暂存架(2)上设置有出料暂存位(201);出料装置,用于将铝芯(3)逐个地输送至所述出料暂存位(201);取料装置,包括能够抓取位于出料暂存位(201)的铝芯(3)的取料件(4)以及能够驱动所述取料件(4)移动的取料驱动装置;找侧孔定位装置,包括能够驱动所述取料件(4)转动的旋转驱动器(51)、能够感应取料件(4)上的铝芯(3)是否旋转到位的感应装置、以及能够插入所述铝芯(3)的侧孔(31)中的定位销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芯自动上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感应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机架(1)上的激光测距传感器(52),所述取料件(4)抓取铝芯(3)后由所述取料驱动装置驱动以将铝芯(3)移动至所述激光测距传感器(52)的工作区域。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铝芯自动上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暂存位(201)的底部设置有镂空部,所述取料件(4)包括位于所述暂存架(2)之下的竖杆(41)、设置于所述竖杆(41)上端的并可插入铝芯(3)的内孔中的插杆(42),所述插杆(42)与所述竖杆(41)之间形成用于承托铝芯(3)的台阶(411),所述取料驱动装置驱动取料件(4)移动时,所述取料件(4)穿过所述镂空部并通过插杆(42)插取位于出料暂存位(201)的铝芯(3)。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铝芯自动上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测距传感器(52)位于所述暂存架(2)之上,所述取料驱动装置包括能够驱动所述取料件(4)上下移动的升降驱动器(401)。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铝芯自动上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限位架(71),所述限位架(71)上设置有弹性限位件(72),所述限位架(71)连接有能够驱动其运动以使弹性限位件(72)运动至取料件(4)的上方的限位架驱动器(73),所述弹性限位件(72)位于取料件(4)的上方时顶压铝芯(3)的上表面以使铝芯(3)的下表面与所述台阶(411)抵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铝芯自动上料设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兆泉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长能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